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絕對營銷密碼:營銷精英的枕邊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187836
- 條形碼:9787501187836 ; 978-7-5011-878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絕對營銷密碼:營銷精英的枕邊書 本書特色
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中國十大營銷管理專家趙強*新作品。
指導中國企業走向勝利的是適應中國國情、契合中國人消費心態的營銷戰略,而不是那些西方理論學說的舶來品。
絕對營銷密碼:營銷精英的枕邊書 內容簡介
營銷導向的**條路徑是“以消費者的心理認知為導向”。確定“朋友”和“敵人”也就是要確定“目標消費者”和“競爭范疇”。
營銷導向的第二條路徑是“以品牌競爭為導向”。對市場進行準確地細分,集中主要精力開辟適合于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市場,*終確立競爭性品牌。
營銷無專家,關鍵在調查。正確的決策,只能源于實踐,源于調查研究。
一個公司要想成功,必須面向競爭對手。它必須尋找對手的弱點,并針對那些弱點發動營銷攻勢。
在當代營銷戰爭中,決定勝負的關鍵不是技術、資金和設備,而是品牌資源整合的技巧和手段。
絕對營銷密碼:營銷精英的枕邊書 目錄
一 勢力懸殊的戰爭:小公司PK大企業
二 紅軍長征給營銷人的啟示
三 大海航行靠舵手
第2章 實事求是:紅色營銷的方法論
一 不一樣的“商學院”:農民運動講習所VS黃埔軍校
二 不做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第3章 搶位:“農村包圍城市"的辯證法
一 搶位:中小企業的生存策略
二 尖刀營銷: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三 答案在“人民”:中小企業以弱勝強的密碼
第4章 民眾大聯合:紅色營銷的整合傳播策略
一 勢能營銷:抗日戰爭中的整合傳播
二 跟紅軍學做廣告
第5章 營銷超限戰:紅軍的品牌革命論
一 超限戰:不按常理出牌
二 超限營銷的基本形式
三 “反品牌”與國家營銷戰略
后記 未來的營銷戰爭注定是一場超限戰
附錄 名人推薦
絕對營銷密碼:營銷精英的枕邊書 節選
第1章 紅色營銷:一段被遺忘的征程
一 勢力懸殊的戰爭:小公司PK大企業
毛澤東軍事學說,是以人民的弱小武裝戰勝其現代裝備之強大敵人的軍事學說。
——《劉伯承軍事文選》第476頁
1 發現敵人并向之宣戰
任何一段偉大歷史的開創都是因為有著優秀的敵人或者對手,都有著相對的強者和相對的弱者,強者勝利固然眾望所歸,但是弱者戰勝強者也不乏其例,后者更能令歷史震驚,讓文化改寫。同樣,任何一個偉大的品牌故事的背后都是兩三個頂級品牌的生死較量。強勢品牌都想永葆霸主地位,而弱勢品牌都在為奪得與強勢品牌的決戰權而在各自的區域戰場搏殺。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終是市場競爭力,企業的主戰場就是營銷大戰場。要想成功,首先要發現對手,并向之宣戰!
