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060661
- 條形碼:9787307060661 ; 978-7-307-06066-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研究“中國戲劇史”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上海時事京戲與時裝新戲、中國早期話劇正式登場、上海通鑒學校及春陽社、現代話劇觀念在實踐中確立、張彭春及其導演藝術、20世紀20年代的作家作品、劇場藝術等內容。
這部教材《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倒正是讓人期盼一讀的書。
其一,凡是寫“演出史”的人大都把戲劇演出當成戲劇的完整成果,而寫“戲劇文學史”的作者常常有意無意地把完整的腳本當成了戲劇的完整成果,這種看法當然不那么準確。
其二,本書確實涉及了話劇演出內部諸多門類,甚至包括了對話劇教育的闡述,話劇理論概貌的介紹,知識的信息量比較大,當然給學生閱讀就更好。
其三,編排體例十分有趣多彩。每章后面附有“閱讀參考”,在這里可以看到許多我們平常看不到的劇本和論文片段,還附有思考題,就是我們這些老戲劇工作者,在其中也能學到東西。
看了這本書,感到滿足,當然也會感到一些不滿足。因為寫這樣一本教材是太難了,它不但幾乎接觸到了戲劇百科全書中所有的問題,而且對作者本身的素養要求也太高。好在這一類書籍一般都是邊出版,邊修訂,出了幾版之后,恐怕才能完全與完整。希望本書的這個過程能盡量短些,以滿足讀者的需要,相信作者定能做到這一點。
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 目錄
**章 中國話劇胚胎和土壤
**節 概述
第二節 上海時事京戲與時裝新戲
第三節 西方演劇影響
第四節 文人號召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二章 中國早期話劇正式登場
**節 概述
第二節 東京春柳社
第三節 上海通鑒學校及春陽社
第四節 北京新劇
第五節 上海新劇團體及演出
第六節 劇場建設
第七節 代表人物夏氏兄弟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三章 現代話劇觀念在實踐中確立
**節 概述
第二節 演劇觀念論戰
第三節 愛美劇實踐得失
第四節 國劇運動主張
第五節 教育教學
第六節 張彭春及其導演藝術
第七節 表演藝術
第八節 舞臺美術的發展
第九節 20世紀20年代的作家作品
第十節 劇場藝術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四章 中國話劇舞臺演出藝術的現代化曲折進程
**節 概述
第二節 左翼話劇運動演劇組織
第三節 中國旅行劇團
第四節 國防戲劇
第五節 理論系統化
第六節 創辦國立戲劇學校
第七節 舞臺藝術
第八節 劇場建設與管理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五章 演劇演出藝術漸趨成熟
**節 概述
第二節 洪深舞臺藝術呈現
第三節 熊佛西定縣農民舞臺實踐
第四節 歐陽予倩早期劇作及其導演經驗
第五節 曹禺及其表演藝術和劇本創作
第六節 李健吾及其劇本創作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六章 抗戰前后的軍隊演劇活動
**節 概述
第二節 紅軍時期演劇活動
第三節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話劇活動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七章 抗日戰爭時期日偽占領區的演劇活動
**節 概述
第二節 上海抗戰爆發時期演劇活動
第三節 演劇隊
第四節 上海孤島時期演劇運動
第五節 上海淪陷后的苦干劇團
第六節 北平淪陷后的北京劇社
第七節 劇本審查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八章 抗日戰爭時期國統區演劇活動
**節 概述
第二節 武漢演劇活動
第三節 重慶演劇活動
第四節 以桂林為中心的西南演劇活動
第五節 抗戰時期的南京國立戲劇?茖W校
第六節 三位話劇創始人理論主張
第七節 作家作品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九章 解放戰爭時期的話劇活動
**節 概述
第二節 國民黨統治區話劇活動
第三節 解放區話劇活動
第四節 鄭君里《角色的誕生》
閱讀參考
思考題
第十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演劇藝術
**節 概述
第二節 建立機構和成立劇院團
第三節 劇院團管理
第四節 獨幕劇的蜂擁時代
第五節 **屆全國話劇觀摩演出會
第六節 舞臺美術工作者的成績
第七節 第四種劇本
第八節 作家作品
第九節 理論建樹
第十節 導演藝術
第十一節 表演藝術
第十二節 劇場建設
閱讀參考
思考題
參考書目
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 節選
**章 中國話劇胚胎和土壤
**節 概述
中國人在19世紀后期開始接觸西方話劇。在西方話劇進入中國之前,中國人喜愛的戲曲藝術在不斷擴展演出的影響力和范圍,戲曲的中心有從北向南發展的趨勢。戲曲*初的演出場所是在戲園,1874年以后,改在茶園演出。與此同時,戲曲藝術也在尋求內容和形式上的不斷更新,出現了時事京戲、時裝新戲等深受西方演劇影響的形式。
*早接觸西方話劇的中國人是晚清時期出使西洋的外交官吏。西方話劇的舞臺演出藝術深深觸動了他們的思想意識和欣賞觀念。處于強勢的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勢,觸動了他們敏感的神經和民族自尊心,他們在憤懣與抗爭中,開始自衛,并在自衛中開始介紹西方話劇舞臺演出藝術。
西方話劇舞臺演出進入中國是從居住在口岸邊的上海的西方僑民開始的,他們在自娛自樂的同時也把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帶進劇場與他們共同娛樂。*開始接觸西方話劇演出的中國人有三部分:一是留學海外的學生,二是在教會學校上學的學生,三是*先與西方僑民相識的知識分子。
19世紀60年代,隨著教會學校沿用國外的教學內容、方法和體制,學校出現了課本劇的演出,在課本劇中,偶爾也演出世界名劇片段,因此,中國文明戲的濫觴可以追溯到學生演劇。
*初演劇活動的初衷是借一種新的方式寫當代的人和事,借以抒發對現實的感悟。在此過程中,努力*大、貢獻*多的個人是演員兼劇作家汪笑儂;集體是學生業余劇社,領頭人是汪優游等。*初宣傳活動的初衷是以“維新”、“救國”和“開啟民智”開道的,代表人物有嚴復、梁啟超、陳獨秀、柳亞子等人。他們創辦雜志,發表演說,為演劇活動鳴鑼開道,顯然政治輿論的功能大于藝術的功能。
……
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 作者簡介
張殷,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藝術研究所副教授。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中國話劇專業方向,獲文學藝術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