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01704
- 條形碼:9787548401704 ; 978-7-5484-017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它裝幀精美雅致,清淡如菊。作者則是寫慣了古典文學解讀的名家衛淇,此次文筆仍舊浪漫,寫作視角仍舊獨特,語言則更加洗練柔美,耐人尋味。細細品讀,可知這是一個精心打磨的好選題。只要翻開頁面,歷史感即撲面而來——南宋末年的美人與酒、弦歌雅意,轉瞬間,風云突變,國家敗落,凋零,舉家流浪,兵燹涂炭。行文流水,或如涓涓細流、沁人心脾,或大刀闊斧,豪情萬丈,一名作家所做的功課和大量案頭工作,于字里行間彰顯無遺。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人生幾時花爛漫、風住塵香花已盡、自是花中**流、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天接云濤連曉霧、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等。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目錄
序之二:人生幾時花爛漫
風住塵香花已盡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自是花中**流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天接云濤連曉霧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草綠階前,暮天雁斷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夢斷漏悄,愁濃酒惱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正人間天上愁濃
莫許杯深琥珀濃
常記溪亭日暮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湖上風來波浩渺
此花不與群花比
繡面芙蓉一笑開
紅酥肯放瓊苞碎
綽約俱見天真
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一年春事都來幾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小院閑窗春色深
晚風庭院落梅初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卷起重簾留晚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
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
永夜懨懨歡意少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
防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寒日蕭蕭上瑣窗
歸鴻聲斷殘云碧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安城
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
淡蕩春光寒食天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
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長記海棠開后,正傷春時節
后記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節選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是作家衛淇的詞作賞析新作。風格浪漫唯美。《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精選易安詞作33首,從《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始,至《好事近(風定落花深)》結束。通篇以閑話家常、婉約誠摯的筆法評析、闡釋,娓娓道來,不生澀,沒有說教,只是一個學者探詢的目光,向世人展現一位女詞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她的喜怒哀樂,她的命運多舛,她的才高運蹇,她所經歷的林林總總。一切都在詞中,在衛淇的筆下,似乎每一個跳動的字符下都蘊含著說不盡的故事。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相關資料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那人走進來,像午后一個淡微的夢。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沾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少年時光總是如此的惹人懷念,宛如許久以前心中那只飛遠的紙鳶。