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工作倦怠的心理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70458
- 條形碼:9787500470458 ; 978-7-5004-704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作倦怠的心理學研究 本書特色
本研究在對相關文獻進行詳細綜述的基礎上,編制了適用于中國文化背景的中國工作倦怠問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并在教師、警察和醫護人員三個不同的職業樣本中對CMBI的結構進行了驗證。結果發現,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成就感降低的工作倦怠三因素結構模型具有*優的擬合指數。在參考Maslach等的診斷標準的基礎上,本研究還制訂了CMBI的診斷標準,創造性地將工作倦怠分為零倦怠、輕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重度倦怠四種不同的倦怠水平。*后,我們還在三個職業樣本中,考察了人口統計學變量如年齡、工齡、性別和婚姻狀況對工作倦怠的影響。
工作倦怠的心理學研究 內容簡介
依據Maslach&Jackson的定義,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的一種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情感耗竭指的是由于人際工作的要求導致個體的情感資源過度消耗;人格解體指的是個體對待服務對象的負性的、冷淡的、過度疏遠的態度;個人成就感降低指的是個體對自己進行負性評價的趨向。雖然在過去的30余年中,工作倦怠已經逐漸成為國外眾多學科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但是中國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進行工作倦怠研究,不僅能夠豐富管理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促進新的心理學分支學科——職業健康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而且還能為應激管理、情緒管理和員工支持計劃等管理實踐活動提供進一步的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首先,本研究在對相關文獻進行詳細綜述的基礎上,編制了適用于中國文化背景的中國工作倦怠問卷[ChineseMaslachBurnoutInventory(CMBI)],并在教師、警察和醫護人員三個不同的職業樣本中對CMBI的結構進行了驗證。結果發現,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成就感降低的工作倦怠三因素結構模型具有*優的擬合指數。在參考Maslach等的診斷標準的基礎上,本研究還制訂了CMBI的診斷標準,創造性地將工作倦怠分為零倦怠、輕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重度倦怠四種不同的倦怠水平。*后,我們還在三個職業樣本中,考察了人口統計學變量如年齡、工齡、性別和婚姻狀況對工作倦怠的影響。其次,本研究在教師、警察和醫護人員三個不同的職業樣本中,考察了工作倦怠的前因變量與工作倦怠之間的關系。研究中的前因變量包括工作應激(工作負荷、缺乏控制、獎賞不足、共同體瓦解、缺乏公平和價值觀沖突)、人格特征(心理控制源、精神質、內外向和神經質)和社會支持(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結果發現,前因變量與工作倦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具有典型的職業特異性,與此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跨職業穩定性。再次,本研究還在教師、警察和醫護人員三個不同的職業樣本中,考察了工作倦怠與其后果變量之間的關系。研究中的后果變量包括心理健康、離職意向和工作績效(工作奉獻、任務績效和人際促進)。結果發現,工作倦怠對于后果變量的預測作用,既具有較高的跨職業穩定性,也存在一定的職業差異。本研究的顯著特色在于采用比較的方法,在三個不同的職業人群中,對工作倦怠的結構與測量,工作倦怠與其前因變量、后果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細的探討。但所得的研究結果還需采用縱向研究設計在更多種類的、更大規模的職業樣本中加以檢驗。
工作倦怠的心理學研究 目錄
工作倦怠的心理學研究 作者簡介
p> 作者簡介
李永鑫(1 974一),男,河南信陽人,
1993--1 997年求學于河南大學教育系,獲教
育學學士學位,1 997-2000年求學于河南大
學教育科學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2002-
2005年求學于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獲理學
博士學位。現為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
授,同時在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后流
動站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社會兼職有上海市
緊缺人才(職業規劃師)特約培訓專家、中
國人才測評網上榜專家、向陽生涯咨詢有限
公司特約專家、上海迪趣信息管理咨詢有限
公司測評中心主任、上海諾姆四遲測評咨詢
公司特約顧問、注冊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師培
訓專家等。
長期從事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的教學和實
踐工作,主要講授《管理心理學 》、《人員
測評 》等課程。在《心理科學 》、 《心理發
展與教育》、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心
理學探新》等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
篇,主編《管理心理學》、 《學校管理心理
學 》、《消費心理學》等教材多部,合著《 無
價之“薪”——工作中的心理管理》、《人
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等著作,合譯《組織中
的人格 》、 《心理測驗 》、 《人力資源管理
中的應用心理學 》等著作。
近期在理論層面上主要關注于不同職業
人群的職業壓力與工作倦怠的研究,是國
內較早開展工作倦怠研究的學者之一,論
文《工作倦怠及其測量》先后被引用20余
次,所開發的工作倦怠問卷受到相關學者的
普遍關注,并為眾多研究所借鑒和采用。
在實踐領域側重于各種人才測評技術在
選拔、培訓和生涯發展中的開發和應用,尤
為關注評價中心等相關測評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