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48098
- 條形碼:9787030348098 ; 978-7-03-034809-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 本書特色
《*終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以中國證券市場和中國上市公司為研究背景,以*終所有權結構為研究主線,采用國際上廣泛運用的追溯控制鏈的研究方法,基于2006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終所有權數據和相關公司績效數據,系統研究了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所有權結構及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主要解決以下問題:①我國上市公司的直接所有權結構與*終所有權結構是否存在明顯差異 ②誰*終控制了我國的上市公司 ③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所有權結構是怎樣的 ④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所有權結構與東亞、西歐、北美、俄羅斯的*終所有權結構是否存在差異 反映出怎樣的公司治理問題 ⑤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所有權結構對公司績效有何影響 對于我們有何啟示 《*終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的研究結論將為上市公司進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提供借鑒,同時也在選擇一個相對有效率的所有權結構方面為政府提供政策啟示。
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我國制度環境,采用國際上廣泛運用的追溯控制鏈的研究方法,通過理論建模、經驗研究、案例剖析、跨區域比較等研究方法,研究我國上市公司的終極所有權結構及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其主要內容包括:追蹤調查上市公司的整個控制鏈條,分析大股東背后的終極所有者及其行為動機;構建終極所有權結構分析模型,分析上市公司終極所有權結構;選取典型案例與數據,比較直接所有權與終極所有權結構差異;比較我國與東亞、西歐、北美、俄羅斯上市公司的終極所有權結構差異;從終極控制權集中度、終極所有者身份、終極所有權與控制權偏離度等維度研究終極所有權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本書的研究對防范終極所有者的違法違規行為、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上市公司績效、促進證券市場長遠健康發展,從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環境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本書的主要讀者為高等院校經濟與管理專業和關注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生、教師、科研人員以及從事相關行業的實務界人士.
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研究主題與意義
1.2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 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第2章 終極所有權與公司績效研究發展與演進
2.1 國外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研究
2.2 國內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研究綜述
2.3 對現有研究的評析及未來研究展望
第3章 我國上市公司終極所有權結構產生的制度根源3.1 我國證券市場的制度特征
3.2 企業改制中的股權設置
3.3 我國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終極所有權、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
4.1 終極所有權相關基本概念
4.2 終極所有權與公司治理
4.3 終極所有權與公司績效
第5章 中國上市公司終極所有權結構經驗分析
5.1 研究設計
5.2 計量結果與分析
5.3 主要結論和啟示
第6章 終極所有權結構的國際比較研究
6.1 中國與西歐國家的比較
6.2 中國與東亞國家(地區)的比較
6.3 中國與北美國家的比較
6.4 中國與俄羅斯的比較
第7章 中國上市公司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7.1 終極所有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
7.2 終極所有權與終極控制權的偏離度與公司績效
7.3 終極所有者的性質與公司績效
第8章 中國上市公司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經驗分析8.1 數據與計量
8.2 終極所有權與公司績效:描述性統計
8.3 終極所有權與公司績效:經驗分析與結論
第9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9.1 主要結論
9.2 政策建議
9.3 主要創新點
9.4 研究局限性
參考文獻
終極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 節選
導論
1.1 研究主題與意義
作為解決現代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問題的制度安排,*近十幾年來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理論界和實務界前所未有的關注.上至以聯合國為首的各種全球性、地區性國際組織(包括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證券交易所等),下到具體運行的上市、非上市公司以及各類市場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都以各種形式表示了對公司治理問題的重視,而以公司治理為主題的學術論文更是占據了各類經濟學、管理學等**雜志的"半壁江山".公司治理問題之所以受到普遍關注并得以形成全球浪潮,不僅是因為它是現代公司運行、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司的效率(LaPortaetal.,2002;Claessensetal.,2000),而且也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對一國資本市場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
作為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之一,公司所有權問題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除了在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國內不斷出現的公司治理丑聞之外,過去20年中,世界范圍內私有化進程的推進、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深入、私人儲蓄的增加、資本市場自由化和一體化過程的加快,客觀上也引起人們對公司所有權,尤其是終極所有權問題的極大關注(蒲自立,2004).學術界與實業界人士都在思考從公司所有權問題本身出發,尋求公司治理失效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此來提高公司績效,實現企業價值*大化.
根據現代公司治理理論,所有權結構的安排是整個公司治理框架的產權基石,而目前,所有權結構不合理是我國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中存在的根本問題.不合理的所有權結構使得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直接影響到公司績效的改進.所以研究所有權結構及其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揭示當前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治理弊病,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治理體系,對發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理論和實現中國企業制度變革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