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22217
- 條形碼:9787508622217 ; 978-7-5086-222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本書特色
傳媒帝國半個世紀的心靈史,新聞變革者的真實人生,這是一本*貼近魯珀特•默多克真實生活的傳記。
一個桀驁不馴的澳大利亞小子,如何成就眾人矚目的傳媒帝國?傾力于報業變革,周旋于政商是非,平衡于家族爭斗,承受新媒體一日千里的巨變和挑戰,豪門內外,性、陰謀、權力之爭,還有難以數計的財富變換。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內容簡介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內容簡介:從一份小報起家,媒體帝國輾轉三大洲,74歲進軍互聯網行業,并購之路延伸半個多世紀,擁有近百億身家,三任妻子,一段震撼世界的忘年戀……
究竟是什么使得魯珀特•默多克能這般如日中天?
《名利場》專欄作家邁克爾•沃爾夫和魯珀特•默多克本人、他的高管、家人進行了深度接觸,從而翔實地向我們展現了這個媒體帝國驚人的擴張速度。邁克爾•沃爾夫把默多克家族中發生的精彩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包括威脅到家族團結的權力爭斗,以及看似使得家族更具凝聚力的仇恨和解。借助自己數百個小時的深入采訪,邁克爾•沃爾夫向我們揭示了道瓊斯收購案中鮮為人知的內幕。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適用于:傳媒業從業人員、大眾讀者。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目錄
前言
**章 蝴蝶效應
第二章 逼入絕境
第三章 戀舊者
第四章 對峙的家族
第五章 獨狼
第六章 玩得就是生意
第七章 華爾街弄潮兒
第八章 小報雄心
第九章 誰是老板?
第十章 政治籌碼
第十一章 變革之路
第十二章 墜入愛河
第十三章 愛報如命?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節選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內容簡介:從一份小報起家,媒體帝國輾轉三大洲,74歲進軍互聯網行業,并購之路延伸半個多世紀,擁有近百億身家,三任妻子,一段震撼世界的忘年戀……究竟是什么使得魯珀特?默多克能這般如日中天?《名利場》專欄作家邁克爾?沃爾夫和魯珀特?默多克本人、他的高管、家人進行了深度接觸,從而翔實地向我們展現了這個媒體帝國驚人的擴張速度。邁克爾?沃爾夫把默多克家族中發生的精彩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包括威脅到家族團結的權力爭斗,以及看似使得家族更具凝聚力的仇恨和解。借助自己數百個小時的深入采訪,邁克爾?沃爾夫向我們揭示了道瓊斯收購案中鮮為人知的內幕。《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適用于:傳媒業從業人員、大眾讀者。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相關資料
第二章 逼入絕境默多克成年的孩子們都戰戰兢兢地想要知道,為什么原來對任何浮華都看不順眼的勤儉父親現在要高調地告訴周圍的人,默多克的時代到了。閃婚2004年年底,有兩件事足以讓默多克身邊最親近的顧問都看不懂。盡管他們可以據此懷疑默多克的行事是否妥當,但事實上他們并不會懷疑默多克的判斷。這不僅是因為默多克安排在身邊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助手(這些助手習慣彼此互稱作隨從),還因為這些男人(默多克周圍的親信都是男性,很多人已經跟隨他幾十年了)相信默多克身上有著神奇的超能力,能夠預見未來。他們不僅相信這一點,而且也需要相信這一點。在很多公司,高管心里都等著一把手有朝一日馬失前蹄,甚至還會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但默多克一旦有什么要出現閃失的跡象,他的親信就會忙著幫他糾偏或調整。