毛澤東在青年時期就堅持世界一切事業和文明“無不起于抵抗決勝”的觀點,認為:“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薄笆ト苏,抵抗極大之惡而成者也。”
與強大對手的抗爭,同時也會成就偉大的自己。
這是毛澤東的辯證哲學觀,也是他的人生觀。
這種觀念后來體現在他所領導的革命軍事斗爭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
1925年12月1日,《革命》半月刊第4期發表了毛澤東的一篇文章——《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這篇文章后來成了《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改名為《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中的**句話就是:“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詳細闡述了當時中國社會各個階級成分的構成,明確了誰是革命的擁護者、誰是革命的反對者、誰是革命的妥協者、誰是被革命的對象。
此時的國民黨與共產黨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撮合下,還處于國共合作的蜜月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能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共產黨繼續保持其獨立的存在。毛澤東此時也是與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合作的熱心支持者,曾做過宣傳部長。因為他認為,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一定要有革命的聯合,不能孤軍奮戰。但是關于革命的同盟軍是誰,他和同時期的共產黨領導人卻有極大的分歧。此時的共產黨領袖“陳獨秀西裝革履,而毛澤東則身穿粗布中式長衫”。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他們的革命價值取向完全不同。
除了毛澤東,再沒有哪一個共產黨人認為農民具有革命的能力。但是,毛澤東從自己的農村調查出發,而不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出發作出了“農民需要一場革命”的判斷。在當時,這是一個大膽的結論,直到毛澤東提出革命的成敗取決于農民,只有農民才能徹底摧毀頹廢的舊中國的時候,卡爾·馬克思的理論才從此堅實地站在了中國的大地上。
事實上,毛澤東的一生就是不斷地通過征服敵人來逐漸確立領袖地位的。從湖南軍閥張敬堯到帝國列強,從“28個半布爾什維克”到侵華的日本人,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發現對手的過程,并通過樹立一些抽象的競爭目標,比如“國民大聯合”、“反對帝國主義”、“抗日統一戰線”……來樹立共產黨的輿論領袖和道義聯盟領導者的地位。
然而,直到國民黨撕毀統一戰線的協約,對共產黨人開始圍剿的時候,決定毛澤東命運的真正敵人——蔣介石才出現。
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與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進行了幾十年的戰爭,*終敗退到臺灣,偏安一隅。其實,早在1933年,蔣介石在對紅軍進行圍剿之前,就已經預感到了自己將敗于毛澤東之手。
一天,蔣介石在廬山同幾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聊天,其中國民黨陸軍上將劉建緒問蔣介石:“委員長百年之后,誰能代替你?”蔣介石說:“能代替我的人已被我槍斃了!边@個被槍斃的人指的是鄧演達,但蔣介石很快又補充了一句:“不,能代替我的人還有一個活著的!倍@個活著的人指的就是毛澤東。
傳聞是否屬實,我們已無法確知,但它確實賦予了歷史更多的戲劇性色彩。其實,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蔣介石一直把毛澤東看成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和平固然令人向往,但是戰爭才是人類生活的本質。
沒有戰爭,人類就會安于現狀,就會失去創造偉大思想與推動歷史的動力;沒有競爭,企業就會腐朽僵化,就會喪失創新經營思想與持續發展的活力。
事實上,我們大可不必為戰爭或競爭而感到恐懼。如果你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或敵人,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戰勝對手與自身崛起是同一過程。如果你沒有對手或敵人,那么你所需要做的**件事情就是為自己確定一個敵人,并向之宣戰,哪怕是假想敵。敵人帶來的好處很多。他們可以激發我們的斗志,堅定我們的信仰。有了對手,我們才會變得斗志昂揚,充滿活力。
在近年熱播的電視劇《亮劍》中,主人公李云龍深受觀眾喜愛,尤其受到了營銷人的喜愛。我們看到很多營銷團隊都在產品的廣告、招商或企業文化培訓中使用了“亮劍”這個詞。所有人都覺得李云龍很熟悉,似乎他撥動了我們的文化記憶。其實大家都沒意識到,李云龍雖然外表粗獷,內心卻是綿里藏針。他的行事作風是“彭德懷式”的,而其軍事思想卻是“毛澤東式”的。毛澤東是中國軍隊的締造者,中國軍隊的軍官繼承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絲毫不足為奇。
“亮劍”是對毛澤東“戰斗精神”的完美注腳。
劇中有一段李云龍的話:“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沒這個勇氣你就別當劍客。倒在對手劍下算不上丟臉,那叫雖敗猶榮。要是不敢亮劍,你以后就別在江湖上混啦。咱獨立團不當孬種。鬼子來一個小隊咱亮劍,來一個大隊也照樣亮劍。不亮則矣,一亮便兇狠凌厲。倒在對手的劍下不丟人。當軍人要有一股氣質,就像一個劍客,與對手狹路相逢,就是死也必須亮出寶劍,絕不含糊,死也死在沖鋒的陣地上。”
戰爭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沖鋒過程,而營銷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與高手過招的過程。與“天下**劍客”過招并不可怕,即使死了,也會成為一座豐碑。
20世紀90年代,中式快餐連鎖“紅高粱”與西式快餐連鎖“麥當勞”的對決就是一例。
1995年,喬贏在河南創立了中式快餐連鎖品牌“紅高梁”。它賣的東西很簡單——河南燴面。我們說河南燴面有什么稀奇啊,你到鄭州的街上走一走,到處都是燴面館。然而,要不是管理上出問題,這樣一個簡單的地方小吃差點成為上市公司!凹t高粱”在幾乎沒有花任何廣告費的情況下,受到全國幾乎所有的知名媒體以及包括美國三大有線電視網在內的國外近百家媒體輪番爆炒。一夜之間,喬贏成了一個讓世人關注的“新聞人物”,“紅高粱”也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名牌。
喬贏當時靠什么贏的呢?靠的是一句話:“紅高粱挑戰了麥當勞!
