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們向印度學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711130877
- 條形碼:9787111308775 ; 978-7-111-30877-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向印度學什么 本書特色
占領知識經濟的三大領域
橫掃世界的并購大軍
真正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
**次為中國企業界全面引入印度企業的經驗
當國人對印度還是一知半解之時
印度的大型私企早已繪制好進入中國市場的藍圖
我們向印度學什么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印度現代經濟傳奇史。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曾經通過自己燦爛的文化和深邃的佛教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如今,創造輝煌的時代還會再次上演,唯一不同的是,這次可能將憑借更強的經濟機遇。就在我國大踏步向前邁進之時,我們的南亞鄰國印度,一直也在緊緊向前。的確,印度在基礎建設等方面與我們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在知識經濟的三大領域:金融業、制藥業、軟件外包,都令中國同行有難以望其項背之感,而在這些領域中屢創傳奇的正是印度的私營企業。本書將向你全方位介紹印度的超一流企業,而在某種意義上,21世紀我們取勝的“秘訣”就是了解印度及其星光燦爛的私營企業群。本書旨在為中國企業打開一扇窗,希望能夠幫助中國企業剖析和學習印度崛起的真正秘訣。
我們向印度學什么 目錄
推薦序二
前言 印度趕超中國的利器:私營企業
第1章 來自印度的挑戰
印度的核心優勢:私營企業
世界市場,我們來了
印度精英全球化
印度軟件外包業對中國的挑戰
印度醫藥企業對中國的挑戰
印度金融業對中國的挑戰
“印度制造”挑戰“中國制造”
中國企業當警醒
第2章 印度的“微軟”:infosys
250美元起家
成長的轉折點
infosys的管理訣竅
infosys的核心競爭力
全球化視野
印度it業飛速發展的動因
軟件外包業中國和印度的差距
印度七大軟件巨頭逐鹿中原
附印度前十大軟件和bpo公司
附infosys大事記
第3章 印度制藥業的領頭羊:南新
南新的成長歷程
印度**個跨國醫藥企業
南新的創新動力
印度制藥業的崛起
印度編織“制藥帝國”夢想
印度制藥公司在中國的擴張
中國制藥業如何面對印度的挑戰
附印度十五大制藥企業
附南新實驗室大事記
第4章 印度*大的私營銀行:icici
印度第二大銀行
印度*偉大的銀行家:卡瑪特
icici銀行的成功之謎
核心戰略:重視人才
窮人的銀行
icici銀行的國際化之路
印度銀行業給我們的啟示
印度銀行業在中國的布局
附印度前十大銀行基本財務指標
附icici 銀行大事記
第5章 印度**工商王朝:信誠工業
信誠王朝創始人:德魯拜
舉足輕重的信誠王朝
穆克什和他的信誠王朝
印度的石油王子
信誠工業的市場:世界
印度零售業的革命
信誠工業與中國
附德魯拜·安巴尼獲“終身成就獎”時發表的演講
第6章 龍兄虎弟:信誠ada集團
阿尼爾的信誠王朝一瞥
金融板塊布局
改變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大娛樂
印度歷史上*大的ipo
印度電信領域的巨人
印度基礎設施領域的排頭兵
信誠ada集團和中國公司的合作
附信誠王朝大事記
第7章 橫跨三個世紀:塔塔集團
恒河明珠
特立獨行的拉坦·塔塔
從百年塔塔鋼鐵看塔塔文化
重視創新的塔塔集團
塔塔集團如何進行全球并購
塔塔鋼鐵并購康力斯
塔塔與中國的百年淵源
附塔塔集團的海外收購
附塔塔集團大事記
第8章 全球鋼鐵帝國:米塔爾集團
“鋼鐵皇帝”的傳奇
鋼鐵是資本煉成的
欲吞并全世界鋼鐵業
米塔爾的中國攻略
附米塔爾集團大事記
第9章 從印度企業學什么
學習印度企業的創新精神
吸取印度企業的國際化經驗
學習印度企業如何并購
學習印度企業如何培養人
印度是否會超越中國
附印度*大的50家公司
后記
參考文獻
我們向印度學什么 相關資料
毫無疑問,印度是21世紀全球經濟的發動機之一,控制印度經濟命脈的超一流企業就構成其核心機。前十大私人企業的總營業額占整個印度gdp的20%,它們的發展,就是印度現代經濟成長的縮影。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黃迪南
之前的百年救亡史不論,改革開放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學習、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在從西方不斷導入市場經濟、法治模式與商業管理先進經驗的同時,有識之士也把眼光投向同為“金磚四國”的印度。這本《我們向印度學什么》不僅讓我們對這個“陌生的熟人”有細致入微的了解,也有助于為困于海外并購的中國企業提供某些觀念和技術上的嶄新思路。
——《商務周刊》雜志主編 高昱
“龍象”之爭不可避免地會成為21世紀商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而圍繞這一話題的論爭總是容易極端化。本書最有價值之處在于,它詳細指出了印度企業所擁有的、愈來愈自信的中國企業目前最欠缺的競爭力——全球化運營能力——是如何煉成的。
——《環球企業家》執行主編 楊福
21世紀影響人類最為深遠的經濟趨勢,當屬中國、印度兩個經濟大國的崛起。到本世紀中葉,世界經濟前三強為中國、美國、印度。這是中國第一本全面介紹印度優秀私營公司的書。當國人對印度還是一知半解之時,印度的大型私企早已繪制好進入中國市場的藍圖,這一點值得我們警醒, 不要忘了我們總體領先印度不到20年。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任偉
印度的特大型家族企業從事的核心行業都是涉及印度國家經濟安全的領域,如石油、鋼鐵、汽車、it、電力、通信、金融、醫藥、糧食、經濟特區、教育、房地產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印度經濟的發展。
如果想了解21世紀的新印度,你不得不讀此書。
——印度工商會聯合會(ficci)中國區執行董事 阿都爾
信誠集團創始人德魯拜·安巴尼說過: “希望是你最強的武器,自信是你最大的財產。只有夢到,才能做到。”他那不懼艱難險阻的傳奇一生是印度企業家的靈感之源,中國夢想創業成功的年輕人也可從他的故事里得到激勵。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亞研究博士 馬帥
雖然印度的經濟改革比中國起步晚,而且尚處在發展的較早階段,但印度也早就有了不少世界級大型企業,它們按照全球先進標準的要求辦事,經營管理水平比較高。只要一個國家私有部門充滿活力,就算是在糟糕透頂的道路上運行,也能創造出可觀的經濟增長。
——《后美國時代》作者 法里德·扎卡利亞
我們向印度學什么 作者簡介
潘松,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獲碩士學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在讀,目前供職于上海電氣。有十多年在印度的工作經驗和經歷,接待過印度曼莫漢·辛格政府的七位內閣部長(包括前商工部部長納特和前財政部部長奇丹巴拉姆)。足跡踏遍從阿拉伯海到孟加拉灣、從喜馬拉雅山南麓到印度洋北岸那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對印度的經濟、歷史、地理、文化、法律、語言(印地語、泰米爾語、梵語)和宗教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