這些親信把默多克奉為神明,雖然默多克并不是神,但在親信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并不亞于神。默多克的萬能給他們提供了飯碗,也成了他們的金字招牌。新聞集團幾乎都是圍繞領袖的直覺、沖動和孤注一擲的心理在運轉,你會對這樣的新聞集團作何評價呢?2004年年末發生的兩件令人煩惱的事都和默多克家族有關,捍衛默多克家族的利益是新聞集團的核心運轉法則。維護默多克家族的福祉、保衛家族的權力、把握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機遇是僅次于默多克利益的第二要務(默多克通常也認為自己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是并行不悖的),也是新聞集團存在的原因。在新聞集團內部,尊重默多克家族就像效忠王室一樣(王室受尊崇的程度就像默多克在英國的小報沒有毀壞王室聲譽之前那樣高)。默多克首先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愛家的好男人(盡管他結過3次婚),新聞集團的其他人也這么看他。默多克的第一任妻子是帕特里夏?布克,同她離婚后直到她1998年去世之前,默多克一直都給予她很多幫助。他倆于1958年出生的女兒普魯登斯9歲那年移居到父親所在的城市,和父親住在了一起。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在他的婚姻家庭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他和安娜婚后一起生活了32年,大女兒伊麗莎白出生于1968年,兒子拉克倫兩年后出生,小兒子詹姆斯在哥哥出生后14個月降生,F在他和第三任妻子鄧文迪生活在一起,女兒格蕾絲于2001年出生,小女兒克洛伊于2003年降生。除此以外,默多克還要照顧自己年過期頤的母親、三個姐妹和她們的家庭,處理他們和新聞集團的關系。默多克是馳騁商界最老辣的高手之一,但是讓他掣肘的因素也多如亂麻。這種狀況會讓默多克身邊最親近的高管們左右為難。他們總是肩負著要讓默多克家族高興的職責,但經常的情況是,默多克并不想哄著家里人高興。他在2004年年末造成的驚駭同新聞集團和默多克家族史上最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有關,1998年的一天,默多克突然和安娜離婚,旋即和比他小38歲的來自中國的鄧文迪成婚,這次閃電結婚完全沒有任何跡象,也不符合默多克的個性。如果這種事發生在其他任何公司任何有權有勢的商界大亨身上,人們都不會吃驚,他們會覺得這只是體現了人性中固有的弱點,或者覺得這完全是一出鬧劇。但是在新聞集團,人們看待默多克離異和再婚事件的時候,心中總是帶著幾分感觸、寬容和尊敬,看待這種事的心態不太符合人性的特點,默多克旗下報紙中名人八卦的新聞中更是不會出現這樣的心態。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默多克身邊幾位親信高管也追隨他們的榜樣,和妻子離婚了。盡管默多克身上沒有半點時尚元素,沒有任何年輕活力(現任妻子除外),也從不追求任何生活品質,在離異后他卻出人意料地搬到了紐約曼哈頓最時尚的蘇霍區生活。默多克兩個追求時尚的兒子拉克倫和詹姆斯都住在附近。默多克搬到市中心居住確實讓人大跌眼鏡,但是接下來的大手筆卻有些像他的風格:他出手4 400萬美元買下了紐約市最貴的公寓。他身邊的高管們簡直都不敢相信這是默多克的作風;而他已經成年的孩子也都快看不懂自己的父親了。默多克并不是在炫耀,你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他,他滿臉皺紋,身著普通的西服,襯衫里面總是穿著一件汗衫。不管你相不相信,他的身價高達100億美元,但是錢并不能代表一切。默多克的太太鄧文迪在2007年的一次采訪中跟我透露了丈夫省錢的個性。當時,鄧文迪剛剛裝修完公寓,她發現自己丈夫摳門兒的性格讓她覺得很可笑,也讓她覺得很可愛,她告訴我:“他們全家人都這樣,都很吝嗇。當他訂購了長達183英尺的‘玫瑰甜心號’游艇時,卻感到擔憂。他對我說:‘別人跟我說這太奢侈了,花錢太多了。’我對他說,魯珀特,我們所有的朋友包括湯姆?佩斯金和戴維?格芬都有這么大的游艇,你買的游艇一點兒都不惹眼!蹦嗫说南Ы鹑缑粣蹟[闊,不喜歡奢華和高人一等(他最厭惡的用詞)的做派,已經成為新聞集團的精神了。但是,在紐約這樣一個大家會為買房而搶紅眼的城市,人們很難不給住最貴公寓的人戴上耀眼的光環。