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大便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23103
- 條形碼:9787531723103 ; 978-7-5317-231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便書 本書特色
邁向優質便便的幸福生活!
日本超級暢銷!“便便暢通”是人生至高享受。
了解便便就是了解你的身體,千呼萬喚屎出來的大便書!
臺灣國民健康局局長吳浚明,臺灣社區/家庭醫學醫學會事理長謝瀛華,臺灣乳酸菌協會理事長蔡英杰健康推薦。
愈“便”愈美麗,擁有優質便便,就擁有身心俱佳的人生。
本書介紹便便的種類、顏色、形狀與正確的便便方式。
內容包括細菌、免疫力、腹瀉與便秘等等,即使是專業解說,同樣淺顯易懂。
一旦了解便便,便便也會為你我的生活而努力!
大便書 內容簡介
《大便書》是一本借由繪畫了解便便的健康叢書。以插畫家寄藤文平的風趣圖文,融合“寄生蟲博士”藤田纮一郎專業獨到的醫學見解,在愉悅驚喜的閱讀中認識便便的生成環境、反思對便便的定義及誤解,重新正視便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無論對人類身體或地球環境,都將有更多不同以往的體會。
大便書 目錄
推薦
從數字看便便
便便循環
便便面面觀
便便的平衡
便便生活
便便色表
便便大學問
后記
大便書 節選
便便:隨身攜帶的健康計
日本著名寄生蟲博士藤田纮一郎專文解說
充滿興奮期待、令人愛不釋手的閱讀享受
愈“便”愈美麗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大便書
大便書 相關資料
《大便書》:真的智者敢于直面"糞便"
2009年09月17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文明并非從文字開始,而是從第一個廁所建立開始。這是美國社會學家朱莉·霍蘭的觀點。她用了8年時間考察世界各地的廁所文化,最終得出這一結論。
以公共衛生系統為歷史學者所稱道的古羅馬開了先河,但彼時的公廁顯然是奢侈品,權貴們圍繞著廁所中央的雕塑和噴泉排排坐,儼然高級社交場合;路易十四深得古羅馬真傳,為了顯示自己衛生習慣良好,尤愛坐在馬桶上待客;在英國,最早的沖水馬桶安裝在伊麗莎白一世在泰晤士河畔里士滿區的宮殿里。終于,抽水馬桶大量生產的時代于19世紀80年代來臨,習慣于在野外解決問題,或者半夜將夜壺中物倒出窗外的平民們也能享受到這一“文明”了。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們開始對如廁這種行為羞于啟齒,高貴女性用“補妝”來掩飾在衛生間逗留的本質,孩子們在學校里甚至會因為正常的大便行為而被揶揄嘲笑。
這種“進步”讓日本免疫學、寄生蟲學博士藤田纮一郎感到無奈。在其著作《大便書》中,他試圖消弭人們對于糞便的各種偏見。譬如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已經不再是備受小資追捧的藍山咖啡,而是印尼的魯瓦克咖啡,產自一種貍貓的糞便;黃鶯的糞便則是美白洗面奶的重要成分。
這聽上去有點惡心,也會激起人們“現代人為了美味和美容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反應。但早在清朝,慈禧命御醫制作的玉容散中就有“白丁香”、“鷹條白”、“鴿條白”的成分,它們分別是麻雀、鷹和鴿子的排泄物。難怪藤田看不慣現代人對糞便的過度緊張,一再呼吁“有點骯臟也不要緊”。
如今,在以干凈整潔著稱的日本,幾乎找不到天然糞便的痕跡,糞便作為養料的自然循環逐漸消失。被文明的沖水馬桶吸走的糞便會經過排水管進入凈水廠接受污水處理。在那里,大約80%的糞便會變成水,一部分流入海里,其余作為街頭的噴泉或工廠用水,還有一些則回歸到沖水馬桶。現代排泄物循環體系里,糞便在地面下一層層回繞,難以“物盡其用”。曾經,這些天然肥料幫助植物茁壯成長,而適量的細菌則幫助將腐葉等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更糟糕的是,由于糞便被“妖魔化”為污穢之物,現代文明開始忙不迭履行撲殺糞便的任務。兒童從小被灌輸糞便骯臟的觀念,忙碌的成人一再壓縮坐在馬桶上的時間,以至于很少有人會關心這樣一個事實──糞便呈現的狀態與健康狀態息息相關,無論顏色、形狀和氣味,都有可能透露平日被我們忽略的身體信息。
