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0750
- 條形碼:9787516120750 ; 978-7-5161-207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本書特色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之一,收入作者耿云志關于近代思想與文化研究的論文。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近代思想文化論集》體現了著作者在科學研究實踐中長期關注的某一專業方向或研究主題,歷時動態地展現了著作者在這一專題中不斷深化的研究路徑和學術心得,從中不難體味治學道路之銖積寸累、循序漸進、與時俱進、未有窮期的孜孜以求,感知學問有道之修養理論、注重實證、堅持真理、服務社會的學者責任。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目錄
《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前言
清末思想文化變遷的幾個大趨勢
論清末的反滿革命思潮
從革命黨與立憲派的論爭看他們的民主思想準備
論康有為的“圣人”情結及其以孔教為國教說
論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演變
呼喚新青年,傳遞新思想--《新青年》的出世及其反響
再談五四時期的“反傳統”問題--以家族制度為中心
傅斯年對五四運動的反思--從傅斯年致袁同禮的信談起
重讀《新思潮的意義》
下編
今日的中西文化問題 上編 《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前言 清末思想文化變遷的幾個大趨勢 論清末的反滿革命思潮 從革命黨與立憲派的論爭看他們的民主思想準備 論康有為的“圣人”情結及其以孔教為國教說 論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演變 呼喚新青年,傳遞新思想--《新青年》的出世及其反響 再談五四時期的“反傳統”問題--以家族制度為中心 傅斯年對五四運動的反思--從傅斯年致袁同禮的信談起 重讀《新思潮的意義》 下編 今日的中西文化問題 儒學遺產與中國現代化 從保守主義的角色演變看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進路 世界化與個性主義--現代化的兩個重要趨勢 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問題與趨向 中國近代文化轉型中政治與文化的互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再認識 新文化運動:建立中國與世界文化密接關系的努力 五四新文化:繼承與超越1 關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幾個問題 五四以后梁啟超關于中國文化建設的思考--以重新解讀《歐游心影錄》為中心 胡適的文化心態形成的背景及其特點 胡適關于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幾個重要觀念 后記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節選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之一,收入作者耿云志關于近代思想與文化研究的論文。
近代思想文化論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 作者簡介
耿云志,1938年12月出生,遼寧海城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現代文化學會會長、胡適研究會會長、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長、孫中山基金會理事等職。長期從事中國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其中以思想史研究為主。著述二十余種,代表作:《胡適研究論稿》、《胡適年譜》、《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導論》等;編有大型學術資料書和工具書《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42卷)等。發表學術論文和其他文章二百余篇。其中有些被譯成英文或日文。于20世紀90年代初,創立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該專業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重點學科。相繼主持并完成“近代中國人對民主的認識與實踐”、“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等重大課題。現正在主持多卷本《中國近代思想通史》的編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