-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15623
- 條形碼:9787511715623 ; 978-7-5117-156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 本書特色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試圖從一種全新的角度,即現代個性心理學的角度,來深入透視名人們的心理奧秘。學術界期盼,未來社會科學將以人格(個性)為研究的核心對象。近年以來,世界心理學得到了很大的進展,在個性心理學領域,經過幾代學者們的努力,一種新型特質理論“大五”模型(five-factor model)已經由初具規模趨向成熟。同時,*新的“九型個性分析”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社會關注。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就采用“大五”模型和“九型個性分析”的有效方法,以許多“個案”剖析名人們的個性,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于這些名人的心理分析提供了一些鏡面,可供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觀察作為借鑒和參照。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 內容簡介
“80年代以來,我探討現代文化人和知識階層的發展史,除了撰寫訪談記回憶錄、并作慣行的文本分析以外,我還從兩個特別的角度切入:一是從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發掘他們各自的個性、人格特征及其心路演化過程;二是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考證他們在各階段的生活條件和經濟背景,也就是統計歸納、比較分析‘金錢收支和生活費用’的實際情況。這兩個切入點……在社會實踐中人們無不承認它的重要性,而在文化理論中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視。”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 目錄
前言:剖析名人的個性真相
**輯
**型:求全者聞一多(1899-1946)
聞一多給人們的剛直型印象
聞一多的剛直型、求全型(the perfectionist)個性特點
聞一多經歷對個性的影響
聞一多的知識結構
聞一多剛直型的16種個性特質(traits)
五因素模型檢測聞一多的人格結構
【附錄】遺稿編為《聞一多全集》出版
第二型:奉獻者陶行知(1891-1946)
陶行知給人們的奉獻型印象
陶行知的奉獻型(the giver)個性特點
陶行知經歷對個性的影響
陶行知的知識結構
陶行知奉獻型的16種個性特質
五因素模型檢測陶行知的人格結構
【附錄】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
第三型:務實者老舍(1899-1966)
老舍給人們的勤奮謹慎型印象
老舍的勤奮謹慎型(the performer)個性特點
老舍經歷對個性的影響
老舍的知識結構
老舍勤奮謹慎型的16種個性特質
五因素模型檢測老舍的人格結構
第四型:浪漫者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早期給人們的情緒型印象
郭沫若早期的情緒型個性特點
郭沫若經歷對個性的影響
郭沫若的知識結構
郭沫若情緒型的16種個性特質
五因素模型檢測郭沫若的人格結構
【附錄】郭沫若現象——是什么力量改變了郭沫若的人格
第五型:客觀的思考者陳寅恪(1890-1969)
陳寅恪給人們的思考型印象
陳寅恪的思考型個性特點
陳寅恪經歷對個性的影響
陳寅恪的知識結構
陳寅恪思考型的16種個性特質
五因素模型檢測陳寅恪的人格結構
【附錄】作為思想家的陳寅恪
第六型:質疑者瞿秋白(1899-1935)
瞿秋白給人們的質疑一謹慎型印象
第二輯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 節選
聞一多(1899.1 1.2 4-1946.7.1 5)青少年時期傾向于自省、含蓄,內心蘊含熾熱的理想抱負,而外表嚴謹羞怯,言行一絲不茍。激動時往往憋得滿臉通紅而說不出話。他的口才是成長后努力鍛煉得來的。 成熟后的聞一多,外表顯露出“詩人、學者、斗士”的三重氣質:面貌棱角分明,衣著樸實端莊,腰板筆直硬挺,目光炯炯有神,風度嚴肅而又瀟灑。精悍嚴肅者乃為石破天驚的學問,悠然瀟灑者乃為格調嚴整的新詩,剛強激烈者乃為奮不顧身的斗士。 1927年夏,他在致饒孟侃的信中說:“繪畫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歸來,逡巡兩載,發妻背世,詩升正室。*近又置了一個妙齡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諒能籠擅專房,遂使詩夫人頓興棄扇之悲。”有學生為撰寫論文而請教聞一多,聞一多說:“我勸青年朋友們暫且不要談創作,先讀二十年書再說。” 梁實秋與聞一多,20年代就是長期的留美同學,回國后又同在青島大學任教,有著非比尋常的情誼。晚年梁實秋在《憶青大,念一多》一文中說,“他到學校去要經過我的門口,時常呼我同行赴校。青島多山路,所以我們出門都攜手杖一根,一多很欣賞策杖而行的那種悠然的態度。” 1930年聞一多應聘到青島大學講授中國古典文學。因為聞一多在美國是學西洋繪畫的,學生反對他,貼“打倒聞一多”的標語。聞一多發奮好強,天天鉆進故紙堆里埋頭苦讀,記筆記,寫教材。1930年到1932年聞一多的學生臧克家對他有著深刻印象:研讀圖書資料時目光專注入微,整日嚴謹地向古代典籍鉆探。志趣正濃,目不窺園,足不下樓,不動不響,無聲無息。居住處被戲稱為“何妨一下樓”。 ……
透視名人的心理奧秘 作者簡介
陳明遠,1944年生,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兼北京語言學院教師(已退休),現住北京市。 1959-1963年在上海同濟及科大學習,畢業后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從事“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和“數理語言學”的研究工作。1963-1966年在職同時,在清華大學自控系進修信息科學,在北京大學進修語言學、心理學。多年間,隨周有光師進修“比較文字學”,隨宗白華師進修“美學、哲學(心理學)”,隨王了一師進修“音韻學、漢語詩律學”,隨朱德熙師進修“結構主義語言學”。1974年開始參加“748工程”,隨王選先生從事中文信息處理的研制任務,并著有《語言文字的信息處理》(后于1981年正式出版)。80年代中期以后,在北京語言學院兼任“對外漢語教學”講師,講授“現代中國生活狀況”、“中西文化比較”等,主編我國第一套“中國話聽力”音像教材4冊,由中國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對照本(附音盤),全世界發行。2006年開設“陳明遠博客”。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