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07747
- 條形碼:9787564907747 ; 978-7-5649-077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 本書特色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單音名詞動詞的詞義特點及詞義引申的內動力;形容詞的語義分析、結構特征及其發展演變等。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 目錄
敘論今文《尚書》詞彙特點及傳統詞彙研究方法(代前言)一單音名詞動詞的詞義特點及詞義引申的內動力(一)單音名詞動詞的詞義特點是保存了大量本義義項1.《說文》用本義,今文《尚書》書證亦用本義2.《說文》用引申義,今文《尚書》書證卻用本義3.《說文》用本義,《說文》引《書》用引申義,而今文《尚書》仍用本義(二)單音多義名詞動詞詞義引申的內動力是言語者的轉喻隱喻思維和詞類轉換1.轉喻性認知思維引發的詞義引申2.隱喻性認知思維引發的詞義引申3.實詞之間的詞義轉化、實詞虛化形成詞類轉換引發的詞義引由4.詞義虛化引申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三)單音多義名詞、動詞的引申系統,語義相關的單音多義名詞、動詞的引申路徑二形容詞的語義分析、結構特徵及其發展演變(一)單音形容詞的語義分析1.單音形容詞的語義類型2.單音形容詞的同義類聚3.單音形容詞的反義類聚(二)複音形容詞的構詞類型及其特徵1.複音形容詞和形容性短語的識別策略2.聯綿形容詞的構詞方式及其類型3.疊音形容詞的構詞方式及其特點4.附音形容詞特殊的構詞形式5.複合形容詞的構詞方式及其特點(三)形容詞的來源及其發展演變1.形容詞的來源2.形容詞的發展3.形容詞實義虛化三同源詞的音義關係及形成機制(一)今文《尚書》同源詞的語音關係1.重疊型2.相交型3.離合型(二)今文《尚書》同源詞的語義關係1.詞彙意義有異,語法意義亦有異2.詞彙意義有異,語法意義基本無別3.詞彙意義空虛,語法意義相通4.詞彙意義相近或相同,語法意義基本相同(三)今文《尚書》同源詞形成的機制1.話語經濟機制2.聯想心理機制四成語的結構類型、音律節奏和演變規律(一)成語的原型結構與非原型結構1原型結構2.非原型結構(二)成語的語法結構與語義關係工咸語的語法結構2.成語的語義關係(三)成語的音律節奏1.平仄相對2.乎仄相替(四)成語的語義分類和語義構成方式1.成語的語義分類2.成語的語義構成方式(五)成語的演變規律1.增加2.刪減3.改換4.緊縮5.移位6.分取7.組合8.概括引申(六)漢語成語的形態標準應限於四字格五通假的特徵、原則方法和通假的成因(一)實詞通假的早期特徵1.一個被借詞,有幾個通假詞2.一個通假詞可以作幾個詞的通假詞3.被借詞和通假詞雙向通假4.只用通假詞通假義,不用被借詞本義5.既用被借詞詞義,又用通假詞通假義6周一詞,既有本義,又有通假義(二)虛詞通假的語例分析和界定標準1.連詞通假的語例分析2.介詞通假的語例分析3.語助詞通假的語例分析4.語氣詞通假的語例分析5.嘆詞通假的語例分析6.副詞通假的語例分析(三)通假的原則和方式1.通假詞和被借詞的聲音聯繫2.通假詞和被借詞的詞形聯繫(四)通假詞與多義詞、區別詞、同源詞、異形詞的辨析1.通假詞與多義詞2.通假詞與區別詞3.通假詞與同源詞4.通假詞與異形詞(五)通假的形成機制六詞義研究的傳統方法述論(一)“因聲求義”的理論和實踐1.“因聲求義”的理論根據2.“因聲求義”的理論探索3.“因聲求義”在《尚書》訓詁中的實踐(二)“據形索義”的理論和實踐1.“據形索義”的理論根據2.“據形索義”在《尚書》訓詁中的實踐3.“據形索義”訓詁方法的局限與啟示(三)“正形尋義”的理論和實踐1.“正形尋義”的理論根據2.“正形尋義”在《尚書》訓詁中的實踐(四)“依文繹義”的理論和實踐1.“依文繹義”的理論根據2.“依文繹義”在《尚書》訓詁中的實踐(五)“語法定義”的理論和方法1.“語法定義”的理論根據2.“語法定義”在《尚書》訓詁中的實踐主要參考書目上古專書詞彙研究的新創獲(代跋)後記
展開全部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 節選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今文《尚書》詞匯研究 作者簡介
錢宗武,教授,揚州大學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帶頭人。國際《尚書》學會會長,《古漢語研究》、《語文科學》等學術期刊編委、特約審稿。曾先后赴歐美、日韓、港澳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多次主持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和學術討論。學術經歷和學術成就最早見于九十年代初原國家教委社科司主編的《中國100所高等院校青年教授概覽》,后陸續見載于《世界名人錄》等著述。出版著作16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參與或主持的研究成果曾獲“中國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