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316374
- 條形碼:9787111316374 ; 978-7-111-3163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會計電算化實務 本書特色
《會計電算化實務》是21世紀高職高專財經類專業規劃教材之一。
會計電算化實務 目錄
前言任務1 會計電算化工作認知1.1 會計電算化基礎知識1.1.1 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1.1.2 會計電算化工作流程1.2 習題任務2 系統管理搭建平臺2.1 系統管理的功能2.1.1 系統管理功能描述2.1.2 系統管理與其他管理系統的關系2.2賬套管理2.2.1 注冊冊系統管理2.2.2 建立賬套信息2.2.3 建立單位信息2.2.4 設置核算類型2.2.5 設置基礎信息2.2.6 設置編碼方案2.3 操作員與權限管理2.3.1 設置操作員與角色2.3.2 分配操作員權限2.4 系統安全管理2.4.1 賬套的輸出2.4.2 賬套恢復2.5 習題任務3 基礎信息資源共享3.1 系統啟用3.2 基礎檔案設置3.2.1 企業機構及人員設置3.2.2 客戶及供應商設置3.2.3 存貨信息設置3.2.4 財務基本信息3.2.5 收付結算設置3.3 數據權限3.3.1 數據權限控制設置3.3.2 數據權限設置3.3.3 金額權限分配3.3.4 功能權限轉授3.4 習題任務4 系統初始各具特色4.1 總賬系統初始設置4.1.1 系統參數設置4.1.2 錄入期初余額4.1.3 賬簿清理4.2 應收款系統初始設置4.2.1 系統參數設置4.2.2 錄入期初余額4.3 應付款系統初始設置4.3.1 系統參數設置4.3.2 錄入期初余額4.4 固定資產系統的初始設置4.4.1 系統參數設置4.4.2 部門對應折舊科目的指定4.4.3 資產類別設置4.4.4 增減方式與使用狀況設置4.4.5 折舊方法設置4.4.6 原始資產卡片錄入4.5 薪資系統開始設置4.5.1 系統參數設置4.5.2 工資類別設置4.5.3 建立人員信息4.5.4 丁資項目設置4.5.5 工資計算公式設置4.5.6 計件工資設置4.6 習題任務5 日常業務分工協作5.1 總賬系統日常業務處理5.1.1 憑證管理5.1.2 記賬5.1.3 出納管理5.2 應收款系統日常業務處理5.2.1 應收單據的錄入與審核5.2.2 收款單據的錄入與審核5.2.3 單據核銷與轉賬處理5.2.4 壞賬處理5.2.5 憑證處理5.3 應付款系統日常業務處理5.3.1 應付單據的錄入與審核5.3.2 付款單據的錄入與審核5.3.3 單據核銷與轉賬處理5.3.4 憑證處理5.4 固定資產系統日常業務處理5.4.1 固定資產的增加與減少5.4.2 固定資產變動5.4.3 折舊的計提5.4.4 折分配5.4.5 憑證管理5.5 薪資系統日常業務處理5.5.1 薪資變動管理5.5.2 工資分錢清單5.5.3 個人所得稅計算5.5.4 憑證處理5.5.5 銀行代發5.6 習題任務6 期末業務結賬查詢6.1 應收款系統期末業務處理6.1.1 月末結賬6.1.2 賬表管理6.2 應付款系統期末業務處理6.2.1 月末結賬6.2.2 賬表管理6.3 固定資產系統期末業務處理6.3.1 月末結賬6.3.2 賬表管州6.4 薪資系統期末業務處理6.4.1 月末結賬6.4.2 賬表管理6.4.3 人員變動6.5 總賬系統期末處理6.5.1 轉賬設置6.5.2 轉賬生成6.5.3 對賬6.5.4 期末結賬6.6 習題任務7 會計報表信息匯集7.1 會計報表系統設置7.1.1 設計報表格式7.1.2 設計報表公式7.1.3 報表關鍵字設置7.2 報表數據處理7.2.1 生成報表7.2.2 審核報表7.2.3 舍位平衡報表7.2.4 建立三維農7.3 習題任務8 實訓案例8.1 實訓案例8.1.1 系統管理8.1.2 基礎設置8.1.3 系統初始化8.1.4 日常業務處理8.1.5 期業務處理8.1.6 編制會計報表8.2 實訓案例二8.2.1 實訓案例目的8.2.2 實訓案例要求8.2.3 實訓資料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會計電算化實務 節選
《會計電算化實務》根據新會計準則和會計電算化的*新知識及*新技術,結合作者多年來講授會計電算化課程及實際應用的經驗和心得,以用友管理軟件U872教育版財務部分為藍本,通過一套完整的企業應用案例講解了企事業單位實現會計電算化的過程和內容。《會計電算化實務》以會計電算化工作過程為主線組織內容,包括會計電算化工作認知、系統管理、基礎信息、系統初始化、日常業務、期末業務、會計報表和實訓案例。讀者通過《會計電算化實務》的學習能顯著提高會計電算化工作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材適用于高職高專院校、中等職業學校財經類專業,還可作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和各類培訓班及自學用書。
會計電算化實務 相關資料
插圖:1.1 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1.會計電算化的現狀20世紀50年代初,計算機被一些發達國家應用于會計領域,從而引發了會計處理設備的重大變革。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始于1979年,其代表項目是1979年財政部支持并直接參與的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進行的會計電算化的試點工作。1981年8月在財政部和中國會計學會的支持下,在長春召開了財務、會計、成本應用計算機問題研討會,以總結這一工作的經驗和成果。在這次會議上提出,電子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統稱為“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不僅對我國的會計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推動了各企事業單位管理的現代化。(1)會計電算化的作用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視,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得到迅速的發展和普及,對會計改革的順利實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會計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會計電算化后,只要將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輸入計算機,大多數據計算、分析、存儲等工作,都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不僅可把廣大會計人員從繁重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中解放出來,而且由于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是手工的幾十倍、幾百倍,因而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使會計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時。2)促進了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提高了會計工作質量。由于計算機的應用,對會計數據來源和處理提出了一系列規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手工操作中不規范、易出錯、易疏漏等問題。因此,促使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使會計工作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