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045702
- 條形碼:9787539045702 ; 978-7-5390-4570-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 本書特色
食物養(yǎng)生,吃出健康來! 被魯迅罵、被周作人捧,以《性史》蜚聲民國的張競生博士,親撰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自然更讓人信服。 1、 食品安全問題困擾國人,而在半個世紀前張競生提到的健康飲食主張——礦泉水已進入千家萬戶,不暴飲暴食得到大家的認可,素食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同。素食、節(jié)食,以及飲食與運動、性愛、精神的關聯(lián),仍具有積極意義和實用價值。 2、 作者在“食色,性也”哲學觀的基礎上,大膽闡述了食物與人的性情和色欲有關,這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現(xiàn)代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理念。 3、 張競生本人的影響。張競生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風云人物,編著《性史》,引起當時社會的空前大討論。他的書曾一度遭到禁止,現(xiàn)在陸續(xù)有相關作品面世。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 內容簡介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由張競生于1934在上海《時事新報》連載的《食經(jīng)》和1948年在汕頭《大光報》上連載的《新食經(jīng)》兩大部分飲食養(yǎng)生類文章組成。主要論述植物性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有利于人體健康與祛除疾病的保健功能,肯定和論證了我國人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方式,強調以自然主義的素食為主,也肯定了肉食的價值,并提倡節(jié)食。
同時,《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著力闡述植物性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食物如何搭配、膳食怎樣調理等方法,每一個飲食問題都緊貼人們的實際生活,為后來風靡一時的合理膳食提供了科學依據(jù)。通過此書,可以看出張競生是提倡飲食與健康、提倡人與自然合一的飲食療法的**人。他將當時西方的營養(yǎng)學新成果引介至國內,提出了科學飲食的主張,對飲食界產生了空前的影響。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 目錄
食經(jīng)
維生素——食物的精華, 生命的柱石
抵抗衰老的方法
素食還是肉食
水和飲料
美的食法
食物刺激
食物與運動
食與新靈魂
我的食史
自然派免病法
自然主義的好處
餓的利益
衛(wèi)生食合作社的組織
新食經(jīng)
食的革命與醫(yī)藥的革命
全能的食物
“活能” 與聰明的食法
人的食量
小孩與老人的食法
食與運動及內分泌
食與性情及房事
絕食與精神的食法
鹽與水的利用
生命的活能
食禮初步
出版后記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 節(jié)選
獨一及*好的人類飲料是生食的泉水與礦水(留心的人, 可將泉水由沙濾桶濾過)。這種水能于晨起未食物時飲一兩杯,或于渴時多飲,自能清胃消脾, 洗滌臟腑的一切污氣, 激增身體內的維生素與內分泌。就這飲水一項能夠如此做下去,已可消減許多疾病及各項痼疾,而益壽延年的基礎也經(jīng)由此深深樹立了。
至于新鮮成熟的水果, 種種色色極盡美觀; 蘋果之粉紅, 如少女之頰, 梨之青, 李之紫, 桃之嬌羞, 杏之輕盈,荔枝、龍眼之飽滿,葡萄有像乳者, 有似瑪瑙珠者。凡這些物, 若論其味無異于瓊漿玉液。昔人所以有蟠桃的神話,即半個桃就可使食者長生不死。
自然好處, 在精神方面說, 心地坦白, 志量廣大,天真爛漫,無機詐欺誣之心事。在這個惡劣的中國社會,更覺得這個大丈夫磊落光明的態(tài)度為重要。在身體方面說, 自然方法能使身體健壯,免用醫(yī)藥而能卻病, 同時兼能延年益壽。
時不時餓一餓, 舒服一點胃腸, 使它生起刺激與靈敏之蠕動。餓是極有益于身體的。餓有兩種說法:一是比平常小食;一是全勿食。同多食之人, 尤其是多食魚與肉者, 數(shù)日間必要一次少食。晚餐少食之分量比平常少一半,甚或少到三分之二,這是有好無壞的。若能時不時一餐全勿食, 更是有益。
要之, 善于食道的, 不需多量的蛋白質與熱量,能利用體內的食物活能的,更是不宜于多食。多食之物只變成肥質儲積身體內,或變成毒質妨害機能, 唯因少食,體內的活能始能充分行使其權能與發(fā)生極大的效率。
……
老吃貨 吃不老-張競生的養(yǎng)生食經(jīng)之道 作者簡介
張競生(1888-1970),廣東饒平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風云人物,是哲學家、美學家、性學家、文學家和教育家。昔年加入同盟會,被孫中山委任為南方議和團首席秘書,參與南北議和談判。民國第一批留洋(法國)博士,1921至1926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三四十年代在粵東山區(qū)開公路、育苗圃、辦農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鄉(xiāng)村建設運動”,時有“南張北梁”(北方是梁漱溟)之稱。率先提出計劃生育,首倡愛情大討論,征集出版《性史》,毀譽參半。生平著述與譯作甚豐。
- 主題:張老師會養(yǎng)生
民國聞人,有此書老師才完整一些。老師本不是專業(yè)性學大師,只介紹一面之詞,有損老師的功底和才學。看此書,真感慨且悵然,正如對嶺南陳寅恪,我們知之太少,解之甚淺,以致教書會無人子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