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組織合作與競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789856
- 條形碼:9787501789856 ; 978-7-5017-898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組織合作與競爭 本書特色
合作是共同把蛋糕做大,競爭是為了分割更多的蛋糕,而只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組織擁有分割的優勢。本書在介紹合爭環境和理論的基礎上,論述合作競爭的組織主體、對象、方式,從而構建出了一個合作競爭的基本框架。《組織合作與競爭》關于組織合作與競爭的研究從某種程度上看是開創性的,為組織領導者應對全球化和網絡化,在更大的范圍內提高競爭力提供了思路。
組織合作與競爭 內容簡介
組織激勵問題是組織管理的重要問題,許多書籍也多有論述,但像我們這本書的編寫體例和結構安排應該算國內首創,簡潔、實用。差別化激勵、培訓激勵、尊重激勵、責任激勵、溝通激勵、工作激勵、目標激勵和壓力激勵,每種方法,重點突出,獨立成章。本書就是送給組織管理者如何激勵員工的“工具庫”和“百寶箱”。
績效管理是任何一個組織所需要的管理工具。績效管理越來越不是自發的行為,而是管理變革、法律環境強制要求的自覺行為。成功實施績效管理,不但能幫助組織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夠通過有效的目標分解和逐步逐層績效任務落實,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績效管理》一書既立足現實,又展望未來;既有理論高度,又突出實踐方法。書中把績效管理的理論基礎、計劃、方法、實施、考核和應用都進行了詳細說明,會成為組織績效管理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組織合作與競爭 目錄
引入案例 空客母公司竟成波音供應商
一、全球化進入3.0版本
二、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三、顧客變得強有力
四、信息技術發展搭建起合作競爭的平臺
五、現代物流發展為合作競爭拓展空間
六、金融信息化解決了資金流障礙
七、世界文化的競爭與融合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理論基礎:從對抗到合作
引入案例 新龜兔賽跑
一、從對抗競爭到合作競爭
二、從產量競爭到標準競爭
三、合作競爭的模型和機理
四、合作競爭的意義
五、合作競爭的博弈論分析方法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 基于合作競爭的組織
引入案例 中標之后的問題
一、組織的全球化成長
二、構建合作型組織
三、知識型組織
四、學習型組織
五、虛擬型組織
六、流程型組織
七、團隊組織
八、矩陣型組織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構建價值網:與誰合作,與誰競爭
引入案例 豐田和供應商分享知識
一、從價值鏈到價值網
二、成為價值網的參與者
三、與供應商的合作
四、與顧客的合作
五、與競爭者的合作
六、與互補者的合作
七、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合作
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戰略聯盟:把蛋糕做大
引入案例 微軟與英特爾的世紀聯盟
一、戰略聯盟是重要合作競爭組織
二、戰略聯盟產生背景和動機
三、戰略聯盟的主要類型
四、戰略聯盟伙伴的選擇
五、構建戰略聯盟信任機制
六、競合適度是聯盟穩定的關鍵
七、戰略聯盟的演變趨勢
八、構建我國家電戰略聯盟
小結
思考題
第六章 業務外包:做自己*擅長的
引入案例 耐克公司的“生產伙伴”
一、業務外包的概念和發展
二、業務外包的核心競爭力觀點
三、業務外包的基本模式
四、業務外包的實施階段
五、外包風險識別與防范
六、幾種常見的業務外包
小結
思考題
第七章 形成競爭優勢:多分一點蛋糕
引入案例 百事可樂的競爭戰略
一、避免競爭近視癥
二、審視自身的競爭優勢
三、如何形成核心競爭力
四、上帝不總是對的:與顧客競爭
五、對供應商的競爭戰略
六、與互補者的競爭
七、基本戰略仍然有效:和替代者競爭
八、新時期競爭原則:靈活與速度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組織合作與競爭 節選
**章 組織面臨全新的競爭環境
空客母公司竟成波音供應商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經典的臺詞今天被恰如其分地用在歐洲的空中客車(下稱“空客”)和美國的波音公司(下稱“波音”)這對冤家身上。盡管雙方在飛機制造的補貼問題上相互指責,在飛機訂單上互相比拼,他們推出的*新機型波音787和空客A350都想稱霸未來的天空,然而這對水火不容的對手卻在桌子底下偷偷握手。
