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30366
- 條形碼:9787505730366 ; 978-7-5057-3036-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本書特色
《禮記》過去是讀書人必須要讀的一部經書,書中除了許多禮意的說明、禮事的記載外,還有更多有關正常生活必須知道的規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立身行世的人格修養等寶貴的資料。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生活體驗的累積,也是適合我們中國社會狀況和人文歷史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禮的形式當然會有很多改變,但是內涵的思想觀念,卻仍然應該具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 本書利用平淺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轉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說明,讓人人都能從《禮記》中重新體認這些寶貴的文化精華。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內容簡介
50余位臺灣名家解讀,好評*多的傳統文化大眾讀本! 余秋雨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薦! 臺灣人從小讀到大,暢銷38年,影響海內外的國學啟蒙讀物! 暢銷三十年,輻射五大洲華人圈,強大寫作陣容,力推中華傳統經典,時代華語圖書重金重磅獨家引進出版!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目錄
**章 禮事的記敘
孔子合葬父母
孔子修墓
孔子聞子路之死
孔子哭伯高之喪
冉有代孔子致送喪賻
孔子哭賓館主人之喪
孔子看人送葬
苛政猛于虎
童子汪踦為國犧牲
司城子罕哭衛士之死
立庶子不立嫡孫
孔子主持射禮
孔子之死
弟子為孔子服喪
孔子的墳
弟子對孔子言論的討論
子夏哭兒子之喪
同母異父兄弟的喪服
曾子稱贊晏嬰知禮
曾子責備蕢尚的失禮
曾子過猶不及
曾子病危時換席
不食嗟來食
石祁子知禮
魯莊公為士追贈誄謚
晉獻公殺太子申生
秦穆公吊公子重耳
季武子準許杜氏哭葬于庭院
魯襄公贈禮楚康王之喪
邾婁定公論逆倫的兇案
容居的狂妄無知
善頌善禱
趙文子論人
柳莊勸衛獻公不可偏心
衛獻公吊柳莊之喪
成子高的遺言
國子高論葬事
杜蕢罰酒
太宰嚭據禮矯正夫差
子服惠伯不以私廢公
周豐諷喻魯哀公
魯悼公為妾服喪
孟敬子不守禮
魯穆公哭齊國大夫之喪
罷市求雨
子思論臣為舊君之喪
子思哭改嫁母親之喪
子思不為改嫁母親治喪
陳子亢取消用人殉葬
季子皋葬妻
第二章 禮意的說明
冠禮的意義(一)
冠禮的意義(二)
冠禮的意義(三)
婚禮的意義(一)
婚禮的意義(二)
婚禮的意義(三)
婚禮的意義(四)
喪禮的意義(一)
喪禮的意義(二)
喪期的意義(一)
喪期的意義(二)
喪期的意義(三)
祭禮的意義(一)
祭禮的意義(二)
祭禮的意義(三)
孔子論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
孔子論禮教的功用
孔子論禮的表現態度
孔子論守制的用意
孔子論治喪的標準
孔子論蠟祭
曾子論哭的聲調
曾子論禮器的用途
禮有權宜的變化
孔子論孝
曾子論孝
樂正子春論孝
孔子論大同和小康
制禮的因素
第三章 品德的修養
儒者的典型(一)
儒者的典型(二)
儒者的典型(三)
儒者的典型(四)
儒者的典型(五)
儒者的典型(六)
儒者的典型(七)
儒者的典型(八)
儒者的典型(九)
儒者的典型(十)
儒者的典型(十一)
儒者的典型(十二)
儒者的典型(十三)
儒者的典型(十四)
儒者的典型(十五)
儒者的典型(十六)
儒者的典型(十七)
進德修業的《大學》三綱八目
什么是“誠其意”
“中”與“和”
“誠”的修養
好學、力行、知恥
音樂的內涵與功用(一)
音樂的內涵與功用(二)
禮樂的精神價值
子夏論樂
第四章 生活的規范
對父母的禮(一)
對父母的禮(二)
對父母的禮(三)
對長者的禮
對老師的禮
男女界限的禮
幼童教育(一)
幼童教育(二)
一般生活規矩
……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相關資料
中華文化,有那么豐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繪聲繪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異設。當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憑取舍、選擇、評判。人們從這種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種完整的人生實踐,組合成一種剛健恢宏又溫文爾雅的生命交響樂。這樣的文化,充滿生動的質感,也容易讓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國人”是什么樣的。 ——余秋雨 這套書,上下古今,縱橫萬里,為中國文化傳香火于天下。衷心希望,《中國歷代經典寶庫》的編印,將是一扇現代人開向古典的窗;是一聲歷史投給現代的呼喚;是一種關切與擁抱中國的開始;它也將是一盞盞文化的燈火,在漫漫書海中,照出一條知識的、遠航的路。 ——主編寄語
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作者簡介
周何(1932—2003),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師大國文系主任、國文研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考試院考試委員。著有《古禮今談》、《春秋吉禮考辨》、《中國訓詁學》、《春秋谷梁傳傳授源流考》、《新釋春秋谷梁傳》、《十三經著述考》等。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