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文化產業50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219657
- 條形碼:9787511219657 ; 978-7-5112-196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文化產業50問 內容簡介
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50個核心問題的提出和回答,是對文化產業遵循科學客觀的市場規律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發展基礎上進行的歸類,是在總結以往發展歷程中的成敗得失基礎上對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客觀判斷,是文化產業學界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時代命題進行理論回應的學術擔當。《中國文化產業50問》系統歸納和梳理了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旨在通過十組既有內在聯系又相互依存的文化產業發展關系,闡明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基本格局、發展戰略、發展瓶頸以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資源、未來路徑及其快速成長過程中的理性思考等諸多核心問題。
中國文化產業50問 目錄
緒論
一、理論與理想
(一)文化產業是怎樣界定的?
(二)文化產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三)文化產業的經濟貢獻是怎樣的?
(四)研究文化產業的目標是什么
(五)如何實現理論與現實的有效對接?
二、改革與發展
(一)文化體制改革的歷程和成因是什么?
(二)文化發展與改革的關系是什么?
(三)文化改革的思路和重點是什么?
(四)當前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五)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三、創新和創意
(一)創意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起什么作用
(二)創意的出發點和著眼點是什么?
(三)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的路線?
(四)怎樣使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特色?
(五)文化創新的要點和路徑是怎樣的?
四、主導與引導
(一)市場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什么?
(三)當前政府主要從哪幾個方面支持文化產業?
(四)如何激發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的活力?
(五)如何發揮非政府組織的能量?
五、資源與資本
(一)文化資源的價值和形態有哪些?
(二)如何釋放文化資源的生產活力?
(三)文化資本運行的規律和特點是什么?
(四)如何實現文化資源向資本轉化的對策?
(五)什么樣的資源適合轉化為產業形態?
六、數量與質量
(一)近年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呈現哪些特點?
(二)文化產業的“數量”與“質量”存在怎樣的不平衡?
(三)造成“數量”和“質量”關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四)如何實現文化產業由“量變”到“質變”?
(五)如何確保文化產業質量與數量的平衡?
七、集聚與集約
(一)中國文化產業的集聚形態是怎樣的?
(二)中國文化產業集群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三)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和特點是什么?
(四)文化產業集約化發展的趨向是什么?
(五)如何打造文化產業的“航空母艦”?
八、瓶頸與路徑
(一)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二)如何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規模?
(三)如何實現中國文化產業的均衡發展?
(四)如何實現文化企業的做強做大?
(五)怎樣使文化產品和服務實現走出去?
九、競爭與競合
(一)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二)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競爭態勢是什么?
(三)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合作領域有哪些?
(四)發達國家文化產品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五)文化產業怎樣加強綜合配套建設?
十、實驗與經驗
(一)中國文化企業的發展有哪些經驗?
(二)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哪些經驗?
(三)文化產業的區域發展典型提供了哪些經驗?
(四)文化產業是否存在統一的商業模式?
(五)從中國文化產業的實踐中我們得到哪些啟發?
后記
中國文化產業50問 作者簡介
齊 驥: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講師,《中國文化產業》雜志執行總編輯,博士。著有《動畫文化學》、《動畫行銷學》等學術專著多部,在《現代傳播》、《學術探索》、《人大報刊復印資料》、《電影藝術》、《光明日報》等發表論文九十余篇,參與了國家級、省部級文化產業相關課題十余項。 范建華,云南省社科聯主席,研究員,兼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藝術學院和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曾擔任云南省文化廳副廳長、云南省文產辦常務副主任。著有《文化與文化產業發展新論》、《爨文化史》、《現代建筑的另類解讀》等專著多部,發表民族文化研究、文化產業發展、人類學研究相關論文數十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