而少男少女們心底暗藏的情愫,就像在這世界的角落中悄悄綻放的花兒。那些最初的心動時分,是永生都銘刻在記憶深處的秘密印痕。 “羅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畫墻。” “秋千春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桃杏依稀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詞人們總是很喜歡詠嘆秋千,或許是因為夏日的微風中那些搖擺不定的秋千總能如此輕易的撥動心弦吧。那些秋千旁的少女,帶著些許羞澀而又是那樣的天真無邪。她們仿佛是靜謐的夜空中盈動的螢火蟲——那些自在飛舞的流光,捕捉了整個世界注目的眼神。 少女的心事,宛如清晨露珠上的微光,閃爍不定而又難以捉摸——正像白居易那首小詩中寫的那樣:“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當秋千輕輕搖蕩,那些不著邊際的遐想,或許也正隨著青衣羅裙一起飛揚吧。那畫墻中的小小秋千,似乎已經搖碎了整個夏天的碎片,繽紛散落了滿地。 纖纖手,綺羅衣,滿院繁花笑語低。在這個自由天地,整個季節仿佛都被她輕輕握在手心。這樣的無憂歲月,似乎永遠都不會有人驚擾。或許,只有那小小的蝴蝶,才會偶爾在她心間投下翩躚的影子吧。 這時,那人走進來,像午后一個淡微的夢。 剛從秋千上下來的少女似乎有些手足無措,這位不期而至的陌生人宛如投入春水的一顆小石子,激蕩起輕輕的漣漪。那斜戴著金釵慌張溜走、連鞋子都來不及穿的少女,和李后主詞中“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佳人舞點金釵溜”的深宮美人比起來,或許又有著別樣不同的俏麗與多情吧。 是走,還是留? 但其實她并不想就這么一走了之,只給人留下一個倉促惶然的背影。那個陌生人的模樣她甚至還沒看的太清楚呢。于是,她手把青梅,倚門回首。在那輕輕一嗅中,那個既羞澀又大膽的女孩,占盡了夏日的風情。 在中國文學史上,從晚唐到五代都是所謂“艷體詩”頗為流行的時期,而以華美秾艷著稱的詞集《花間集》也正是編纂于五代時的后蜀。因而這一時期描摹女子儀容美態的詩詞可謂數不勝數。這一首清新可喜的《點絳唇》,也是源自晚唐詩人韓偓的七絕《偶見》。詩中寫道: 秋千打困解羅裙, 指點醍醐索一尊。 見客入來和笑走, 手搓梅子映中門。 韓偓素以“香奩體”著稱。他筆下的這位嬌羞少女,雖則亦是清麗如畫,但他似乎只是看到了她外在的可愛與嬌美。而李清照的這首小令,則仿佛讓我們望見了她深藏的秘密心事。當年的那位清麗女孩早已經輕輕步出薄薄的詩箋,她的一顰一笑,宛在眼前。我們寧愿相信,這首詞就是李清照少年時的詞作,而詞中的那位少女,就是她自己。 李清照雖然有很多婉約秀美的詞,但她的個性其實并不柔弱,而是有著果決而大膽的一面。年紀輕輕時,她就在《詞論》中指摘當時眾多詞壇大家的缺點,幾乎把北宋的大家們都批評了個遍。或許,那位“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也隱約體現了這樣的性格特質吧。其實,仔細思量,這與她新婚時所寫的那句“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比較起來看,這其間的神態舉止,又是何等的相似呢? 那個時候的她,或許正像極了勞倫斯的一首首小詩: The dawn was apple-green, The sky was green wine held up in the sun, The moon was a golden petal between. She opened her eyes, and green The shone, clear like flowers undone For the first time, now for the first time seen. 黎明成了蘋果綠的, 天空像是陽光下舉起的綠色美酒, 而月亮 就是一片綴于其間的金色花瓣 她打開了眼睛,和那綠色, 眼波清澈而明媚,宛如尚未綻放的花蕾, 第一次,在此刻第一次被人瞥見 其實,讀到這首詞時,也會讓我想起久未念及的那個人來。夢永遠都是思念躲藏的地方。有時候,那些從來都不曾泯滅的懷想會在夢中不經意的出現,像是一閃而過的火花,讓你驀然間醒來之后,久久都難以平靜。那個曾經的年代,那些純真的笑容,早都已經隨風逝去了。只有在夢里,還會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望見那個飄揚著碎花裙子的夏天。也許,我們偶爾還會想起,最初心動的那一剎那,究竟是誰輕輕叩開了我們的心門。而在這個心靈漸漸荒蕪的年代,在許久許久之后,我們將不再記得。 其實,當青春不再心慌意亂,你會知道,那段歲月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離你遠去了。也正因為如此,重讀這首詞時,也許還會讓我們想起那些曾經的青澀時光,想起最初的那個心動的瞬間。 燕子低聲呢喃,是怕驚擾了這個幽微的夢么?那些心中的漣漪,在未來終會歸于平靜。而在秀美如斯的句子中,我們也終會看見那時的她,目光清澈,楚楚動人。 少年時,花開四季。也許只在一生中那唯一的瞬間,望見美好。