1995年,“紅高粱”開業后僅兩個月就迅速在河南走紅,迅速在鄭州及周圍的幾個城市如新鄉、許昌、焦作開設了加盟店。河南的成功給了喬贏巨大的鼓舞,他決定讓“紅高粱”走進京城,創建中式快餐連鎖品牌。
這一決定幾乎沒有任何人看好,然而,“紅高粱”卻在北京打響了,原因就在于一個策劃創意——將“紅高粱”開在了北京王府井大街,而且就在麥當勞旁邊。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中國老百姓有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對西方商業品牌有著一定的抵觸心理。所以,“紅高粱”北京分店開業后迅速引起了媒體的興趣。1996年3月3日,《北京晚報》頭版頭條刊登了《紅高粱種到王府井》的文章,一下子在北京產生了很大反響。北京電視臺的《北京特快》欄目緊接著播出了《紅高粱叫板麥當勞》的節目。
節目中有一段對話:
記者問:“你認為紅高粱憑什么叫板麥當勞,你的優勢是什么?”
喬贏答:“我們不能單純地把兩個企業放到一起去比。這樣比,一個40年,是全球陜餐巨無霸;而另一個才剛剛8個月,像個剛出生的孩子,這是不可比的。然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會得到新結論:麥當勞是美國200年文化的產物,而紅高梁是中國5000年餐飲文化的產物;另外,它的主要定位是少年兒童,而紅高粱則有全國老百姓的支持。我堅信:所謂‘叫板’,就是你行我也行!你有小朋友,我有小朋友的父母!”
在沒有花一分錢廣告的情況下,“紅高粱”奇跡般地點燃了幾乎所有媒體的熱情,以至于“紅高粱叫板麥當勞”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芝加哥論壇》刊發了題為“角逐西方競爭,中國試想以地方口味擊敗麥當勞”的報道,美國CNN電視臺也對喬贏進行了專訪。而“紅高粱”的生意也迅速火暴起來。開業以后,幾乎天天爆棚。老百姓像著了魔似的,“紅高粱”門前成群結隊,車水馬龍。
……
絕對營銷密碼:營銷精英的枕邊書 作者簡介
趙強,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電視系,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之一。中國十大營銷管理專家之一,中國營銷人最高榮譽“金鼎獎”得主。《銷售與市場》、《中國經營報》高級顧問。華盛智業(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總策劃。靜谷投資公司創始合伙人。某美國上市公司執行總裁.專家網中國區首席運營顧問,北京博士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營銷顧問。 主要經歷:從1990年至2006年,以企業“營銷總經理”和“前敵總指揮”的身份.在中國市場最前線南征北戰了16年,歷經數次慘烈的著名商戰,并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營銷奇跡。 歷任婷美集團董事、總裁;廣東格蘭仕企業(集團)總公司助理總裁、新聞發言人;廣東名人電腦科技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營銷中心總經理:北京百龍綠色科技(集團)總公司高級副總裁;浙江順時針服飾公司董事、營銷總經理。 2001年,創造的名人掌上電腦整合營銷案例,成為該年度中國營銷傳播的典范,獲得了中國營銷界最高榮譽“金鼎獎”首個優秀案例獎。并代表中國企業首次登上由美國營銷發展促進會和美國商學院院長協會聯合主辦的美國營銷年會講壇。名人案例也因此被整合營銷傳播大師舒爾茨先生作為整合營銷傳播在中國的成功個案。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 相關鏈接: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1997年,與葉茂中、李光斗、王志剛等本土策劃精英共同當選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 中國著名財經記者——1996年一手策劃并主持的《中國經營報》“與老板對話”專欄成為該報的著名專欄品牌。 1998年出任主持人的湖北衛視大型互動財經類談話節目“財智時代”首開全國電視臺財經對話先河。 2008年1月推出新作《創意定天下》,對新點子大王石巖親手操盤的一系列經典策劃進行了見解獨到的解剖。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