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17533
- 條形碼:9787510817533 ; 978-7-5108-175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 本書特色
王文鸞所著的《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從內容上看,書稿分為歷史人物論、歷史事件論、和諧社會論、史學方法論、史學理論基礎五個部分。《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論述立足于客觀事實與權威史料的基礎之上;對歷史事件的論述,既將其置于宏觀歷史的過程進行考察,也有對人物生平細節的重視,既有對歷史行動的描述,也有對其深層思想理路的梳理;對和諧社會的論述體現了作者對當下社會的密切關注;史學方法論是作者總結的治史心得,史學理論基礎論則是作者通過從經濟學的角度對近現代史的的個案解讀,以期獲得一種解史視角。全書五個部分有機地組成了一個邏輯系統,對讀者解讀近現代史有著新的啟迪和方法的借鑒。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從內容上看,書稿分為歷史人物論、歷史事件論、和諧社會論、史學方法論、史學理論基礎五個部分。本書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論述立足于客觀事實與權威史料的基礎之上;對歷史事件的論述,既將其置于宏觀歷史的過程進行考察,也有對人物生平細節的重視,既有對歷史行動的描述,也有對其深層思想理路的梳理;對和諧社會的論述體現了作者對當下社會的密切關注;史學方法論是作者總結的治史心得,史學理論基礎論則是作者通過從經濟學的角度對近現代史的的個案解讀,以期獲得一種解史視角。全書五個部分有機地組成了一個邏輯系統,對讀者解讀近現代史有著新的啟迪和方法的借鑒。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 目錄
**章 民國事件人物論
一、張學良愛國主義思想與實踐述評
二、宋美齡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黨史人物事件論
一、略論毛澤東的文化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二、瞿秋白與五四運動
三、瞿秋白主編黨報黨刊的現實啟示
四、蔡和森在中共歷史上的三個貢獻
五、中共歷史上的四次“三反”運動
六、“文革”、改革與革命——兼評“告別革命”
第三章 現代和諧社會論
一、家族主義與黨的建設
二、六條政治標準與四項基本原則的歷史命運
三、健全教育法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 相關資料
序 言: 我這人愛好比較廣泛,練過琴、畫過畫、自學過英語,還得過央視(當時名為北京電視臺)少年兒童繪畫比賽三等獎,但最后作為飯碗的卻是黨史。最初接觸黨史,不是自己的興趣使然,而是改變命運的需要。我原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自認為不應該停留在這樣的一個層次,但在改革開放初期,并沒有更多的選擇。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煙臺大學舉辦的一個英語培訓班,在那里結識了一個學員,他說他們那兒的英語教師都在準備考研,并且已有幾個考上了。這給了我很大啟發,原以為考研與己無關,現在看來也并非高不可攀,可是考什么專業呢)聽他說黨史比較好考,尤其毛澤東思想研究方向更好考。在當時的中國,“毛澤東思想”這個詞使用頻率很高,但什么是毛澤東思想并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于是我就到這所大學圖書館,借了一本美國人寫的《毛澤東傳》,這就是我接觸的第一本關于黨史方面的書。 我這人有個特點,一旦認準了的事就一定會堅持,哪怕再難。從培訓班回來之后,我開始閱讀能找到、能買到的所有黨史書籍,從對“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樣的基本概念都很難理解,到對整個黨史體系的基本把握,再對黨史問題有所思考,不知不覺對黨史產生了興趣,并考上了湖南師范大學黨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讀研期間的最大收獲就是讀懂了導師譚雙泉先生所強調的“ 寫”字,學會了治學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寫出了一篇發表在《 史學月刊》 并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全文轉載的論文。這一切無疑為我在學術道路上繼續前行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動力。 然而,市場經濟帶來了很多誘惑,加之高校理論課日趨邊緣化,我對畢業后從事的理論課教學工作并不怎么看好,于是就想通過考博改一下專業,可事實證明沒那么容易,經過幾年的努力過了一所名牌大學的民法面試分數線,最終卻榜上無名, 原因在于自己跨學科、 年齡大,又無任何優勢可言,所以并不怨天尤人。直到本單位有了碩士點,我才看 到了希望,開始“改邪歸正”,潛心久違的黨史研究。幾年下來,我從一個新領域的開辟,到權威期刊發文,再到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獲批,也算一步一個腳印,可謂天道酬勤。事實上,做點所謂的研究很不容易,個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 當然, 我還會繼續走下去, 不為別的, 只為自己培養起來的這點興趣,也為心靈深處的那份孤獨。 以上是我對結緣黨史心路歷程的一點回顧,而本書卻主要是我十幾年來在核心及其他期刊所發文章的一次整合,也是我對黨史學習、思考的一個小小總結。本人學淺識寡,文中疏漏甚至錯誤一定不少,敬請讀者指正。 作者 1912年仲秋
中國現代史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
王文鸞,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史學理論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目前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和中共黨史學理論與方法為主攻方向。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中共黨史的經濟解釋研究》)1項;已參與完成省部級及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參與編寫出版著作多部;先后在《光明日報》、《史學月刊》、《中共黨史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十數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近代史研究》等重要期刊轉載、收錄或索引。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