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那個清秀的背影在花雨中慢慢隱去,只有一縷心香,將溫婉的愛情留在這個溢滿菊香的秋天。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元代伊世珍的《瑯嬛記》中有則小故事,說的就是這首《醉花陰》。 李清照思念夫君,于是便在重陽節寫下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趙明誠嘆賞之余,卻也起了逞才爭勝之意,一心想要寫出首好詞來勝過這首。于是他閉門謝客,廢寢忘食的專心作詞。他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一共寫了五十首詞。他把這些詞和李清照所寫的夾雜在一起給朋友陸德夫看。陸德夫玩味再三,說:“只有三句絕佳。”趙明誠于是就追問是哪三句,陸說:“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李清照所作。 這故事雖然有意思,卻不見得是真的。《瑯嬛記》中的記載以夸張不實之事居多,也記錄了不少文人佚事。書中煞有介事的說這則軼聞引自另一本名為《外傳》的書,但這本看上去頗為吸引人的《外傳》卻從不見其他的書有轉載。而如果趙明誠三天能寫五十首,必定也是能詞之人,然而卻沒有半首流傳于世,這顯然不太合情理。另外,陸德夫這個名字,在趙明誠的交游中更是從未聞見。由此亦可見其謬。 但或許,也正是詞中那清新婉麗的句子太過動人,才讓人們如此喜愛,甚至不惜為之編造出一個故事來襯托它的美好吧。 薄霧濃云愁永晝。 從清晨到傍晚,只有薄霧與濃云與人為伴。而這盡日不散的陰霾,好似早已籠在人的心中,從未散去。從前那許多的回憶,交織成網,讓人幾乎無法逃開。或者,相思只是一盞如豆的燈,彌久不滅,它給人希冀,卻也讓人泛起迷思。白日如此漫長,只是這思念的影子或許比時光更長吧。 瑞腦銷金獸。爐中的熏香終于消盡,只有淡淡的余韻,如一縷不知名的哀愁,繞在指尖與心頭。 重陽從來就是個裝滿了思念的日子。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有時候只是少了一個人,或許即便是最熟悉的所在,也變成異鄉了吧。 那些花下的影子,仿佛還殘留著昨日的竊竊低語。玉枕紗廚,卻如何能抵擋這晚來的秋涼?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個夜晚,或許有無數萬家燈火的溫暖,然而對她來說,卻并不是個團聚與歡笑的時刻。那沁透了淚水的孤枕,卻只是黯淡了她原本盈如秋水的眼神。 夜色只是清涼如水。月光盈動,卻把那脈脈的相思與哀愁灑了滿地。 有相聚,就有離別。愛情中總有傷感與落寞,那是你不信的劫。從前,她凝望他的片刻,如同就是永遠;那觸手可及的距離,仿佛就是整個世界。而現在,卻只留下一個孤單而清秀的背影,憂傷無語。 既是無眠,又何不取酒一醉?今天本就是飲菊酒、佩茱萸,相攜而登高的日子。采菊東籬下,那黃昏時分的暗香宛在。“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那遠方的人,此刻是否也在一同懷念呢? 誰道相思不銷魂。風起處,那簾后的身影,難道不比初開的雛菊更加惹人疼惜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一刻,人淡如菊。那花的氣質,早已將她暈染,化作那默然佇立在西風之中的絕美身姿。 有首舒婷的小詩,名字就是《思念》: 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一具獨弦琴,撥動檐雨的念珠 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陽一般遙遙地注目 也許藏有一個重洋 但流出來,只是兩顆淚珠 呵,在心的遠景里 在靈魂的深處 思念,也許本來就是如這般難以說清楚。它難以詮釋,卻又如此熟悉。就像最喜歡的那首鋼琴曲,我并不知道名字,但只要聽到,總能認得出來。又或者,一如街那邊的你,我看到,卻永遠也無法知曉你的名字。彼時,或許也是一種幸福。 人生并不能保證你會遇見你想要遇見的人。但是當愛情來臨,每個人的心中卻都不免悸動,如同露珠滴落在花蕾之上時的微微顫抖。有一份守望,即使有點些微的苦,卻也勝過那永遠無望的等候。雖然愛與哀愁,有時總是相伴而來。但是,在這樣的秋日,在這個暗香盈袖的時節,我們還是要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時光的手總在人們的心弦上彈出或歡快或悲傷的曲調。而如果沒有離別的苦澀,相聚便也不會如此甜蜜。所以,那些煩惱只是一個生命旅程中的小小變奏曲。當你疑惑與不安的時候,你要知道,只要那其中的旋律還在彼此的心里,思念也就是幸福的。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樣的句子,數千年里,也就只一個李清照寫得出來而已。 那個清秀婉柔的身影在花雨中慢慢隱去,只有一縷心香,將溫婉的愛情遺留在了這個溢滿菊香的秋天。
李清照:人生不過一場絢爛花事 作者簡介
衛淇,本名康偉。康姓故國在衛,《詩經·衛風》的起篇是《淇奧》,故以衛淇為名。現居深圳。喜好古典詩詞和歷史。目前已經完成和正在創作的作品有《人間詞話典評》、《凋零的時光——詩說歷史》、《詞人與花兩相若》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