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代文學鑒賞自得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62021
- 條形碼:9787101062021 ; 978-7-101-06202-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文學鑒賞自得論 目錄
引論
**章 自得說與鑒賞主體性的歷史考察
**節 先秦兩漢時期的文學鑒賞意識
第二節 魏晉至唐時期的文學鑒賞觀念
第三節 宋代提出“自得說”與文學鑒賞主體性的確立
第四節 明清時期的自得說與文學鑒賞主體性的高揚
第二章 自得說與文學鑒賞的創造性
**節 親身歷練以培自得
第二節 守持虛靜以待自得
第三節 熟讀吟詠以孕自得
第四節 神游想象以達自得
第三章 自得說與兩大審美對象關系的考察
**節 自得說與含蓄之境
第二節 自得說與不可言說之境
第四章 自得說與西方現代文學接受理論
**節 西方現代文學接受理論略述
第二節 關于讀者的功能與地位
第三節 鑒賞趣味與文本結構的關系
第四節 關于文學史的觀念
結語
后記
中國古代文學鑒賞自得論 節選
**章 自得說與鑒賞主體性的歷史考察
主體性,是個現代名詞,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著意強調的一個觀念。它意味著個人的自我選擇,自我造就;它強調每一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計劃,自覺地把自己推向未來的存在,一方面追求自我本質力量、自我價值的肯定和實現,一方面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和本性負責。文學鑒賞的主體性,就是指讀者在文學鑒賞活動中所體現出來的自我能動性、自覺性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在中國古人關于文學鑒賞的論說之中,我們發現,“自得”一說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文學鑒賞主體性的內涵,反映了古代讀者文學鑒賞的主體性精神,“自得”說從宋以前宥蔽、宋代發生到清代發揚光大的過程,揭示了中國人對鑒賞主體性,對讀者的作用、價值、地位以及對文學鑒賞創造性功能認識的歷史過程。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揭示,可以見出中國古代文學鑒賞論富有民族特色的基本內涵。同時,也會讓人們看到,“自得”說不僅是古典主義的,也頗具現代意義。
**節 先秦兩漢時期的文學鑒賞意識
一、先秦兩漢時期鑒賞意識的孕育
先秦時期,文學觀念還不具備完全獨立的品格,自然,文學鑒賞觀念也處于孕育之中。但隨著文學的發展,《三百篇》和《楚辭》兩大系統的文學創作,如兩座高峰,輝映南北。有文學作品就有文學鑒賞實踐,有鑒賞實踐就有鑒賞意識和觀念的產生。《尚書•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既是講作詩的道理,也是講賞詩的道理,可以說是我國*早的文學欣賞談。
……
中國古代文學鑒賞自得論 作者簡介
左健,1954年生,江蘇濱海人,1987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編審,兼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古代文學鑒賞理論研究與編輯出版理論研究。出版《古詩鑒賞法》(專著)、《喜劇理論》(譯著)、《美育辭典》(主編)、《體大思精的<文心雕龍>》(專著)、《哲人思絮》(合作)等。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