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國遺跡在北京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0220556
- 條形碼:9787540220556 ; 978-7-5402-205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遺跡在北京 內(nèi)容簡介
中華民國這三十八年,是一個充滿動蕩不安的年代,軍閥混戰(zhàn),地方割據(jù),政壇風(fēng)云變幻莫測,上流社會花天酒地,普通民眾卻過著民不聊生的日子。但民國這三十八年,又是一個充滿活力創(chuàng)新的年代,因為有太多封建陳腐的東西需要打破,太多文明簇新的東西需要建立,民主、科學(xué)、獨立、自由,這些口號沒有哪個時期比這個年代喊得更加響亮。同時,民國這三十八年,也是一個發(fā)生了眾多重大事件的年代,締造了一個個風(fēng)云人物的年代,他們在這混亂而又開放、專制而又民主、陳舊而又創(chuàng)新的年代里,叱咤風(fēng)云,總攬乾坤,縱橫捭闔,整頓朝綱,其所建立的功勛不僅給當時人,即使給我們后人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和啟迪。
《民國遺跡在北京》這本書,就是要帶著讀者打開民國這道大門,通過詳盡而周到地描述留存在北京的民國遺跡,來了解過去那三十八年的歷史,讓我們走近它、貼近它,和那些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作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去感覺他們的呼吸、他們的心跳、他們的喜怒哀樂。而與之相對應(yīng)地是,那些原先凝固而刻板的建筑,也因為您的重新審視和閱讀,有了自己的生命,煥發(fā)出新的奪目光彩。即使這些都做不到,這本書只是給您起了一個很小的導(dǎo)游的作用,也算是達到了本書所要達到的功效啦。那么諸位讀者,現(xiàn)在你們還等什么,就跟隨著我一起踏上這神奇的民國之旅吧!
民國遺跡在北京 目錄
1.孫中山北京行轅
2.中山堂
3.孫中山紀念堂
4.宋慶齡故居
二、袁世凱系列
5.袁世凱總統(tǒng)府
6.宋教仁故居
7.蔡鍔故居
8.梁啟超故居
9.黎元洪府
三、北洋軍閥系列
10.張勛府
11.馮國璋府
12.徐世昌府
13.段祺瑞府
14.段祺瑞執(zhí)政府
15.吳佩孚故居
四、國民黨系列
16.同盟會本部
17.國民黨誕生地
18.國民黨北京執(zhí)行部
19.西山會議會址
20.國民黨北平市黨部
五、北方割據(jù)勢力系列
21.馮玉祥隱居處
22.張學(xué)良故居
23.宋哲元故居
六、抗日系列
24.古北口保衛(wèi)戰(zhàn)遺跡
25.“七.七事變”發(fā)生地
26.趙登禹故居
27.佟麟閣故居
28.南口保衛(wèi)戰(zhàn)遺跡
29.張自忠故居
七、國民政府系列
30.蔣介石北平行轅
31.孫連仲故居
32.何其鞏故居
33.何思源故居
34.傅作義故居
幾點說明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民國遺跡在北京 節(jié)選
一、孫中山系列
孫中山是一位世紀偉人,他一手締造了中華民國,推翻了長期壓在人民身上的兩千年封建統(tǒng)治,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孫中山眾望所歸地被推舉為中華民國的**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他確立《臨時約法》,創(chuàng)建國會,宣布男女平等,終身為把中國建成一個民主、獨立、繁榮、富強的國家而奮斗。
孫中山一生共三次來過北京。**次是在1887年,他為給當時的清廷遞交請愿信路過北京,但史料并沒能記載下他在北京留下的足跡.第二次是在1912年8月,這時,中華民國的首都,剛剛由南京改為北京,袁世凱也剛接替他成為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tǒng)。這次史料記載得較為豐富詳盡,袁世凱以*高規(guī)格接待了孫中山,并將自己從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西段路北)的臨時大總統(tǒng)辦公處搬出,供他居住。就在孫中山逗留京城的短短二十幾天里,他曾去過四烈士墓、暢春樓(見《宋教仁故居》)、湖廣會館(見《國民黨誕生地》)、安慶會館、中山會館、粵東新館、廣東會館(見《同盟會本部》)等地,所到之處即發(fā)表即興演講,深受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如果有讀者感興趣,可循著孫中山走過的足跡再作一次尋訪,這里我們要給大家重點介紹的是孫中山第三次來到北京所留下的痕跡,也是他人生所走過的*后一段里程。
……
民國遺跡在北京 相關(guān)資料
“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對中國歷史尤其是近代史的學(xué)習(xí)和了解,是一個緊迫而艱巨的任務(wù)。這本書,就是為我們打開了解歷史的一扇門,它對于增進海峽兩岸青年一代,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原民革中央副主席、國民黨元老李烈鈞之子李贛騮
“看過這部書,就立刻生出想到事件的發(fā)生地去探訪一番,或憑吊,或懷古,或追憶,或游賞;從此,對平日司空見慣了的那些胡同、大院、城堡、山巒,就有了一種新的感受……”
——民革中央聯(lián)絡(luò)部部長、國民黨抗日名將鄭洞國之孫鄭建邦“走街串巷,游山玩水,感受百十年來歷史滄桑;一卷青書,二百影像,體驗三十八載民國風(fēng)云。”
——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理事馮鞏
“作者不是簡單地陳述歷史,而是用散文化的筆觸,詩歌樣的語言,充滿感情地向人們講述那一個個生動的瞬間,讓我們體味到那些歷史名人,也像普通人一樣,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生活情趣。”
——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國民黨元老李濟深之孫女李靄君
“《民國遺跡在北京》用細膩的文筆客觀公正本著對歷史負責(zé)的態(tài)度敘述介紹歷史人物和事件發(fā)生地,配有大量翔實的圖片,給讀者以全新的收獲。為文化和旅游部門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也將成為選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工具書。”
——民革中央祖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委員會委員、《潮流》編輯部主編姚阿峰
尋跡千載古都,感懷萬瞬民國。”
——民革中央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委員、《潮流》編輯部副主編張弛
民國遺跡在北京 作者簡介
代明:原名戴明,祖籍江蘇宜興,生于北京。北京作家協(xié)會會員。《潮流》雜志欄目主持人。從1993年起,在《北京文學(xué)》、《東方少年》等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雜文一百余萬字。先后出版長篇科幻小說《白鴿島》、詩集《裸臉》、童話《剪子、石頭、布》。現(xiàn)任職子北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部。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