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欲望辭修與文化守夜(全球化社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959552
- 條形碼:9787505959552 ; 978-7-5059-595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欲望辭修與文化守夜(全球化社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欲望修辭與文化守夜:全球化視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通過對多維視野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生成、大眾文化奇觀的理論剖析,洞察了大眾文化運作的市場機制和程配方,指出了大眾文化的技術性本質和對當前多元文化格局建構的重要作用,及其微觀政治學的訴求,以及它何以擔當了新崛起階層的巨型想像的欲望修辭學和文化守夜人。
欲望辭修與文化守夜(全球化社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大眾文化的崛起與新中產階層的形成與訴求和欲望想像,以及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文化觀念的變遷、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的產業化,甚至與多元文化競爭格局中引發的文化領導權問題作了剖析,并結合全球化語境中世界文化格局重組的大背景,對當前重要的世界文化思潮和文化價值論以及當前執政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等諸多問題有所論及。 事實上,大眾文化的流行已表明它在大眾日常生活中占據了主導性地位,它借助于市場的力量已經滲透到大眾的文化心理結構中,如若無視它的事實存在,就會使主流話語在大眾層面陷入孤立、僵化以至空白,甚至處于“失語”進而失效的自說自話狀態,*終使大眾再也聽不懂或不再理會主流話語的聲音。 “文化研究”實踐表明,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一詞,重心既不在美學策略,也不在簡單的人文價值評判,而落在政治經濟學分析上,這種傾向已顯現在中國大眾文化研究中。 在新的歷史語境下,盡管我們選擇以中產階層為消費主體的大眾文化作為研究對象,但不表明我們對其趣味的認同,更不是擔當辯護人,而是堅持一種批判立場和清醒的理性意識。既要看到它為形成文化研究的中國學派積累資料和本土文化經驗的理論價值;亦要看到它在面對強勢文化侵蝕和挑戰,大力發展民族特色大眾文化,使其在文化相互激蕩競爭、文化貿易逆差嚴峻的境遇下,提升文化競爭力的現實意義。這不僅有利于增強黨的文化執政能力,更有利于在國際舞臺上建構剛健清新勇于擔當大國責任的“中國形象”。
欲望辭修與文化守夜(全球化社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目錄
欲望辭修與文化守夜(全球化社域中的中國大眾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范玉剛,1969年生,山東省臨邑人,2003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山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文藝美學中心博士后,中央黨校文史部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美學、文化研究。曾出版專著《睿思與歧誤》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版),在《文學評論》、《哲學研究》、《文藝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中央黨校學報》、《人文雜志》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摘。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