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758478
- 條形碼:9787534758478 ; 978-7-5347-5847-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 內容簡介
吐清釆,播芳馨,是每個想以筆墨問世的作者畢生追求的美好夙愿,更是徜徉在文藝百花園里,以擷芳攬秀灑向人間為職志的文藝評論工作者所從事的工作的美麗象征。穴播芳馨集》所收的七十多篇文章,是曾鎮南在進入新世紀十年來所寫的文藝理論文章和文藝作品評論的一部分。其中雖有若干闡發一般文藝理論問題和文藝觀念的『論』,大部分則是『評』!!對小說、散文等大量作品的品鑒評析。在這里可以看到當代文學主潮演進、文風代變的軌跡,也能一瞥小說林苑中參差錯落、雜花生樹的景觀,還可以探尋散文發展的文心史影,美姿芳蹤。作者自謂:『這些文章中我所論列的,都是我真正看到的文學現象』。『目接神遇,有會于心,論必己出,言必有據』是他『私懸的文則』。其努力踐行的本心和功效,是可以在這些文章中復按和驗證的。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 目錄
**輯
在人民生活的歷史變遷中創造、發展
——中國當代文學主潮一瞥
溯洄從之,宛在水中央
——歲末記讀
營造時代精神所居的大宮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長篇小說一瞥
中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長篇小說
——在美國明德學院的講演稿
描繪生活長河的斑斕畫卷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巡禮
近年來中國文學變化和發展概觀
新世紀初中國長篇小說的繁榮和發展
都市生活題材長篇小說發展的新趨勢
——以徐坤、慕容雪村的長篇新作為例
中國當代小說與電影的關系
——以張藝謀的電影為例
中國當前罪案小說發展的新趨勢
——兼談《天下無賊》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
第二輯
我所看見的《幻化》
……
第三輯
第四輯
第五輯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 節選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內容簡介:吐清釆,播芳馨,是每個想以筆墨問世的作者畢生追求的美好夙愿,更是徜徉在文藝百花園里,以擷芳攬秀灑向人間為職志的文藝評論工作者所從事的工作的美麗象征《播芳馨集》所收的七十多篇文章,是曾鎮南在進入新世紀十年來所寫的文藝理論文章和文藝作品評論的一部分。其中雖有若干闡發一般文藝理論問題和文藝觀念的“論”,大部分則是“評”!!對小說、散文等大量作品的品鑒評析。在這里可以看到當代文學主潮演進、文風代變的軌跡,也能一瞥小說林苑中參差錯落、雜花生樹的景觀,還可以探尋散文發展的文心史影,美姿芳蹤。作者自謂:“這些文章中我所論列的,都是我真正看到的文學現象”。“目接神遇,有會于心,論必己出,言必有據”是他“私懸的文則”。其努力踐行的本心和功效,是可以在這些文章中復按和驗證的。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 相關資料
4月10日,舉世矚目的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了。熊召政的《張居正》、張潔的《無字》、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宗璞的《東藏記》、柳建偉的《英雄時代》獲此殊榮。這是文藝界內外廣大讀者、出版社、作家、評論家熱情推薦;評委會認真閱讀、充分討論、反復遴選,按照評選規則形成合力、達成共識的結果。作為參加這次評獎工作的評委之一,我對這些終于通過極其嚴格的篩選的獲獎作品,是比較喜歡和滿意的。可以說,它們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代表著我國長篇小說在1999-2002這四年間的重要收獲,反映了我們的長篇創作達到的成就和水平。五部獲獎長篇小說,雖然描寫的題材各不相同,反映的歷史時代也不一樣,思想主題的提煉各有側重,藝術風格更顯殊異;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著力于大規模地描寫社會現象,多方面地凝集時代精神,深廣準確地反映生活的本質,精心塑造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各種各樣的人物,當之無愧地成為生活的教科書和時代的鏡子。五部獲獎長篇小說依其反映的歷史時段的先后次第排列下來,恰好構成一條上溯自明朝萬歷年間,下延至21世紀初年的波瀾壯闊、風起云涌、氣象萬千的歷史長河。茅盾曾精辟地指出,長篇小說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有頭有尾地描繪了生活的長河”。獲獎作品在體現長篇小說的基本審美特征方面,正好契合了茅盾生前的期許。
播芳馨集——曾鎮南文藝論評選 作者簡介
曾鎮南 1946年3月16日生,福建省漳浦縣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文學評論》副主編、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曾任全國短篇小說獎、茅盾文學獎評委,“五個一工程獎”論證專家。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從事文藝理論研究與文藝批評。已出版的著作有《泥土與蒺藜》(1983)、《生活的痕跡》(1985)、《王蒙論》(1988)、《繽紛的文學世界》(1988)、《蟬蛻期中》(1988)、《思考與答問》(1991)、《文學、人生與法》(1992)、《曾鎮南文學論集》(2001)、《平照集》(2002)、《微塵中的金屑》(2004),均為文藝評論、文學研究方面的專著或論文集。 《泥土與蒺藜》與《王蒙論》兩書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一、二屆科研成果獎。1997年,以《論魯迅與林語堂的幽默觀》一文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魯迅文學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