波音787,這一空客A350的直接競爭對手竟也有來自空客的“血脈”。《西雅圖時報》消息稱,空客的母公司EADS已戒為波音787供應商之一:“EADS出現在波音供應商公布的次承包商名單中,將波音為生產787機尾的隔水壁。EADS擁有空客80%的股份。”很快,這一消息被各大媒體和通訊社競相轉載。路透社在報道EADS成為波音787供應商一事時,開篇就來了個很精辟的評語,“這(EADS為波音787制造核心部件)是一個信號:外包能勝過一個國家的驕傲。”
除了波音787外,在其他機型上,波音和空客這對看似水火不容的冤家也有說不清的關聯。EADS的西班牙部門EADS—Casa為波音737生產舵,并為波音777生產副翼等零部件。擁有空客20%股份的英國公司BAE Sys-tems PLC也是波音777的供應商。
除此以外,波音還把很多飛機設計的部分工作外包給工資只有美國十分之一的俄羅斯科學家,俄羅斯人又把其中一部分低端的數據分析的工作外包給印度人。在另一塊領域,波音會把一部分設計和制造交給日本三菱,更有意思的是,三菱然后又把其中部分外包給俄羅斯。
全球化把組織放到了一個更大的環境里,加上技術更新加快、顧客變得強有力,使得組織競爭日趨激烈,單個組織要生存和發展,合作成為必然要求。網絡技術的發展、物流的進步、金融信息化、文化的開放與融合為組織合作競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一、全球化進入3.O版本
美國著名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在其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中把全球化劃分為三個偉大的時代。
**個時代從1492年持續到1800年,稱其為全球化1.0版本。這一階段開始于哥倫布遠航開啟新舊世界問的貿易。全球化令世界的規模從大號“縮水”為中號。
全球化1.0版本講述的是國家和實力的故事。也就是說,當時全球一體化的進程取決于一國的實力以及其應用形式,即一國有多少人力、馬力、風力和后來的蒸汽動力。在這一時期,受到宗教影響或帝國主義影響(或兩者的結合),國家和政府利用暴力推倒壁壘,將世界的各個部分合并為一。在1.0版本下,主要的問題是:我的國家在全球競爭中處于何種地位?企業如何走出國門,利用其國家的力量和其他人合作?
第二個時代被稱做全球化2.0版本。這一時代從1800年左右一直持續到2000年,中間曾被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打斷。這個階段讓世界的規模從中號“縮水”為小號。在這一時期,推動全球一體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國公
司,這些公司到國外去的目的就是要尋找市場和勞動力。荷蘭和英國股份公司的擴張和隨后的工業革命帶動了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在這一時代的前半階段,鐵路和蒸汽機帶來了運輸成本的下降并推動了一體化的進程,而后半階段的全球化進程則得益于電話、電報、電腦、衛星、光纖電纜和初期互聯網等帶來的通信成本下降。
正是這個時代讓我們看到了全球經濟的誕生和成熟,各國之間有充足的商品和信息的流動,這才出現了真正的全球市場,商品和勞動力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套利。
這一時期全球化的進程取決于硬件的突破,從早期的蒸汽船和鐵路到后來的電話和大型計算機。在2.0版本的情況下,主要的問題是:我的公司在全球競爭中處于何種地位,它有哪些機遇可以利用?我怎樣通過我的公司同他人開展合作?
各種阻礙全球化進程的壁壘都開始倒塌,全球化和反對全球化的運動掀起新的高潮。但是,盡管如此,在看似密集無縫的全球一體化當中仍舊有很多障礙。當時,除政府和學術機構之外沒有什么人使用電子郵件,網絡和電子商務才剛剛開始。
第三個時代被稱為全球化3.0版本。世界在2000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3.0版本將這個世界從小號進一步縮小到微型,并且將競爭場夷為平地。如果說全球化1.0版本的主要動力是國家,2.0版本的主要動力是公司,那么3.0版本則是新發現的合作完成全球化的個人的能力,這種動力也賦予全球化3.0版本唯一的特征。這種容許和強制個人和小的集團,使其輕而易舉、天衣無縫地融人全球化的現象,就是弗里德曼所說的“平坦的世界”。
平坦的世界是個人電腦(允許每一個人以電子的方式書寫他自己的東西)、光纜(允許大家能夠接觸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電子內容)、工作流程軟件(使得全世界所有人無論處于何地,無論距離有多遠都能共同編寫同樣的電子內容)的綜合產物。之前沒有人預計到這一整合,但是它確實發生了,就在2000年左右。而當它發生以后,全世界的人們馬上開始覺醒,意識到他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作為一個個人走向全球;他們要與這個地球上其他的個人進行競爭,同時有更多的機會與之進行合作。結果就是,每個人現在都會問道:在當今全球競爭機會中我究競處在什么位置?我可以如何與他人進行全球合作?
