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后凱恩斯經濟學新進展追蹤評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1916
- 條形碼:9787100091916 ; 978-7-100-09191-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凱恩斯經濟學新進展追蹤評析 本書特色
《后凱恩斯經濟學新進展追蹤評析》編著者張鳳林。 本書較為詳細地追蹤、梳理了當代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重要學術流派——后凱恩斯經濟學近年來的若干主要學術進展,包括該學派的整體發展與演變態勢以及在方法論、消費理論、分配理論、貨幣理論、國際經濟理論、轉軌理論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較為深入、細致地分析了這些學術新進展與當代其他經濟思想流派發展的關系及其對于現代經濟學發展的意義,進一步探討了這些*新研究成果對于中國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啟示意義與借鑒價值。
后凱恩斯經濟學新進展追蹤評析 內容簡介
《后凱恩斯經濟學新進展追蹤評析》較為詳細地追蹤、梳理了當代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重要學術流派——后凱恩斯經濟學近年來的若干主要學術進展,包括該學派的整體發展與演變態勢以及在方法論、消費理論、分配理論、貨幣理論、國際經濟理論、轉軌理論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較為深入、細致地分析了這些學術新進展與當代其他經濟思想流派發展的關系及其對于現代經濟學發展的意義,進一步探討了這些*新研究成果對于中國經濟理論與實踐的啟示意義與借鑒價值。
后凱恩斯經濟學新進展追蹤評析 目錄
前言 深化對非主流經濟學研究,促進中國經濟學繁榮發展
第1章 后凱恩斯學派經濟思想綜述
1.1 后凱恩斯學派的產生與發展
1.2 后凱恩斯學派的思想淵源
1.3 后凱恩斯學派的若干重要特征
1.4 后凱恩斯學派在當代經濟學中的地位
第2章 后凱恩斯學派方法論思想及其新發展
2.1 以往的研究方法及其主要特點
2.1.1 研究方法的共同特征
2.1.2 研究方法的若干差異
2.2 近年來關于方法論原則的新探討
2.2.1 闡明統一方法論原則的必要性
2.2.2 提出非遍歷的世界觀
2.2.3 將批判實在論作為基本方法論原則
2.2.4 關于巴比倫思想模式的探討
2.2.5 關于方法論的其他研究和探討
2.3 對后凱恩斯學派方法論的分析與評價
第3章 后凱恩斯學派的消費理論研究新發展
3.1 對新古典消費理論的進一步系統批判
3.1.1 關于研究方法的系統清理
3.1.2 對于若干基本定理的質疑與否定
3.2 后凱恩斯學派消費理論的基本特征與主要原理
3.2.1 后凱恩斯學派消費理論的基本特征
3.2.2 后凱恩斯學派消費理論的若干主要原理
3.2.3 心理門檻與價格剛性:后凱恩斯學派消費理論的一個應用
3.3 后凱恩斯學派消費理論的學術價值與創新意義
第4章 后凱恩斯學派的分配理論及其新進展
4.1 以往分配理論的基本內容與主要特征
4.1.1 對新古典分配理論的批判
4.1.2 后凱恩斯學派分配理論的基本內容
4.1.3 后凱恩斯學派分配理論的主要特征
4.2 近年來分配理論的若干新進展
4.2.1 提出新的個人收入分配理論
4.2.2 明確地將階級沖突因素納入收入分配理論
4.2.3 關于新卡萊斯基分配模型的探討
4.2.4 關于帕西內蒂定理一般適用性的進一步探討
4.2.5 關于收入分配理論的若干經驗研究
4.3 對后凱恩斯學派分配理論的簡要評析
第5章 后凱恩斯學派的貨幣理論及其新進展
5.1 后凱恩斯學派貨幣理論的主要內容
5.1.1 關于貨幣的本質
5.1.2 關于貨幣的職能
5.1.3 內生的貨幣供給理論
5.1.4 關于利率決定問題
5.1.5 金融不穩定性假說
5.2 后凱恩斯學派貨幣理論的若干重要特征
5.2.1 強調不確定性的概念并堅持有效需求原理
5.2.2 強調基礎利率的外生性并拒絕自然利率概念
5.2.3 強調非中性貨幣原理并克服傳統理論的“二分法”
5.3 適應主義方法和結構主義方法的新發展
5.3.1 適應主義方法對信用貨幣創造過程的新解讀
5.3.2 結構主義方法的進一步發展——與流動性偏好理論充分融合
5.3.3 適應主義方法和結構主義方法的聯系與區別:圖示綜合說明
5.3.4 簡要的結語
5.4 后凱恩斯學派貨幣理論對“新共識”宏觀經濟學的批判
5.4.1 “新共識”宏觀經濟學基本內容
5.4.2 后凱恩斯學派對“新共識”理論政策規則的替代
5.4.3 后凱恩斯學派對“新共識”理論的理論模型替代
5.5 金融不穩定性假說的模型化新進展
5.5.1 金融不穩定性假說模型化的發展歷程
5.5.2 金融不穩定性假說模型化的*新成果
5.5.3 簡要的結語
5.6 后凱恩斯學派貨幣理論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第6章 后凱恩斯學派的國際經濟理論研究
6.1 對流行的國際經濟理論的批判與關于國際經濟分析的基本思想
6.1.1 對流行的國際經濟理論的批判
6.1.2 關于國際經濟分析的基本思想
6.2 關于國際貿易問題研究的若干成果
6.2.1 國際收支約束下的經濟增長模型
6.2.2 開放經濟下的卡萊斯基宏觀模型
6.3 關于國際金融問題研究的若干進展
6.3.1 關于國際流動性偏好與國際信貸創造的理論探討
6.3.2 關于國際貨幣改革的若干設想
6.3.3 關于匯率等問題的若干研究
6.4 對后凱恩斯學派國際經濟理論的簡要評析
第7章 后凱恩斯學派的轉軌理論研究
7.1 重新解讀轉軌:后凱恩斯學派的新視角
7.1.1 轉軌研究中新古典模式的盛行與反思
7.1.2 后凱恩斯學派對新古典轉軌理論的批判
7.1.3 后凱恩斯學派轉軌理論研究的主要特征
7.2 后凱恩斯學派轉軌理論的基本框架與主要內容
7.2.1 后凱恩斯學派轉軌理論的基本框架
7.2.2 關于所有制與企業體制的改革
7.2.3 關于價格體制改革與市場體系的建構
7.2.4 關于就業體制改革與促進充分就業問題
7.2.5 關于政府職能轉變與政治體制改革
7.3 后凱恩斯學派體制轉軌的方案設計與操作思路
7.3.1 堅持經濟效率與經濟穩定的統一
7.3.2 強調轉軌戰略與政策措施的協同配套
7.3.3 充分發揮政府規制政策的作用
7.3.4 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
7.4 后凱恩斯學派轉軌理論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7.4.1 理論啟示意義
7.4.2 實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