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人文英華 內容簡介
本書是21世紀高等職業院校人文素養課改教材,也是一部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現實需要而編寫的極富創意和特色的教材。全書以立德樹人為目的,以人文精神傳承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為主線,采用“知識體系構建、經典文本閱讀、社會實踐示例”相結合的體例,將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系統知識與節點人物、理論闡述與實踐探索等重要教學元素相互融合,實現“教、學、做、合一”,在引領大學生關注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取向,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倡導其獨立精神與合作意識,培育和滋養其健全人格、職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全面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本書可供高等職業院校人文課程教學之用,也可為廣大青年自學提供參考。
人文英華 目錄
【概觀】
詮釋生命
敬畏生命
珍愛生命
擁抱生活
【精品閱讀】
*后一片葉子歐·亨利
生如夏花泰戈爾
獄中血書楊漣
呼喚屈塬
雅舍梁實秋
【實踐方案示例】
方案一:火災逃生方案
方案二:觸電、煤氣中毒解救方案
人文英華 節選
《人文英華》是21世紀高等職業院校人文素養課改教材,也是一部按照國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現實需要而編寫的極富創意和特色的教材。全書以立德樹人為目的,以人文精神傳承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為主線,采用“知識體系構建、經典文本閱讀、社會實踐示例”相結合的體例,將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系統知識與節點人物、理論闡述與實踐探索等重要教學元素相互融合,實現“教、學、做、合一”,在引領大學生關注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取向,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倡導其獨立精神與合作意識,培育和滋養其健全人格、職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全面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語文能力。《人文英華》可供高等職業院校人文課程教學之用,也可為廣大青年自學提供參考。
人文英華 相關資料
插圖:詞是宋代文學中成就最高的一種文學形式,與楚辭、漢賦、六朝駢文、盾詩、元曲、明清小說同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詞興起于晚唐,發展于五代,繁榮于兩宋。從詞的興起到北宋末年,大約在兩個世紀之中,詞作為一種民間愛好,文人競寫的文學作品,已經達到它的黃金時代。以后,即在南宋時期,盡管派別滋生,作者增加,但就總的質量而論,已不如南宋以前的作品。但是從五代到北宋這一詞的黃金時代中,雖然名家輩出,作品如云蒸霞蔚,卻從來沒有人把他們分派別,定名號。后來,也許為了討論方便,人們提出了“花間派”這個名稱,即用西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的名稱來定派別,但此集所選的溫庭筠、韋莊和李殉的作品特點大不相同,因此在北宋文人看來,《花間集》是當時這一文學新體裁的總集與范本,是填詞家的標準與正宗。從五代南唐著名的詞人、千古詞帝李煜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開始,詞真正走出了閨房,由“伶工之詞”轉變為“士大夫之詞”。這個轉變,真正把詞的地位提高了,實際上漸漸為后來的蘇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礎。李白的《憶秦娥》末二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王國維以為“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被稱為前期豪放風格的杰作。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者,一般認為是明人張艇。張艇在《詩余圖譜》一書中寫到:“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豪放者欲其象恢宏。”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答陳季常書》)。據南宋俞文豹《吹劍續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日:‘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這則故事,表明兩種不同詞風的對比。豪放派是后人評價詞體的專用詞語。它是對金戈鐵馬、氣勢恢宏、奮發揚厲的詞風的概括,用以區隔以綺羅香澤、兒女柔情為特色的婉約詞風。范仲淹寫《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發豪放詞之先聲。蘇軾大力提倡寫壯詞,開拓豪放詞風。南宋詞論家王灼說蘇軾作詞“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蘇軾之后,經賀鑄中傳,加上靖康事變的引發,豪放詞派獲得迅猛發展,辛棄疾則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和領袖。南渡之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孝祥、張元侯、陳亮、劉過等人承流接響,蔚然成風。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四庫全書總目》),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