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期貨與期權交易:理論和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49135
- 條形碼:9787030249135 ; 978-7-03-02491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期貨與期權交易:理論和實務 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高等院校國際貿易類教材系列·期貨與期權交易:理論和實務》把現代期貨與期權的成熟理論和*新研究成果相結合,根據國內外期貨市場發展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期貨與期權的交易市場、功能、機制、方法、市場管理等內容。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章均附有案例分析。通過本書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期貨與期權交易理論,通曉設計、建設和管理期貨市場的理念,掌握期貨與期權的交易方法和技巧,*終成為具有運用期貨交易轉移風險和獲取利潤的能力的市場駕馭者。 本書主要為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編寫,同時也適合其他相關專業學生以及具有一定證券知識并希望了解和掌握期貨與期權交易機制、技巧的人士參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和層次選擇不同章節進行重點講授。
期貨與期權交易:理論和實務 目錄
前言
**章 期貨與期權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節 商品期貨交易概述
一、商品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
二、中國商品期貨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金融期貨概述
一、金融期貨的定義
二、金融期貨的產生和發展
第三節 期權交易概述
一、期權交易的產生和發展
二、中國期權市場的產生和發展
三、世界期貨與期權交易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期貨與期權交易的特點
一、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聯系和區別
二、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系和區別
三、期貨交易與證券交易的聯系和區別
四、遠期合同與期貨合約的聯系和區別
五、期權與期貨的聯系和區別
小結
案例分析
第二章 世界主要的期貨與期權市場
**節 世界期貨與期權市場概述
一、世界期貨與期權交易量
二、世界各主要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的交易量
三、世界期貨與期權交易品種的市場份額
第二節 美國期貨與期權市場
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
二、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
三、紐約期貨交易所
第三節 歐洲期貨與期權市場
一、歐洲期貨與期權交易所
二、泛歐交易所
三、倫敦金屬交易所
四、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第四節 亞洲期貨與期權市場
一、日本期貨與期權市場
二、新加坡期貨與期權市場
三、韓國期貨與期權市場
四、中國香港期貨與期權市場
五、中國內地期貨與期權市場
小結
案例分析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期貨與期權市場的組織結構
**節 期貨與期權交易所
一、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的定義與職能
二、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的組織機構
三、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的會員
四、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的交易大廳
第二節 期貨與期權結算所
一、期貨與期權結算所及其職能
二、期貨與期權結算所的類型
三、期貨與期權結算所的機構與制度
四、期貨與期權結算的方式與程序
第三節 期貨與期權交易中介
一、期貨公司的職能和作用
二、期貨公司的分類
三、期貨公司的機構設置
四、期貨公司的管理制度
第四節 期貨與期權交易者
一、期貨與期權投機者
二、期貨與期權套利交易者
三、期貨與期權的套期保值者
小結
案例分析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期貨與期權品種及交易規則
第五章 期貨與期權合約
第六章 期貨與期權交易管理
第七章 期貨與期權交易的功能、作用
第八章 期貨的套期保值
第九章 期貨的投機與套利
第十章 趨勢的基本分析法
第十一章 價格趨勢的技術分析法
第十二章 期貨與期權交易策略
第十三章 外匯期貨交易
第十四章 利率期貨交易
第十五章 股票價格指數期貨
第十六章 金融期權交易
參考文獻
期貨與期權交易:理論和實務 節選
**章 期貨與期權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節 商品期貨交易概述 期貨交易是指在期貨交易所內集中買賣某種期貨合約的交易活動。期貨交易是相對于現貨交易而言的,是從遠期交易發展而來。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支付一定數量的保證金,通過交易所買進或賣出期貨合約,以及在合約到期前通過對沖或進行實物交割來完成交易的過程。 期貨交易是在本質上虛擬的貨物交易,因為訂立的合同是以將來某特定時間的標的物交易為內容的,也就是期貨交易當時并沒有完成貨物所有權的轉移,而只是對將來貨物所有權的轉移進行了約定。 一、商品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 (一)商品期貨交易的萌芽 商品期貨交易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貿易方式長期演進的結果。繁榮的商品期貨市場是經歷了幾百年的實踐、不斷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早在歐洲的古羅馬和古希臘時期,在中央交易所出現了易貨交易和貨幣制度,形成了按既定時間和場所開展的交易活動。到12世紀,這種集中交易的形式在歐洲已相當可觀。在普遍采用即期交貨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出現根據樣品質量而簽訂遠期交貨合同的作法。公元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正式規定允許外國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的交易會,商人可隨時將貨物運進或運出英國,從而開啟了英國的貿易之門。在交易中出現了商人提前購買貨物的作法,即通過雙方簽訂買賣合同,列明貨物的品種、數量、品質、價格、規格等,并預交一筆定金,待貨物運到時再交收全部的貨款和貨物,這時交易才告完成。隨著交易的發展,買賣雙方為了轉嫁價格風險,牟取更大利益,往往在貨物運到之前將合同轉售——買者將合同賣出、賣者又買另外的合同,這就使交易進一步復雜化。其后,來自荷蘭、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商人還組成了一個公會,對會員買賣的合同提供公證和擔保。15世紀,商人們集中在交通便利、位置適中的比利時進行商品交易。后來,由于受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攻擊,商人們開始向北轉移至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以現貨交易為主的世界上**家谷物交易所,比利時的安特衛普開設了咖啡交易所。1571年,英國創建了實際上**家集中的商品市場——倫敦皇家交易所,在其原址上后來成立了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1666年,倫敦皇家交易所毀于倫敦大火,但交易仍在當時倫敦的幾家咖啡館中繼續進行。 ……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