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05253
- 條形碼:9787550205253 ; 978-7-5502-052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本書特色
本書是為了響應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遵照北京精神的具體內涵組織多位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與編寫的一本普及和宣傳北京精神的通俗讀本。 提煉城市精神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方式。 一個人需要有精神,才能走出精彩人生,同樣,一個城市也需要有精神,才能煥發更加迷人的魅力。 全書內容根據北京精神的四個方面“愛國、創新、包容、厚的”將內容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精選出在北京歷史各個時期代表這四種精神的人物,將他們的事跡加以展現,從而使得大家更好的領會北京精神的歷史意義與精神內涵。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內容簡介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作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長期發展建設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的概括和總結,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了首都歷史文化的特征,體現了首都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北京精神”是一個有機整體,充分體現了城市精神與核心價值的相互協調、城市共性與北京個性的相互兼容、歷史底蘊與未來取向的相互統一、城市特色與市民氣質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質。為了更好地宣傳、詮釋、弘揚“北京精神”,本書編寫組從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擷取北京這片土地上涌現的眾多體現“北京精神”的先進人物與光輝事跡,以便于廣大群眾更好地學習、領會和踐行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目錄
楊利偉: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林毅夫:赤子 “海歸 ”扶搖中國經濟
吳文虎:為國爭光,培養科技新人
孫慧環:忘我工作,為北京奧運樹立良好形象
容國團:中國**個世界冠軍獲得者
錢學森: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
趙登禹:血灑南苑的抗日名將
梅蘭芳:絕代風華藝術人生
宋慶齡:愛國愛民,萬民景仰
張自忠:英烈千秋,抗戰之魂
李大釗:中國共產主義先驅者
蔡鍔:軍人之心唯有共和
陳嘉庚: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相關資料
彰顯愛國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說北京是一個最能彰顯中華民族愛國傳統的城市。不管是五四運動、盧溝橋事變,還是新中國成立掀起的建設熱潮、奧運會北京市民的參與精神,都顯現出這座城市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精神品質。 將愛國作為北京精神的核心和靈魂,反映出首都擔當的責任,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全球化時代必須強化的價值坐標,保證我們認清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同時,將會把人們的愛國情感導入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之中。 詮釋創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表示,千百年來,北京創造了世人矚目的科技和文化成就,這座城市也以厚重的文化底蘊,向世界詮釋著一個城市的創新和進取精神。今天的北京,是全國最有創新優勢、最具創新實力、最富創新潛質的活力之城。 體現包容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說,作為城市意識的最高形式,包容是北京最具異質性特征的城市精神之一。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納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氣度,也是市政建設博采眾長、兼容并包的思維方式,更是北京作為首都尊重差異、和諧共生的文化特質和獨特品質。 于丹認為,參照聯合國人居署提出的“包容性城市”概念,北京已經成為國際范圍內地域開放性最高的都市之一,體現為積極評價外來人口的貢獻和影響、對困難群體給予保障性社會關懷、多元人才選擇相對理性與包容,包容力與成長性使北京在國際都市序列中地位穩步上升。 提倡厚德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閻崇年說,厚德是中華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練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歷史,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注重日常道德修養,擁有高遠博大胸懷,是厚德的主要內涵,也是社會轉型時期特別需要提倡的精神品格。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作者簡介
本書邀請了北京多所高校的教師和眾多的專家學者,他們均是長期從事北京歷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研究的專業人員,熟悉北京的歷史風物、風俗習慣、傳說典故等。在相關領域均有較高的建樹。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