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67229
- 條形碼:9787301167229 ; 978-7-301-16722-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三版 本書特色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三版 目錄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三版 節選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3版)》是《國際貿易實務教程》(第三版)的配套輔導用書,共分為8個單元,共17章。每章設有翻譯并解釋名詞、問答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案例分析題和技能實訓題。通過相關題型的演練,可以讓學生對教學難點和重點、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練習,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必需的知識點以外,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具有實操能力;每章后均有參考答案,以方便學生的自學。《<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3版)》適應《UCP600》的內容變化,已將相關的知識點及時補充到相關題目中。《<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3版)》可作為高等院校學生的輔助教材,還可供參加專業培訓或國際商務師、外銷員、報關員或其他有關資格考試的人員自學使用。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三版 相關資料
插圖:六、案例分析題1.分析要點: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買方必須在按情況實際可行的最短時間內檢驗貨物或由他人檢驗貨物;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買方對貨物不符合合同,必須在發現或理應發現不符情形后的一段合理時間內通知賣方,說明不符合合同情形的性質,否則就喪失聲稱貨物不符合合同的權利。本案例中貨到日本后,B公司發現貨物有質量問題,但仍將貨物轉運至韓國,表明B公司喪失了聲稱貨物不符合合同的權利,所以A公司可不退貨。2.分析要點:從案例中可推斷,買賣雙方在合同中規定了“離岸品質、離岸數量”條款,檢驗時間和地點是在出口國,買方無權復驗。買方如果要避免出現這種被動的局面,特別是品質不穩定的商品,則應爭取在合同中規定有復驗權。3.分析要點: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八十六條第一款:如果買方已收到貨物,但打算行使合同或本公約規定的任何權利,把貨物退回,他必須按情況采取合理措施,以保全貨物。他有權保有這些貨物,直至賣方把他所付的合理費用償還給他為止。第八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如果貨物易于迅速變質,或者貨物的保全牽涉不合理的費用,有義務保全貨物的一方當事人,必須采取合理措施,將貨物出售,在可能的范圍內,他必須把出售貨物的打算通知另一方當事人;第三款規定:出售貨物的一方當事人,有權從銷售所得收入中扣回為保全貨物和銷售貨物而付的合理費用。他必須向另一方當事人說明所余款項。從這些規定看,買方在貨物出現短少的情況下,沒有采取合理的措施保全貨物,并且使貨物的損失進一步擴大,因此買方也應該承擔部分責任。倉儲費和處理水果的費用5萬美元不應該由賣方一家承擔,買賣雙方應該進一步協商如何解決。
國際貿易實務教程案例與習題集-第三版 作者簡介
安徽,女,教授,現任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培訓學院院長。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碩士學位。畢業后從事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授課對象包括本科、高職、在職研究生、工商管理培訓;為三峽集團、渤海石油、北京現代汽車等國內大型企業和泰國華人商會的企業主講有關課程。出版有《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現代商務基礎》、《雙基培訓簡明教程》、《電子商務——從理論到實踐》等多部教材。參與國際商務高職教改,相關研究報告獲得國家教育部一等獎。曾被評為北京市工業系統先進教師,2004年“北京市優秀教師”。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