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0677
- 條形碼:9787010110677 ; 978-7-01-01106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近20年來,作者張世英聯系其所主張的哲學是追求人生*高境界——審美境界之學的觀點,做了一些關于歐洲美學思想及其與中國美學思想相結合問題的研究。《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收集的28篇論文,就是這方面的一點研究成果。本書從審美意識的哲學基礎、審美與語言、美與真善、歐洲審美意識與人的主體性、美與人生境界五個維度對中歐美學思想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比較研究。
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張世英主編的《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從審美意識的哲學基礎、審美與語言、美與真善、歐洲審美意識與人的主體性、美與人生境界五個維度對中歐美學思想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比較研究。歐洲文化傳統長期以”主客二分”占主導地位,其美學思想亦長期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礎之上,故重典型美——理性美,其流弊在脫離生活與現實;直至現當代或所謂“后現代”,才轉而倡導“人與世界融合”的“在世結構”。但歐洲人背負“主客二分”——非此即彼的傳統包袱過重,欲達到人與世界一體之真正的、深切的領悟與玩味,卻非易事。《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作者為此而用相當篇幅論述了中國美學思想中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礎上的”意象說”,認為歐洲人應吸收中國此種美學思想的優點,從中學習如何體悟和玩味彼此融通的意境和神韻。
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目錄
**編 審美意識的哲學基礎
**章 中歐兩種不同的“在世結構”:“主—客二分”式和“人—世界融合”式
第二章 審美意識的“在世結構”:人與世界的融合
第三章 審美意識的靈魂:驚異
第四章 藝術中的隱蔽與顯現
第五章 審美意識:超越有限
第六章 論想象
第七章 藝術哲學的新方向
第八章 審美價值的區分
第二編 審美與語言
第九章 兩種哲學,兩種語言觀
第十章 語言的詩性與詩的語言
第十一章 語言意義的意義
第三編 美與真、善
美在自由-中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張世英,1921年生,武漢市人。1946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6—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至今,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編、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曾應邀到德國美因茲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作學術講演、到美國、瑞士、法國、德國參加學術會議并作學術報告。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與自我》、《境界與文化》、《哲學導論》、《天人之際》、《進入澄明之境》、《張世英學術文化隨筆》、《北窗囈語》、《解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小邏輯繹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辭典》(主編)等。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