房子畢竟還是一種炫耀的藝術,它可以告訴外界主人的特點。默多克斥巨資買下這么貴的房子就是一種無聲的宣告,當然這看起來和他的性格有些不符。默多克如果是一個頭腦不那么精明的富人,也許會更具魅力,也不會讓人覺得咄咄逼人。如果把富人分為兩個極端的話,那么一個極端就是美國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他整日喋喋不休,成天生活在鎂光燈的包圍之下;另一個極端就是默多克,他低調內斂,不露聲色,整日埋頭苦干,很少夸夸其談,其個性讓人難以捉摸。事實上,公眾的心態常常是不合情理的,我們樂意看到富豪們砸錢買下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會讓富豪們看上去更像凡人。然而,我們很難把默多克也歸為這類凡夫俗子。盡管他這輩子已經身家億萬美元,他卻并不太喜歡占有大量物質和象征著財富的房子、游艇、飛機等。雖然他擁有它們(他在洛杉磯、倫敦、北京、堪培拉、卡梅爾、紐約長島、紐約曼哈頓共擁有7處房產),但是一方面因為他幾乎沒日沒夜地在工作,另一方面因為他擺脫了常人身上的很多共性(有人覺得他冷酷無情),因此常人喜歡的東西或是引以為豪的財富并不太能影響到他。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很像尼克松,享樂并不是他生活中的主旨。顯然,默多克更喜歡的是權力,而非物質財富。他明白,權力的象征并不是權力,相反它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而這一點并不是所有有權有勢者都能參透的。不僅如此,默多克看起來總是在四處奔波。他和親友接觸不多,和他們的情感溝通也很少。他看似無處不在,但是你卻感到抓不住他。他不屬于任何團體,只是一個手里拿著電話的商人。他就像一個謎團一樣,讓人難以捉摸,難以解讀,不像普通的你和我。他也不像我們會服從內心提升自我的內驅力。當他和安娜離婚時,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在安娜身后還有另外一個女人。像默多克這樣一個富人,結束了和前妻30多年的婚姻,原因到底何在?這連緊緊盯著他的小報記者和分析人士都想不通。(尤其他這樣一個超級富翁要離婚,而且當時他還住在實行夫妻共有財產制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默多克太深不可測、冷酷無情、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年歲已高(他看上去總像是一個老人,他襯衫里面的汗衫就是最好的佐證)。和其他很多富豪不同,默多克很少成為公眾嘲諷的對象。媒體沒有詆毀他的聲譽,因為他自己就是很多媒體的老板,他擁有的媒體數量足以防止別人借用媒體對他進行冷嘲熱諷的攻擊。30年來一直負責默多克公共關系事務的霍華德?魯賓斯坦甚至還和紐約《每日新聞報》的老板莫蒂默?朱克曼達成“君子協定”,雙方的報紙都不會攻擊對方老板的私人生活。事實上,人們之所以對默多克懷有仇恨而且心存恐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從不示弱,不慕虛榮而且表現得無欲無求。他沒有必要討得大家的歡心,看上去,他甚至也不想讓大家喜歡他。然而,現在默多克卻想要這種凡人都渴望得到的東西。為什么他到了這個年紀了卻開始炫耀了呢?是裝腔作勢,還是一種追求生活品質的宣言?無獨有偶,默多克之前曾和前妻安娜也在這一棟樓里居住過(當然那時的公寓遠沒有現在的這么奢華,20世紀70年代時,那處公寓的價格僅為35萬美元),安娜性格堅強而和善,他們住在全世界最奢華的社區里,與周圍非常搭調,F在,默多克和鄧文迪也搬入了這棟樓,但現在的他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暴發戶?紤]到默多克同前妻和現任太太在一起時對居住條件的不同要求,人們不得不把這種反差同他追求生活品質的宣言聯系到一起(住在這些社區里的鄰居都是些生活條件近似貴族的富人,服務百般周到的物業員工對過去的事情記憶猶新)。他們之所以選擇住在這里,也許是默多克的現任太太想得到不亞于前妻的待遇,而默多克給了她更好的待遇;或者是因為默多克想要告訴世人,他已經擁有足夠的權勢,因此沒有必要按照別人的想法改弦更張,他再婚了但還想住在城中心。默多克最先發現這所公寓是在閱讀《紐約時報》的時候,他讀到勞倫斯?洛克菲勒去世的消息。