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53877
- 條形碼:9787562253877 ; 978-7-5622-538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2011年4月14日至15日聯合舉辦“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研討交流了汶川地震災后貧困村恢復重建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就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命題、實踐活動和政策框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希望藉以促進災害風險管理與扶貧開發戰略、規劃和政策體系的結合,促進貧困社區防災、避災能力和扶貧開發水平的提高。黃承偉、陸漢文主編的《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是該研討會部分論文和交流材料的匯編。從自然災害、風險、脆弱性、貧困、發展等核心概念出發,分析自然災害影響貧困問題的具體機制和過程,討論政府、社會組織、村莊和農戶在推進災害應對和扶貧開發相結合方面的不同行為特征,特別是就汶川地震災區振興發展、玉樹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及國際社會災害風險管理經驗等內容進行了較深入探討,揭示了將災害風險管理納入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具體途徑。
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中論文從自然災害、風險、脆弱性、貧困、發展等核心概念出發,分析自然災害影響貧困問題的具體機制和過程,討論政府、社會組織、村莊和農戶在推進災害應對和扶貧開發相結合方面的不同行為特征,特別是就汶川地震災區振興發展、玉樹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及國際社會災害風險管
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節選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2011年4月14日至15日聯合舉辦“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研討交流了汶川地震災后貧困村恢復重建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就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命題、實踐活動和政策框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希望藉以促進災害風險管理與扶貧開發戰略、規劃和政策體系的結合,促進貧困社區防災、避災能力和扶貧開發水平的提高。黃承偉、陸漢文主編的《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是該研討會部分論文和交流材料的匯編。從自然災害、風險、脆弱性、貧困、發展等核心概念出發,分析自然災害影響貧困問題的具體機制和過程,討論政府、社會組織、村莊和農戶在推進災害應對和扶貧開發相結合方面的不同行為特征,特別是就汶川地震災區振興發展、玉樹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及國際社會災害風險管理經驗等內容進行了較深入探討,揭示了將災害風險管理納入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具體途徑。
災害應對與農村發展:“災害風險管理與減貧的理論及實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陸漢文 1971年生,湖北云夢人,先后畢業于蘭州大學(1993)、武漢大學(1996)、華中師范大學(2002)。1996年參加工作,2002年獲廣西大學副教授資格,2003~20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化、經濟社會學、社會指標與項目評估。近幾年在《新華文摘》、《青年研究》、《市場與人口分析》、《浙江學刊》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0余篇,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欠發達地區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