但是,全球化3.0版本時代與前面時代的不同點并不僅僅在于它縮小和平坦化了整個世界,并使得人們可以全球合作。還在于,之前的全球化1.0版本和2.0版本都是以歐洲和美國的人和公司作主要驅動力的。雖然中國在18世紀的時候依然是世界上*大經濟體,但全球化的主要參與者和塑造者卻是西方國家、公司和探險者。但是現在看來,這一點會越來越不成立。隨著它進一步平坦化和縮小這個世界,全球化3.0版本將越來越多地不僅是被個人驅動,而且是被各種各樣的人所驅動,并不僅僅局限于西方人和白種人。全世界每個角落、各種膚色、各個人種都可以參與其中。當然,盡管全球化3.0版本的主要特征是個人的全球化參與,大大小小的公司和組織在這個年代也會有新的發展。
二、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回顧20世紀,人類*為壯觀的歷史現象莫過于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人類在這100年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創造的物質財富遠遠超過以往時代的總和。近20年來,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等發展日新月異,以美國、日本和歐洲為中心的世界高科技正在加速發展。目前,各國在為搶占高科技的制高點而展開激烈的研究開發競爭,*終目標是在新世紀創立新產業,開拓新市場,進而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全球技術進步速度加快主要有如下10大表現:
(1)科技更新的速度加快;
(2)科學與技術的結合,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縮短;
(3)科技成果擴散速度的加快;
(4)全球信息資源儲量的爆炸性增長;
(5)知識技術在經濟增長要素中的主導作用的確立;
(6)知識工人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
(7)知識成本在產品成本中占顯著比重;
(8)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
(9)網絡經濟的發展對人類未來將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
(10)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及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增長速度的加快。
能夠說明技術發展速度的著名定律是計算機**定律——摩爾定律。1965年,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為準備一個關于計算機存儲器發展趨勢的報告,整理了一份觀察資料。在他開始繪制數據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趨勢:每個新芯片大體上包含其前任兩倍的容量,每個芯片的產生都是在前一個芯片產生后的18~24個月內。如果這個趨勢繼續的話,計算能力相對于時間周期將呈指數式的上升。摩爾的觀察資料,就是現在所謂的摩爾定律,所闡述的趨勢一直延續至今,且仍不同尋常地準確。人們還發現這不光適用于對存儲器芯片的描述,也精確地說明了處理器能力和磁盤驅動器存儲容量的發展。摩爾定律被引入到其他高科技行業,用來形容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性能提高。在26年的時間里,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增加了3200多倍,從1971年推出的**款4004的2300個增加到奔騰II處理器的750萬個。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今天,任何組織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領域占據優勢,世界科技資源的多元化地理分布及世界科技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科學前沿的一些重大突破很難由某一個國家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資源來實現。
……
組織合作與競爭 作者簡介
馬作寬先生,資深管理專家、營銷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運行管理、現代營銷戰略與規劃。其理論研究追求創新,側重實戰應用,如關于“組織凝聚力” “組織合作與競爭”的研究,某種意義上說填補了國內空白,所設計的組織激勵方法簡單而實用,被多家企業采用。 馬作寬先生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總裁培訓特聘教授,同時擔任多家企業和政府的管理顧問工作。其培訓及顧問過的企業與政府數以百計,包括聯想集團、三元乳業、伊利牛奶、東阿阿膠、通化鋼鐵集團、吉林網通、新華百貨、中國農行、北方管業、宇田世紀、維雪啤酒、民生人壽保險、天鴻地產、國藥集團、三旺飼料、旺大飼料、挑戰集團、華東數控、利郎商務男裝、上海內燃機配件、百得燃具、華魯藥業、劉詩昆鋼琴藝術公司、諸暨機械、德州百貨、北辰集團、恒產地產、日月星蛋白質、奔騰漆業、小劉瓜子、香港恒輝機械、融泰典當、和發金店、山東眾地集團、建龍硫酸、明瑞化工、中威機電、濟南輕騎、禾力藥業、萬壽堂藥業、北島食品、長沙移動電信、中國航空集團、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云南人民廣播電臺、合肥工商聯、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安商業聯合會、北京市節能環保中心、新疆克爾克孜州黨委州政府、內蒙古牙克石市市委市政府、安徽六安市市委市政府、吉林省梅河口市委市政府、河南省新鄭市政府、成都市武侯區政府等。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