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產業組織理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384342
- 條形碼:9787111384342 ; 978-7-111-3843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產業組織理論 本書特色
美國高校中與泰勒爾的《產業組織理論》齊名的產業組織經典教材
當代產業組織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和合約理論等,系統介紹了產業組織理論的*新進展,重點是對壟斷勢力衡量、寡頭與戰略相互作用、反競爭行為、企業之間的縱向合約關系、非價格競爭行為、網絡與拍賣等相關的理論和政策問題進行了介紹。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產業組織問題進行經驗檢驗,以及反壟斷政策和有關的產業組織政策。它不僅適合經濟學、管理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使用,也適合相關政策部門的人員閱讀。
當代產業組織理論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第1章 產業組織與不完全競爭的概述2
1.1 什么是產業組織2
1.2 我們如何分析不完全競爭市場3
1.3 為什么:反壟斷政策和產業組織理論5
總結11
習題11
參考文獻12
附錄1A 主要反壟斷法摘錄12
第2章 微觀經濟學基礎17
2.1 競爭和壟斷:市場績效的兩極17
2.2 跨期分析與壟斷勢力的約束21
總結27
習題28
參考文獻29
第3章 技術與成本關系30
3.1 單一產品企業的生產技術與成本函數30
3.2 多產品企業的成本關系38
3.3 市場結構的非成本影響因素43
3.4 經驗應用:成本函數的估計、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44
總結48
習題49
參考文獻49
第4章 市場結構與市場勢力51
4.1 市場結構的衡量52
4.2 市場勢力的衡量——勒納指數的再思考57
4.3 經驗應用:壟斷勢力害處有多大60
總結62
習題63
參考文獻64
第5章 價格歧視與壟斷66
5.1 價格歧視的可行性67
5.2 一級價格歧視68
5.3 不完全信息下的價格歧視72
5.4 二級價格歧視:菜單定價78
總結85
習題85
參考文獻86
第6章 價格歧視、產品多樣化、捆綁與搭售87
6.1 價格歧視與產品質量88
6.2 價格歧視和產品多樣化95
6.3 捆綁與搭售99
6.4 經驗應用:價格歧視、產品多樣化、壟斷與競爭106
總結109
習題110
參考文獻111
第7章 靜態博弈:數量競爭與價格競爭114
7.1 博弈論簡介114
7.2 占優戰略與劣戰略116
7.3 靜態古諾模型118
7.4 伯川德模型123
7.5 戰略替代與戰略互補128
7.6 經驗應用:品牌競爭與消費者偏好——來自加利福尼亞汽油零售市場的證據130
總結132
習題133
參考文獻134
第8章 動態博弈:先行動者與后行動者136
8.1 數量競爭的斯塔克爾伯格模型137
8.2 序列價格競爭140
8.3 序列質量選擇142
8.4 動態博弈中的承諾及其可信性144
8.5 連鎖店悖論146
總結148
習題149
參考文獻150
第9章 進入阻止與掠奪151
9.1 長期的市場結構:隨機過程與特征化事實152
9.2 進入阻止154
9.3 掠奪與不對稱信息165
9.4 作為進入障礙的長期合約176
9.5 掠奪性行為與反壟斷政策179
9.6 經驗應用:制藥行業的進入阻止182
總結185
習題185
參考文獻187
第10章 價格合謀與重復博弈190
10.1 卡特爾困境193
10.2 重復博弈196
10.3 經驗應用1:估計價格合謀的效應203
10.4 實踐中的卡特爾:便利因素與便利措施206
10.5 針對卡特爾的反壟斷政策:威懾與調查214
10.6 經驗應用2:對寬大政策的一個實驗研究222
總結225
習題226
參考文獻227
第11章 橫向并購232
11.1 橫向并購與并購悖論233
11.2 并購與成本協同效應237
11.3 作為斯塔克爾伯格領導者的并購企業238
11.4 序列并購243
11.5 橫向并購與產品差別化244
11.6 橫向并購的反壟斷政策254
11.7 經驗應用:用計算機模擬來評估并購的影響258
總結259
習題260
參考文獻261
第12章 縱向并購與混合并購264
12.1 促進競爭的縱向并購265
12.2 縱向并購、價格歧視與競爭268
12.3 縱向并購、寡頭壟斷與市場封鎖271
12.4 通用電氣公司與霍尼韋爾國際公司并購案的再評價279
12.5 混合并購的簡介280
12.6 經驗應用:預制混凝土行業的縱向并購281
總結283
習題284
參考文獻285
第13章 縱向限制286
13.1 縱向價格限制的反壟斷政策簡史286
13.2 縱向價格限制與限制競爭效應288
13.3 支持縱向價格限制的理論觀點289
13.4 轉售價格維持與需求不確定性300
13.5 非價格縱向限制303
13.6 后市場307
13.7 經驗應用:美國啤酒行業的獨占交易310
總結313
習題314
參考文獻315
第14章 廣告、市場勢力與信息318
14.1 廣告與壟斷市場勢力:多夫曼斯坦納條件319
14.2 作為向消費者提供信息的廣告321
14.3 廣告、信息與競爭327
14.4 互補、廣告與品牌332
14.5 經驗應用:廣告、信息與聲譽336
總結340
習題341
參考文獻341
第15章 研發344
15.1 創新的分類347
15.2 市場結構與創新激勵348
15.3 一個更完整的競爭與創新模型354
15.4 熊彼特假說的經驗證據356
15.5 產品創新與過程創新:古諾模型與伯川德模型357
15.6 企業間的研發合作360
15.7 經驗應用:實踐中的研發外溢366
總結369
習題369
參考文獻370
第16章 專利與專利政策373
