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意圖敘事論-以明清小說為分析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2517
- 條形碼:9787010142517 ; 978-7-01-01425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意圖敘事論-以明清小說為分析中心 本書特色
本書力圖從敘述的本質入手研究敘事學,即從敘述產生的根源——人的心理需要入手研究一切敘述活動,從人的行為產生的根源——有目的性的需求(意圖)入手研究人的一切行為,包括敘述行為。不僅分析行為現象,而且追究生成其現象的根源;不僅分析敘事的結構,而且理清此結構生成的動因。將個體性的意圖與共同性的敘述規律統一起來;將文學規律與文化認識價值統一起來。同時,力求從漢字的思維特點入手,解析中國人意象思維的本質,以及意象思維在敘事文學創作中所形成的意象敘事的特征,尋找意象敘事與意圖敘事及其意味形式之間的關系。本書以具有廣泛閱讀人群的明清小說特別是六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儒林外史》、《紅樓夢》)為研究個案,以人的本性即生存發展欲求為理論根基分析文本,易于為讀者接受。本書適用于以下讀者人群:一、喜歡明清小說的廣大讀者。二、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三、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學生(本科生、研究生)。四、也可作為大學文科(新聞學、傳播學、文學、語言學、哲學、敘事學)的教材或參考書。
意圖敘事論-以明清小說為分析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力圖從敘述的本質入手研究敘事學,即從敘述產生的根源——人的心理需要入手研究一切敘述活動,從人的行為產生的根源——有目的性的需求(意圖)入手研究人的一切行為,包括敘述行為。不僅分析行為現象,而且追究生成其現象的根源;不僅分析敘事的結構,而且理清此結構生成的動因。將個體性的意圖與共同性的敘述規律統一起來;將文學規律與文化認識價值統一起來。同時,力求從漢字的思維特點入手,解析中國人意象思維的本質,以及意象思維在敘事文學創作中所形成的意象敘事的特征,尋找意象敘事與意圖敘事及其意味形式之間的關系。本書以具有廣泛閱讀人群的明清小說特別是六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儒林外史》、《紅樓夢》)為研究個案,以人的本性即生存發展欲求為理論根基分析文本,易于為讀者接受。本書適用于以下讀者人群:一、喜歡明清小說的廣大讀者。二、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者。三、從事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學生(本科生、研究生)。四、也可作為大學文科(新聞學、傳播學、文學、語言學、哲學、敘事學)的教材或參考書。
意圖敘事論-以明清小說為分析中心 目錄
導語:意圖敘事說
一、何為敘述?敘述內容由何而來?
二、意圖敘事理論提出的前提與依據
三、意圖敘事理論的核心內涵
四、意圖敘事與行為敘事之關系
五、意圖敘事理論與人物分析理論之關系
六、意圖敘事與主題敘事之關系
**編 意象敘事論
**章 意象敘事論
一、緣起
二、漢字的屬性
三、漢字意象的屬性
四、意象內涵結構與敘事功能
五、意象敘事與抒情
六、意象敘事的風格
七、由小說戲曲命名看以象寫意
第二章 意象敘事的層次
一、敘事層次的劃分
二、意象敘事的三層次
三、意象敘事層次間關系
第三章 《金瓶梅》、《儒林外史》以象寫意分析
一、兩書的層次結構
二、《金瓶梅》意象敘事組織法
三、《儒林外史》意象敘事結構
第二編 意圖敘事論
第四章 意圖類型的關系及其功能
一、意圖類型及其關系
二、意圖力的類型及其關系
三、意圖合力及敘事功能
第五章 意圖敘事視野下的明清小說分類
一、意圖敘事分類方法
二、明清小說意圖敘事類型劃分
三、意圖敘事分類的細化和補充
第六章 意圖元序列及其內結構
一、意圖元的提出
二、簡單意圖元類式
三、復雜意圖元類式
四、意圖元類式的結構層次及其敘述效果
第七章 意圖敘事的復雜序列
一、內結構復雜序列(空間復合、時間復合、時空雙復合序列)
二、嵌入與復合序列的生成
三、意圖生成段的缺失與并列序列的孳生
四、意圖實踐段缺失與包裹式、鑲嵌式、魚尾式復合結構生成
五、某階段不足與接續式序列的形成
……
第三編 意圖形式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