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現代漢語 積累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066177
- 條形碼:9787305066177 ; 978-7-305-0661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漢語 積累與應用 目錄
第二章 語音
**部分(第1~5節)
第二部分(第6~7節)
第三章 文字
**部分(第1~3節)
第二部分(第4~6節)
第四章 詞匯
**部分(第1~3節)
第二部分(第4~6節)
第五章 語法
**部分(第1~3節)
第二部分(第4節)
第三部分(第5節)
第四部分(第6~7節)
第六章 修辭
**部分(第1~2節)
第二部分(第3~4節)
第三部分(第5節)
參考答案
現代漢語 積累與應用 節選
《現代漢語積累與應用》內容包括現代漢語的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五個部分,讓讀者了解現代漢語課程的性質及定位,初步掌握學習現代漢語的方法,增強學好現代漢語的信心。
現代漢語 積累與應用 相關資料
插圖:2.(1)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內容上的“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則是形式上的“對稱”。對比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言的鮮明性,對偶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言的藝術感染力。對偶里的“反對”就意義上說是對比,就形式上說是對偶。(2)對偶是兩項對稱并立,排比是三項或多個項的平行排列;對偶要力避字面重復,排比的各個項往往出現相同的強調性詞語;對偶要求字數相等或相當,排比不拘泥于字數,可略多或略少。(3)從內容上看,排比的各項意義相關,它們之間是并列平等的關系,而層遞各項有深淺、大小、輕重、多少等階梯式的等次性;從形式上看,排比的各項要求結構相同或相似,而層遞并不拘泥于結構的相同或相似。3.借代和借喻的相同之處是本體都不出現,都是用一個事物代替另一個事物。不同之處:第一,構成條件不同。借喻的構成條件是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借代的構成條件是借體和本體之間的“相關性”。第二,作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以喻為主,以相似為目的;借代是代而不喻,以稱代為目的。第三,變換形式不同。借喻常常可以變換成明喻或暗喻的形式,借代則不能。根據以上三條原則,下面的兩句話A為借代,B為借喻:A.離開了團體,一個人獨行之后,前后左右都是黃發碧眼兒了。——“黃發碧眼”以特征代本體。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是借喻。4.摹繪有三種類型:摹色、摹狀、摹聲。摹色的詞語一般是描寫色彩的形容詞,有重疊式的,也有偏正式的。摹狀多用形容詞的重疊式,有AA式,如“圓圓”,ABB式,如“怯生生”,還有ABAB式,如“顫悠顫悠”。摹聲使用的是擬聲詞,有單音節的,也有雙音節的。三、閱讀思考1.作者開篇用了排比的手法,列舉了與竹子性格迥異的桃花、紫羅蘭、牡丹的嬌艷一時,風光一季,從而為下文頌揚竹子作鋪墊,同時又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接著先用比喻、擬人,再用對偶兼夸張“上有千仞高峰,下臨百丈深淵”,“轟響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