16.1 *優專利長度374
16.2 *優專利寬度376
16.3 專利競賽384
16.4 壟斷勢力與沉睡專利387
16.5 專利許可388
16.6 專利政策的*新發展394
16.7 經驗應用:半導體產業的專利法與專利活動396
總結399
習題399
參考文獻400
第17章 網絡市場404
17.1 網絡服務的市場供應404
17.2 網絡、競爭與互補性服務407
17.3 系統競爭和產業標準戰411
17.4 經驗應用:計算機軟件中的網絡外部性——電子表格軟件415
總結418
習題418
參考文獻419
第18章 戰略承諾:面對潛在進入者和國際競爭對手421
18.1 戰略互補與戰略替代:貓、狗與餓人餓相421
18.2 國際市場中的戰略承諾426
18.3 作為承諾機制的貿易協定432
總結432
習題433
參考文獻434
附錄 習題答案435
展開全部
當代產業組織理論 作者簡介
唐要家,1971年生,遼寧瓦房店人,浙江財經學院教授,博士,浙江財經學院政府管制研究院副院長。2004年在遼寧大學獲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2005~2007年在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以來在浙江財經學院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轉售價格維持的經濟效應與反壟斷政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反價格合謀的激勵性執法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維持轉售價格問題研究”、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項目“創新密集型產業企業策略性行為的反壟斷經濟學研究”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已出版專著《競爭、所有權與中國工業市場績效》、《市場勢力可維持性與反壟斷》、《反壟斷經濟學:理論與政策》、《價格合謀的反壟斷政策研究》,在《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等學術期刊上先后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林恩·派波爾(Lynne Pepall)
美國塔夫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藝術與科學研究生院主任。她本科在圖蘭多大學三一學院的數學和經濟學專業學習,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她長期從事產業組織理論研究,并先后在《產業經濟學》、《國際產業組織》、《經濟學與管理戰略》、《經濟雜志》、《經濟學雜志》、《加拿大經濟》、《美國農業經濟》等國際一流的專業學術期刊發表多篇關于產業組織的學術論文。1987年以來,她在塔夫斯大學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主要講授產業組織理論和微觀經濟學。派波爾教授和她的丈夫、兩個兒子、一只狗、三只兔子共同生活在馬薩諸塞州的牛頓市,她的丈夫也是本書的作者之一。她感謝丹、本和威爾對本書的支持、耐心與關心。
丹·理查茲(Dan Richards)
美國塔夫斯大學經濟學教授,他在歐柏林大學獲得經濟學與歷史學雙學位,在耶魯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他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研究,并先后在《美國經濟評論》、《經濟學季刊》、《產業經濟學》、《經濟學》、《經濟分析與政策》、《加拿大經濟學》、《貨幣、信用與銀行》、《美國農業經濟》等國際一流的專業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有關的學術論文。1985年以來,在塔夫斯大學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1989~1998年,他曾擔任經濟學研究生導師,同時還擔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顧問。1996~2005年間,他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斯隆管理學院從事教學工作。理查茲教授和他的妻子、兩個兒子、一只狗、三只兔子共同生活在馬薩諸塞州的牛頓市,他的妻子也是本書的作者之一。他感謝鄰居、同事的鼓勵,尤其感謝林恩、本和威爾。
喬治·諾曼(George Norman)
美國塔夫斯大學企業和商業經濟學“威廉與喬斯家庭”組織的主席。他于1995年從愛丁堡大學來到塔夫斯。在愛丁堡大學時,他一直擔任經濟系主任。此前,他曾在英國雷賽斯特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曾在丹迪大學工作并獲得研究生經濟學一等獎。他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先后在《美國經濟評論》、《經濟研究評論》、《經濟學季刊》、《產業經濟學》、《國際產業組織》等國際一流的專業學術期刊發表70多篇學術論文,同時兼任《布雷頓經濟研究》和《區域科學與城市經濟學》兩本學術期刊的編輯,還是《經濟分析與政策》雜志的編輯委員。除本書之外,他先后獨立或與人合作出版了專著和教材共17部。他在塔夫斯大學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主要講授產業組織理論和微觀經濟學,以及公司戰略、國際經濟學等課程。他和妻子瑪格麗特居住在馬薩諸塞外I的新澤西市,盡管瑪格麗特不是本書的作者,但是她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