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當當創業內幕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48609
- 條形碼:9787213048609 ; 978-7-213-0486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當創業內幕 本書特色
《當當創業內幕》由林可編著。 重創實體書店,大戰網絡商家!當當網能否成為中國的亞馬遜? 闖過兩次泡沫,吸引三輪風投,電商混戰誰會成為*后的贏家? 翻開當當網的創業故事,從它的成長和挫折中我們可以讀到有關創業、做人的選擇和堅持。
當當創業內幕 內容簡介
當當網成立于1998年,初以“網絡書店”起家,后逐漸成長為集家居、美妝、數碼、百貨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網上購物商城。它挺過了2000年的互聯網寒冬,渡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逆市上升,成為行業的領跑者。面對風投以及”老師”亞馬遜的巨額資金誘惑,當當網謹慎選擇了保留企業創始人的決策權,并立志把“孩子”養大,李國慶和俞渝的龍鳳搭檔遂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電商混戰,風起云涌,在強手如林的B2C行業中,當當網的機遇在哪里,軟肋又有哪些?
當當創業內幕 目錄
敢想敢說的實踐家
圖書界的拼命三郎
“傍”上洋大款
第二章 北外才女——俞渝
聰穎樂觀的重慶妹子
自強不息的兼職女王
知性美彌漫華爾街
第三章 龍鳳際會
一“蛋”定情
攜手創業
“愛子”橫空出世
吸引風投
第四章 在堅持中求勝
夫妻雙雙把家當
當當創業內幕 節選
圖書界的拼命三郎1987年,從北大社會學系畢業的李國慶,由于表現突出被分配到了當時*熱門的政府機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這個部門可以稱得上是政府的“智囊團”了,它直接關系到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戰略發展問題。對于李國慶來說,這里的確是能夠展示才華的一方寶地。雖然在大學期間,李國慶在不少公司干過,但當時的他更關注的還是國家的命運,很想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這場波瀾壯闊的變革提供支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恰恰就是給改革開放事業出謀劃策的單位,李國慶對這個工作感到很滿意。然而在進人這個部門之后,李國慶才發現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政府機關,這和李國慶曾經待過的那些公司完全不一樣。在機關單位里,新來的大學生經常要從“基層”做起——端茶、倒水、掃地之類的雜務統統要由他們完成。李國慶所在的辦公室,基本上都是局長一級的人物,所以那套“基礎培訓業務”更是非他莫屬。李國慶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也不是那種急功近利的人,面對新的工作環境,他小心翼翼地做好各種“基礎工作”。埋頭勞動了幾個星期后,一位領導開玩笑說,李國慶每天打車來單位給大家打水,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對于領導的揶揄,李國慶付之一笑!爸悄覉F”的這些領導,大多帶有幾分學者氣質,基本上沒什么架子,為人處世也不那么“老奸巨猾”。所以,李國慶和這些領導們在一起,倒也不用天天揣著心眼,偶爾也能開個小玩笑。雖然機關單位講究論資排輩,但李國慶因為能力突出,還是受到了“另眼相看”——可以不坐班。當然,每年的兩個研究課題以及幾十萬字的課題文章李國慶必須參加。只要把這些任務完成了,其余的時間就歸他自由支配。李國慶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了三年,并在這三年里寫出了50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稱得上是碩果累累了。但是李國慶的內心深處卻對這種坐板凳搞研究的生活漸生厭惡。一個原因是,這種生活單調乏味且周而復始,從頭到尾也不會有太大的突破和轉折,不能充分燃起潛藏在李國慶身上的激情;另一個原因是,想要在這種機關部門得到升遷,必須要嚴格遵守“先來后到、長幼有序”的潛規則,在年復一年的煎熬中等待重用。如果換了別的人,也許會適應這種生活,不管怎么說,這個部門是鐵桿吃皇糧的機關單位,穩定且體面。但是對李國慶而言,在這種前途渺茫的地方混下去,無異于拿自己的人生開玩笑。于是,他決定為自己謀求另外一條出路一從商。盡管有了從商的想法,但是李國慶并沒有立即辭職。有一次,李國慶去云南出差,不想在半路上遇到了堵車。他靈機一動,把自己的工作證掏了出來,當地人見了,立即把他視作領導并接受他的調度。在李國慶的指揮之下,車道很快就得到了疏通。