先別著急捂鼻子,試著心平氣和地觀察一下它們:細長型源于缺乏鍛煉和節食,黏稠型是由于過度勞累或寄生蟲作祟,水液型則是因為吃了太多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或疏于保暖。至于健康完美的大便,形狀應當如同飽滿的香蕉,色呈金黃,重量約為100~200克。
日本著名棒球手水原茂承認,自己在大學棒球社當領隊的時候,經常詢問先發投手早上大便是否浮起。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領隊就會讓候補投手趕緊做熱身準備。這種看似原始的選人方式頗有其意義。糞便漂浮,顯示飲食中攝取的過多纖維在腸道中發酵,產生大量氣體;糞便下沉說明飲食中主要攝取物質為動物性蛋白,投手會體力充足。因此,均衡飲食下的健康大便應該浮起一小會兒,然后慢慢下沉,留下一串氣泡。
糞便還能傳遞排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重壓之下的日本上班族有八成面臨排便問題,48%的女性為便秘所苦,其中七成人5天才排便一次。與之相反,男性則多為腹瀉所困擾。目前日本壯年期男性當中,約有1/10正遭受“過敏性腸道癥候群”困擾。一下地鐵就飛奔去廁所的男性數量之多,導致日語中出現了一個新詞語——“車站停車癥候群”。
緊張與壓力是這種狀況的罪魁禍首。藤田博士發現,持續承受壓力者的腸道內菌群嚴重失衡。大腸桿菌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處于絕對優勢,而它們的存在會令腸道蠕動變差。尤其是后者,極易令大腸內的物質腐敗并產生致癌物質。相比之下,幫助提高免疫力的乳酸菌和比菲德氏菌變得奄奄一息,數量只占菌群總量的13%。
如此來說,一個過度光鮮整潔、不允許糞便出現的社會可能使人類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藤田博士每年都會去一趟印尼的加里曼丹島。在那里,廁所建于河川表面,如廁時肛門會有一種微妙的溫熱感。那是一種當地稱之為“IkanBubusu”的魚類正在例行工作,它們很喜歡食用人類的糞便,“如果不讓便便健康一點,就好像對不起魚一樣”。
當然,隨著地球人口的膨脹,古老的生態循環已跟不上糞便的產出速度——僅日本17個小時排便總量就能掩蓋摩納哥。作為文明標志的沖水馬桶,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面對一個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東西,避之惟恐不及顯然不是一種正常的心態。藤田想要借此表達的觀點很可能是:直面馬桶里的糞便吧,正如你必須直面這個世界。
大便書 作者簡介
寄藤文平,1973年生,插畫藝術家、藝術設計總監、廣告出版業暢銷大師。主要作品有JT《成人香煙養成講座》,以及同屬JT的《重視禮儀》廣告等等。2000年12月成立個人工作室“文平銀座”,從事書籍裝幀等設計工作。
藤田纮一郎,1939年出生于中國東北,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畢業,東京大學醫學系研究所工作。其后擔任長崎大學教授等職務,1989年擔任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教授,現為該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寄生蟲學、熱帶醫學及感染免疫病學。1994年發表著作《微笑蛔蟲》(講談社),榮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出版獎。藤田纮一郎為日本寄生蟲研究第一把交椅,素有“寄生蟲博士”之美稱。另有《愛上寄生蟲》(講談社)、《霍亂降臨街頭》(朝日新聞社)等多部著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