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82802
- 條形碼:9787301182802 ; 978-7-301-1828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 本書特色
龍日金、彭宣維所著的《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兩部分內容有承繼關系:龍日金教授運用韓禮德的及物性早期模式首開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之路;同門師姐周曉康博士在澳留學的博士學位論文“漢語官話的物質和關系及物性”則向縱深方向探索,同時融入了福賽特教授的思想,特別是計算描寫。但周曉康博士的語料是直接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位主要漢語言學者那里借用的,目的是說明漢語的有關及物性現象;作者的工作則是依據現代漢語的具體語料對周曉康博士相關模式進行修正,并進行了相關系統描寫;還特地按照周曉康博士的思路補足了心理過程的研究。
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 內容簡介
龍日金、彭宣維所著的《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涉及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的肇始與新近成果兩部分。前者采用韓禮德的早期模式對現代漢語的及物性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包括物質、心理、言語和關系過程;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術語,如動作者過程、受動者過程,歸屬過程、度量范圍、處所范圍、結果范圍、工具范圍、復合過程、雙參與者等,不少已為后來的相關研究接受。后一部分是在先前相關研究基礎上的進一步理論闡述與描寫,涉及對及物性的重新定位以及大量實例分析,尤其是一些難點現象!冬F代漢語及物性研究》面世便于相關研究走向深入。
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 目錄
**部分 漢語的及物性 前言 符號使用說明 1.語言的功能觀 2.及物性 3.過程 4.物質過程 5.不同類型的物質過程 6.歸屬過程 7.物質過程與歸屬過程 8.心理過程 9.物質過程與心理過程之比較 10.言語過程 11.關系過程 12.“把”字句結構 13.被動句結構 14.復合過程與雙參與者 14.1 無指向動作者過程+無指向動作者過程 14.2 無指向動作者過程+無指向受事過程 14.3 無指向動作者過程+歸屬過程 14.4 指向動作者過程+無指向動作者過程 14.5 指向動作者過程+無指向受事過程 14.6 指向動作者過程+歸屬過程 14.7 指向受事過程+無指向動作者過程 14.8 指向受事過程+無指向受事過程 14.9 指向受事過程+歸屬過程 15.復合過程中的關系過程“成” 15.1 無指向動作者過程+“成” 15.2 有指向動作者過程+“成” 15.3 受事過程+“成” 15.4 心理過程+“成” 15.5 歸屬過程+“成” 15.6 言語過程+“成” 1
現代漢語及物性研究 作者簡介
龍日金(1943-2007),男,離世前為四川外語學院英語系教授。本科就讀于西南范大學;1979年考取教育部首批出國留學項目,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語言學系進修,師從系統功能語言學創始人韓禮德教授,獲優等碩士學位;1981年回國后不久任西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主任;1993年調四川外語學院任教,2007年因病謝世;在國內首先介紹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域理論。 彭宣維,男,北京示范大學功能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63年3月生,2001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2001-2003年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漢語研究;后留校在外文學院任教至今。發表論文100余篇,著作5部,“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知識系列讀本”主編,主持國家和教育部社科項目4項;入選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2008年度中美富布萊特訪問學者;中國功能語言學會和中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認知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范式下的語言學理論與應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