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217186
- 條形碼:9787040217186 ; 978-7-04-02171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第二版) 本書特色
在金融服務業中,商業銀行是歷史*為久遠、業務范圍*為廣泛的金融組織形式。在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構成現代金融服務產業的中堅力量。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較,商業銀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和證券化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商業銀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我國,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和金融市場的開放,如何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需要解決的緊迫課題。因此,學習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和成功經驗,調整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思想和管理理論,采用現代管理方法不斷拓展業務空間和開展金融創新,有助于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的規范度和競爭力。 本書再版在**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主要增加了近年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中出現的新觀點和新方法,以及國內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實踐中的新變化和新發展。另外,為了使本書在邏輯結構上更加完整,還進行了一些章節結構上的調整。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第二版) 內容簡介
在金融服務業中,商業銀行是歷史*為久遠、業務范圍*為廣泛的金融組織形式。在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構成現代金融服務產業的中堅力量。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較,商業銀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和證券化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商業銀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我國,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和金融市場的開放,如何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需要解決的緊迫課題。因此,學習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和成功經驗,調整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思想和管理理論,采用現代管理方法不斷拓展業務空間和開展金融創新,有助于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的規范度和競爭力。
本書再版在**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主要增加了近年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中出現的新觀點和新方法,以及國內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實踐中的新變化和新發展。另外,為了使本書在邏輯結構上更加完整,還進行了一些章節結構上的調整。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第二版) 目錄
第l章 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制度和體系
**節 商業銀行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商業銀行的特點、職能與作用
第三節 商業銀行制度
第四節 商業銀行經營模式
第五節 我國的商業銀行體系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目標與理論
**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目標
第二節 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分析
第三節 商業銀行管理的基本理論
復習思考題
第二篇 管理篇
第3章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
**節 銀行資本及其構成
第二節 銀行資本的充足率管理
第三節 《巴塞爾協議》
第四節 經濟資本管理
第五節 商業銀行融資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
**節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概論
第二節 商業銀行收入與成本管理
第三節 商業銀行財務報表
第四節 商業銀行財務分析
第五節 商業銀行績效管理
第六節 商業銀行的股利政策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
**節 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及規劃
第二節 雇員的招聘
第三節 現有職員的配置和培訓
第四節 銀行職員的工資和福利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商業銀行組織管理
**節 商業銀行組織結構及其類型
第二節 商業銀行組織結構的發展
第三節 商業銀行分行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
**節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內容和實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篇 經營篇
第8章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環境
**節 商業銀行監管環境
第二節 商業銀行市場環境
第三節 商業銀行技術環境
第四節 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環境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商業銀行的市場拓展和產品開發
**節 商業銀行與市場營銷
第二節 客戶經理制度
……
第四篇 業務篇
參考文獻
教學課件索取單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第二版) 節選
**節 商業銀行的起源與發展
現代商業銀行是從早期的商業銀行演變發展而來,并向經營的自由化、業務的全能化和國際化、金融資產的證券化方向發展。銀行的業務經營除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外,還涉及證券投資、外匯經營、黃金買賣、信托、租賃、保險、房地產、信息咨詢、電子服務等領域。現代商業銀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融百貨公司”、“全能銀行”。現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是以追逐利潤為目的,以經營金融資產、負債和金融服務為對象,是唯一能提供存款貨幣的綜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業。
一、商業銀行的起源
“銀行”(Bank)一詞來源于意大利語Banca或Banco,意即早期的貨幣兌換商借以辦理業務活動的板凳。在14、15世紀的歐洲,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各國、各地區之間的商業往來和商業活動日益增多。但是,由于當時封建割據,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貨幣名稱、成色、重量和材料等往往互不相同,相當混亂,因而,在商業來往中需要經過嚴格的識別和審查,并進行兌換,這樣,貨幣兌換業務與貨幣兌換商便應運而生了。
早期的貨幣兌換商僅是辦理識別和兌換貨幣的技術性業務,并據此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經過長期的業務活動,他們逐漸建立了信用,并取得了商人們的信任。而商人們為了避免長途押運貨幣(當時是金銀)的不便和風險,便將自己的貨幣交給兌換商保管。這種貨幣保管業務,便是現代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雛形。
商人們將貨幣交給貨幣兌換商保管時,要取得兌換商所提供的憑據,再憑著這種憑據,在另一城市中兌取當地貨幣。后來,商人們又將這些憑據用來進行商業支付,并委托貨幣兌換商代收代付現金。這樣,貨幣兌換商所開出的憑據便有了早期“匯票”的性質,*初的匯兌、結算業務和貨幣信用信托逐步發展起來,原先的貨幣兌換商也演變為貨幣經營商。
……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