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03209
- 條形碼:9787550703209 ; 978-7-5507-032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 本書特色
挖掘物化在傳統科技中的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科技體系; 以全新角度和新的高度,為當代科技創新提供一系列新的思維; 大專家寫小書,圖文并茂,文字通俗,閱讀輕松,開卷有益。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 內容簡介
本書**次較深入地論述什么是自然國學和自然國學的提出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次較全面地論述了自然國學的特點;**次較系統地總結了中國自然國學數千年的歷程,從孕育到發展、高峰及其衰微,近一二十年的復興。全書在詳細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礎上,富有創新色彩,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挖掘了不少新材料。如**次提出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四階段說(巫學、子學、經學、國學階段);**次提出自然國學的六大特點(整體性、成生論、有機論、實用性、直覺性、人本性);在論述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自然觀的時候,挖掘出孔子、孟子等在這方面的一系列新材料;**次提出的自然國學的發展高峰持續約千年,這亦是人類發展史的自然國學高峰;**次提出明末五大科學著作是中國乃至人類古典時期的高峰,有的著作則已顯示出新時代的新聲,說明當時中國已處于科學革命的前夕,然而由于清軍入關的原因,這個歷史機遇流失了,致使中國從先進變落后,從落后到挨打受辱100多年。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 目錄
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自然國學 作者簡介
孫關龍,曾任光明日報領導小組成員(副總編輯),中國地區百科全書指導小組組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顧問,全國編輯系列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中國政府出版獎評委會委員,中國年鑒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行政區劃和地名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等,F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資深編審,中國自然科學史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等。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著或主編《分分合合三千年》《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等22部(套)著作,發表論文約400篇。曾獲國家出版獎、政府出版獎、中國科學院獎、國家教委獎等省部級以上獎近30項。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3)、中國辭書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宋正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地理學史、海洋學史與海洋文化、科學史理論、歷史自然學、天地生人綜合等研究。發表論文和重要文章500篇;出版專著和主編論文集20余部;主編叢書2套。為推動我國科學綜合潮流,1990年在北京創辦“天地生人學術講座”,至今22年,將辦到1000講。內容涉及宇宙-地球-生命-人類社會之間的大交叉、大綜合問題。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