對于紐約人而言,通過閱讀訃告來找房產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默多克之前曾造訪過這所公寓。他和安娜住在這棟樓里的一個復式單元時,曾有一次去勞倫斯?洛克菲勒的豪華公寓開了一次樓道住戶碰頭會。當默多克看到勞倫斯?洛克菲勒的訃告后,心想這處房產也許還空著,于是趕緊給認識的每個人打電話,想要趕在這處房產上市出售的時候拔得頭籌。默多克讓銀行家、時代華納公司首席執行官迪克?帕森斯(Dick Parsons)給戴維?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寫信。戴維?洛克菲勒是美國大通曼哈頓銀行的前董事長,勞倫斯?洛克菲勒的弟弟,也是紐約市最顯赫的名門望族成員之一。這一三層樓打通的公寓總面積達8 000平方英尺,共有20個房間、4個陽臺和十余個衛生間,在這處公寓里能夠俯瞰紐約中央公園。素以記錄紐約豪華住所聞名的《紐約觀察家》也對它嘆為觀止,把它描述為“無與倫比的宮殿式公寓”。唯一持反對意見的只有鄧文迪。“我們去看房子,墻上都掉皮了,”鄧文迪告訴我說,“這處房子特別像祖先是英國新教徒的美國人住過的地方。反正我是有些想不明白,房子不像我待過的地方,地板上都有洞了,地毯也是舊的……太慘不忍睹了,我想這家人一輩子都住在這兒沒挪過窩,而且45年里從未裝修過。不過,家里布置的藝術品確實美輪美奐。我對魯珀特說:‘那不是莫奈的名作嗎?’但是,我們最后沒有買下這些藝術品,他們都運走了!背四軌蚋╊~約中央公園之外,鄧文迪根本想不通默多克為什么要買下這處年久失修的破舊公寓,尤其是要花4 400萬美元買下這處房產。她對默多克說,如果買下這處公寓,就要把它徹底改頭換面重新裝修,而默多克的回答是絕不可以這樣做!鄧文迪建議和對方砍價,4 400萬美元的價格太高了。但是,默多克告訴她一切交由他來處理,而他很快就同意支付4 400萬美元買下這處公寓。到目前為止,默多克家族已經習慣于默多克想找回青春的努力了,盡管這種努力并不十分奏效,也讓家族里的其他成員頗有些尷尬。他的頭發染成了橘色,偶爾也會染成紫紅色,但是效果并不好,薩姆納?雷德斯通和唐納德?特朗普也用橘色的染發劑(他們很自負,都沒有去一個高級發廊多花點錢染發,沒有出去找一個好發廊染發實在是愚蠢至極)。默多克家族也習慣了他的健身療法和新食譜了,當然對他和鄧文迪新生的孩子也習慣了。但是,默多克家族的新老成員擔心默多克花4 400萬美元買下豪華公寓的目的并不是炫耀自己的年輕狀態,而更像是在不失時機地向世人宣告:忘了洛克菲勒家族吧,默多克才是當代的主宰,是這個城市中地位最高的人。默多克要真這么想的話,其實也沒有錯,只不過這不像他的說話風格。也許,他只是想趁自己還能夠享受的時候買下自己想要的東西。身邊的高管一直都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和默多克地位、虛榮有關的事件,他們只能明哲保身地認為默多克自己完全清楚到底在干些什么。因此,在接下來和媒體周旋的一兩天內這些高管們面面相覷,在豪華公寓的事情上,他們只能采取對待默多克再婚的策略,并且莊重表態。(在媒體提出的質疑中,最難以解答的問題是:“豪華公寓裝修期間,現在住所每月5萬美元的租金誰來支付?”這個問題默多克第一次都沒聽明白,直到公司的公關和財務人員換一種方式來解釋了一遍:“為什么在這期間公司不應該再為5萬美元的月租金買單?”)默多克成年的孩子們都戰戰兢兢地想要知道,為什么原來對任何浮華都看不順眼的勤儉父親現在要高調地告訴周圍的人,默多克的時代到了。他的孩子們有些看不懂,至少有些忐忑不安,有時候會慍怒或是嚇出陣陣冷汗,不知道在這個家族里自己到底能占據怎樣的一席之地。默多克的這一舉動到底是什么意思?這是他醞釀已久的宣言嗎?是他內心沖動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以免為時過晚嗎?是他最后想買下的一處房產嗎?
一個人的帝國-默多克的隱秘世界 作者簡介
邁克爾•沃爾夫 《名利場》雜志的專欄作家,曾經兩次獲得美國國家雜志獎,是全美國媒體、文化和政治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作者之一。他是美國CNBC電視臺和眾多其他電視節目的資深評論員。2003年,邁克爾•沃爾夫因為參與伊拉克戰爭的戰地報道而舉世聞名。邁克爾•沃爾夫有四本著作,包括《大亨春秋》和《互聯網企業是怎么燒錢的》。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