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孟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09636
- 條形碼:9787540209636 ; 978-7-5402-096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孟子 本書特色
《孟子(插圖本)》是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新導讀插圖本小學初中部分。《孟子》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所著。主要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及其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孟子(插圖本)》呈現了該著作的原文,且對文章要義進行了解說,另外還有注釋和譯文,方便讀者閱讀理解。
孟子 目錄
孟子 節選
《孟子(插圖本)》收入了《孟子》全文中的高中部分內容,此外還附有詳盡的注釋及通俗易懂的白話譯文,以助廣大讀者閱讀理解。孟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年輕時曾從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學習。他悉心鉆研孔子學說,后來成為儒家第二位大師,被稱為“亞圣”。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曾游說齊、宋、滕、魏等國,均不被采納。六十多歲回家鄉,聚眾講學,著書立說。而《孟子》一書則是研究孟子思想*直接、*可靠的材料。
孟子 相關資料
插圖:他趕來百姓,這樣仁德的君主,即使他不想統一天下也是做不到的。現今那些妄想統一天下的人,就好像患了七年的久病,需要謀取三年的陳艾來醫治一樣,假如平時不去積蓄,是一輩子也找不到的。如果國君對施行仁政不感興趣,那他就會一輩子憂患受辱,以致陷入死亡的境地。(詩經)里說:‘胡作非為又怎能把事辦好,到頭來還是一塊兒陷入深淵。’說的正是這種人。”[大意]在第十章中,孟子指出仁義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喪失仁義就叫做自暴自棄。第十一章強調儒家的倫理是治國之本。第十二章論述為人處世的原則是“誠”,其思想精神與(札記·中庸)一脈相承。第十三、十四章仍強調仁政的重要意義。[原文]十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十一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十二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獲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于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十三孟子曰:“伯夷辟紂①,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日:‘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父歸之也。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為政于天下矣。”十四孟子曰:“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于其德,而賦粟倍他日。孔于曰:‘求非我徒也,小于鳴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觀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于孔子者也,況于為之強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戰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②、任土地者次之。”[注釋]①辟:躲避。②盍:何不。③蘋萊:荒地。[譯文]十孟子說:“一個自暴的人,不可以跟他談正經話;一個自棄的人,不可能跟他有所作為。一個人言談毀禮叫作‘自暴’;自身不能依據仁德、遵循義理來行事叫作‘自棄’。仁是人們最安適的住宅;義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