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損失賠償與救濟 版權信息
- ISBN:7511847676
- 條形碼:9787511847676 ; 978-7-5118-476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損失賠償與救濟 本書特色
本書是楊宜良先生在合約法領域推出的又一力作,探討國際商事法律中*復雜也*重要的課題——損失賠償救濟。任何商事活動產生糾紛之后,無論和解或訴訟,*后都會涉及這一課題。
損失賠償與救濟 內容簡介
作者以英國合約法及大量判例、實務為基礎,系統闡述損失賠償的大原則、損失的類別、損失計算的重要局限、避免超額賠償的方法、“違約/毀約一天為準”規則、索賠損失的訴訟時效等,對各種主要商事活動所帶來的損失賠償與救濟的獨特問題也設有專章討論,如適用于貨物買賣、船舶買賣、股票買賣等普通的市場規制計算方法,投資中的損失賠償,衍生品合約下的損失賠償等。 本書既是研究國際商事法律中損失賠償與救濟法律制度的百科全書,也是國際商事活動中涉及損失賠償與救濟的實戰指導手冊。
損失賠償與救濟 目錄
**章 損失賠償大原則
1.對侵權或違約受害方做出賠償性復原的大原則
2.復原大原則下賠不足損失的情況
3.復原大原則下賠償超過損失的情況
3.1 英國法律不理會侵權方或違約方在其錯誤行為中獲利的原因
3.2 美國法律的不同地位
4.有懲罰性意味的損失類別的區分
5.符合復原大原則的加大損失
5.1 加大損失適用的侵權案件類別
5.2 估計加大損失的難處
5.3 加大損失不適用在合約
5.4 加大損失也不適用在侵權的疏忽
5.5 加大損失與懲罰性損失的區分不明顯
6.非復原性損失賠償之一:“懲罰性損失賠償”
6.1 rookes v.bamard先例后允許的三種例外情況可導致懲罰性損失賠償
6.1.1 例外情況之一:政府官員的壓迫性,隨意性或違反憲法的行為
6.1.2 例外情況之二:侵權行為是侵權方計算過好處大過壞處
6.1.3 例外情況之三:立法規定
6.1.4 上述懲罰性賠償的例外情況是否應該保留
6.2 核算懲罰性損失應考慮的因素
6.2.1 考慮因素之一:真正受害方作為原告
6.2.2 考慮因素之二:適度的賠償
6.2.3 考慮因素之三:當事人的財力
6.2.4 考慮因素之四:避免與刑事訴訟作出重復的懲罰
6.2.5 考慮因素之五:當事人的行為
6.2.6 考慮因素之六:復原賠償的金額
6.2.7 考慮因素之七:多位被告
6.2.8 考慮因素之八:多位原告
6.3 合約下的懲罰性損失賠償:英國法律地位
6.3.1 什么是懲罰性損失賠償條文
6.3.1.1 懲罰性損失賠償條文是為了阻嚇
6.3.1.2 不涉及金錢賠償而足針對違約會帶來更苛刻條件或更高昂對價也是懲罰性條文
6.3.1.3 不為了阻嚇合約對方違約的條文不屬于懲罰性損失賠償條文
6.3.1.4 議定賠償金額低過真正損失的估計不屬于懲罰性損失賠償條文
6.3.1.5 懲罰性損失賠償條文不影響受害方索賠真正蒙受的損失
6.3.1.6 舉證責任與其他考慮
6.3.2 議定賠償條文的好處
6.3.3 議定賠償條文是否是懲罰性損失賠償條文
6.3.4 怎樣區分合約的一般議定賠償條文與懲罰性條文
6.3.4.1 區分原則之一:條文的標題并不重要
6.3.4.2 區分原則之二:約定的金額比真正損失人為阻嚇一方當事人不敢違約
6.3.4.3 區分原則之三:判斷是否懲罰性條文是看訂約時的情況
6.3.4.4 區分原則之四:其他幫助區分的考慮
6.3.4.4.1 將來可能發生的違約*大的損失也低于約定的金額
6.3.4.4.2 對純金錢債務約定比債務更高的賠償金額
6.3.4.4.3 對于大小及嚴重程度不一的多種違約約定單一的賠償金額
6.3.4.4.4 真正損失很難估計的情況
6.3.4.4.5 一連串合約中的中間方(party in between)
6.3.4.4.6 針對同一種違約有不同金額的議定賠償
6.4 定金與預付
6.4.1 定金會有危險被視為是懲罰性損失賠償
6.4.2 有關先例之一:stockloser.v.johnson
6.4.3 有關先例之二:linggi:plantations ltdv.jagatheesan
6.4.4 有關先例之三:workers trust.and merchant bankud v.doiap investments ltd
6.4.5 有關先例之四:llnion eagle ud v.goldenachievement ltd
……
第二章 損失計算辦法與損失的類別
第三章 損失的遙遠性之一:損失可否合理預見
第四章 損失的遙遠性之二:因果關系
第五章 減少損失
第六章 損失的肯定性:將來的變數與機會損失
第七章 第三人損失與第三人規則
第八章 同步/競合責任、純經濟損失與合約糾紛中分攤責任與損失
第九章 避免超額賠償之一:“凈損失規則”
第十章 避免超額賠償之二:計算損失以違約方*低合約責任為準原則
第十一章 債務與損失的區別
第十二章 履約指令
第十三章 breach date rule之一:違約一天計算損失與市場價格規則
第十四章 breach date rule之二:損失幣種的兌換日期
第十五章 市場規則之一
第十六章 市場規則之二
第十七章 索賠損失的訴訟時效
第十八章 投資仲裁的損失計算
第十九章 衍生品合約下的損失賠償
案例目錄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