還有一次,李國慶去舞廳跳舞,正趕上有人打架,把舞廳鬧得雞飛狗跳。李國慶見狀,立即掏出了工作證,舞廳的人馬上就安靜下來了。既然保留了職務,那么接下來,李國慶要投身于哪個行業呢?曾經有人建議李國慶去做房地產,因為既然決定要創業,何不找一個“利潤大”的行業干呢?更何況李國慶手里掌握著很多的政府關系,可以說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然而李國慶卻搖頭表示,自己率直的個性并不適合干這一行,特別是對請客送禮求人這類事情,他向來很反感。幾番考量之后,李國慶決定從事圖書行業。這個選擇,不是率性而為,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年李國慶之所以選擇文科,也是受到了當時社會潮流的驅動。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都熱愛人文社會科學,詩歌和西方人文科學著作普遍受到歡迎。李國慶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四年時間里,逐漸修煉成了一個涉獵廣泛的“書蟲”。和一般讀書人不同的是,他愛書的結果不是藏書,而是售書。在那個需要變革和創新的年代,這種商人的精干氣質是非常有價值的個人特質。李國慶大四臨近畢業的時候,就有出版社請他過去幫忙編書,李國慶隨即應允,擔當了一套書的編委會主編,結果由于發行不力,那批書不僅沒有賺到多少反而欠了編委們一筆錢。為了還錢,李國慶馬上帶人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后來,出版社又說傳統書店進貨擺貨比較麻煩,李國慶就帶動讀者參與書評大賽和組織書友會。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努力進行包裝,但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賠錢的命運。不管怎么說,這是李國慶和圖書行業的“**次親密接觸”,雖然以“凄美的結局”而告終,但是卻讓他在編書的過程當中接觸到了許多有才華的人,當年給他寫過稿的人,有的已經是北大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國慶鐘愛圖書行業,所以,他決定帶著激情繼續走下去,為此,他還試圖走一條“官學兩棲”的發展路線。所謂的“官學兩棲”,就是指李國慶一邊在政府機關搞研究,一邊在出版界搞策劃和銷售。李國慶甚至在一家出版社當上了*年輕的主編,策劃了很多書,其中大部分都深受讀者的喜愛,也為出版社帶來了經濟效益。然而一套“你我他叢書”卻賣砸了,這一下子給李國慶壓上了沉重的負擔。這套叢書是在1988年的下半年陸續出版的,包括《成熟的魅力》、《乘九路車去天堂》、《幽默定律》以及《如何激勵人》等9本書。因為盲目看好這套叢書的市場前景,出版方一下子印刷了10萬套!在20世紀80年代,這樣的數字簡直駭人聽聞。眼見“你我他叢書”在運作上出現了重大失誤,李國慶主動擔起責任,力爭把庫存的書賣出去。在圖書界混跡多年的李國慶很清楚,如果這套叢書滯銷的話,那將嚴重影響出版社的聲譽,甚至有可能毀掉這個剛剛起步的小出版社。要知道,在當時近百萬元的印刷費和紙張費,可是一筆讓人咋舌的數目啊!由于出現了這樣的意外,李國慶在進人出版界的前兩年,主要的任務就是推銷這套“你我他叢書”。其實,李國慶不將這個沉重的任務扛在自己身上也無可厚非,畢竟一套叢書的發行工作牽扯到很多人。然而李國慶并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把這個意外當成對自己的一次挑戰,毅然決然地接受了。為了把叢書推銷出去,李國慶是絞盡腦汁。他去找過全國總工會、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大大小小的機關部門幾乎都讓他跑遍了。*后,李國慶甚至硬著頭皮拉著只有一面之緣的博覽群書雜志社社長來到前門飯店,請他喝了一罐雪碧,結果“融資”1萬元。李國慶用這筆錢在北京飯店舉辦了一個讀書征文活動的新聞發布會,聲勢浩大地推銷叢書。為了推銷這套叢書,李國慶幾乎到了風餐露宿的地步。*慘的時候,他竟然用一套“你我他叢書”換來了兩個盒飯。當時,在上海報名參加讀書征文活動的人很多,本來是一個大力售書的好機會,卻因為渠道不暢導致很多讀者買不到書。眼見好景要毀于一旦,李國慶趕緊乘坐火車從北京直奔上海,帶著樣書來到了新華書店。幸運的是,這次“南下會談”的結果還不錯,上海新華書店被李國慶的誠懇打動,訂了一部分貨。當談判結束,李國慶準備返京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帶的錢不夠了。等到他買完了火車票,身上的錢連一個盒飯都換不了。由于當時火車從上海到北京需要17個小時,所以在旅途中至少要吃兩頓飯。饑腸轆轆的李國慶無奈之下,只好跟一個賣盒飯的商量,用一套“你我他叢書”換兩個盒飯行不行?沒想到賣盒飯的居然答應了,這才讓李國慶勉強渡過了難關。李國慶在磨難中不斷成長,他的前途也更加明朗了。 ……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