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走進生命倫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0407
- 條形碼:9787010070407 ; 978-7-01-00704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進生命倫理 本書特色
生命倫理學作為倫理學的一個分支,是以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為背景,從醫學倫理學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它以人的生命為中心,不僅關注醫療領域中的病人,而且面對整個社會的人群,從生殖生育、醫療衛生保健、公共衛生政策,直到人的臨終死亡等所引發的一系列倫理問題進行探討,包括對安樂死、克隆人、人類基因組與胚胎干細胞、器官移植與交易、精子卵子庫等的研究,其目的是解決如何認識維護人的生命尊嚴與生命價值、人類應當遵循怎樣的規律去改變和改善人類自身、如何認識生命的健康與疾病的關系及生與死的權利等問題。 全書共分13個章節,具體包括生育控制、基因重組、克隆技術、器官移植、生命刑罰等。
走進生命倫理 內容簡介
生命倫理學作為倫理學的一個分支,是以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為背景,從醫學倫理學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它以人的生命為中心,不僅關注醫療領域中的病人,而且面對整個社會的人群,從生殖生育、醫療衛生保健、公共衛生政策,直到人的臨終死亡等所引發的一系列倫理問題進行探討,包括對安樂死、克隆人、人類基因組與胚胎干細胞、器官移植與交易、精子卵子庫等的研究,其目的是解決如何認識維護人的生命尊嚴與生命價值、人類應當遵循怎樣的規律去改變和改善人類自身、如何認識生命的健康與疾病的關系及生與死的權利等問題。全書共分13個章節,具體包括生育控制、基因重組、克隆技術、器官移植、生命刑罰等。
走進生命倫理 目錄
一、生命倫理
1.生命倫理學及其興起之因
2.生命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3.生命倫理學的學科性質與地位
4.生命倫理學堅守的倫理原則
5.生命倫理學的發展前景
二、生育控制
1.失衡的人口生育列車
2.人口數量的增減法則
3.歷經曲折的優生實踐
4.生育控制技術的選擇
5.選擇性生育是耶非耶
三、輔助生殖
1.人的生育權利與能力
2.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3.生殖技術帶來的倫理沖突
4.代孕母親交易市場的禁止和寬容
5.精子庫與卵子庫迅速成長
四、基因重組
1.生命遺傳基因的革命性發現
2.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偉大工程
3.人類基因倫理上的肯定否定
4.基因治療的曙光與倫理之慮
5.轉基因生物技術下的安全論爭
五、克隆技術
1.人類的克隆時代正蹣跚走來
2.克隆人宣言掀起全球風暴
3.對克隆人的反對與支持
4.治療性克隆技術發展的新領域
5.人類胚胎干細胞克隆的倫理辯護
六、健康道德
1.人體健康意義的追求與延伸
2.人類健康道德責任的現代追求
3.疾病與人的生命同時存在
4.威脅人類健康的流行性疾病
5.打贏維護人類道德健康的戰爭
七、器官移植
1.器官移植的夢想與現實
2.拼接技術上的生命
3.器官的需求無限與供給短缺
4.異種器官移植的艱難選擇
5.器官交易的封殺與分配倫理
八、人體實驗
1.人自己需要研究自己
2.強迫實驗的不道德惡行
3.從《紐倫堡公約》到《貝爾蒙報告》
4.人體實驗的道德原則
5.尋求控制效力的倫理審查
九、生命刑罰
1.死與不死的歷史鉤沉
2.死刑是一種必要的惡
3.越走越窄的死刑之路
4.從限制到廢除的選擇
5.從野蠻走來到文明死去
十、自棄生命
1.人的生命中無法釋懷的痛
2.生命為何承受如此之輕
3.一切埋藏在社會關系之中
4.自棄生命的權利何在
5.關愛人類的生命健康
十一、死亡標準
1.人體死亡標準的鑒證
2.新死亡觀對傳統觀念的顛覆
3.腦死亡標準的倫理價值
4.需要尋求立法的支持
5.被人誤解的“廢物”再利用
十二、優死選擇
1.人生*后一杯酒是苦是甜
2.幾種類型不同的安樂死
3.渴求道德法庭的確證
4.法律的規定是*有效的手段
5.令人困惑的新生兒安樂死
十三、臨終關懷
1.臨終生命是人生的絕唱
2.臨終者呼喚臨終關懷
3、臨終關懷的歷史榮耀
4.不同的臨終,同樣的關懷
5.共筑生命關懷的夕陽工程
后記
走進生命倫理 節選
一、生命倫理
在大自然不再關注的地方,社會的關注不斷增長,因為單獨的個人的成長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目的和手段,同時,人類無論是作為生物學上的智能人物種,還是作為社會共同體而言,都是地球上理智和文明的傳遞者。
——吳興勇:《論死生》
1960年秋,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達特茅斯學院里,一場主題為“現代醫學中良知的重要問題”的討論會正熱烈地進行著。出席會議的學者有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著名微生物學家杜博斯(R.Dubos)、牛津大學內科教授皮克林爵士(G.Pickering)、時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的齊索姆斯(B.Chisholms)、美國神經外科學奠基人彭菲爾德(W.Penfield)、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遺傳學家繆勒(H.J.Muller)等科學家,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的科學技術顧問基斯佳科夫斯基(G.Kistiakowsky)也參與其中。后來的實踐證實,這些在現代生物醫學領域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所探討的主題對一門新興的人文學科——生命倫理學的產生,起到了重要的引發作用。
生命倫理學應運而生,它研究并力求回答現代醫學技術發展實踐所帶來的一些難題,如現代醫學越發達,疾病的種類為什么反而越多?社會健康水平越高,就越渴求醫學,但是醫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醫學科學的發展將會使得公共衛生資源進一步稀缺,由此出現公共衛生資源分配的公平問題,那么人類在維護生命健康的領域應當信守什么倫理原則?現代科學技術已使克隆人成為可能,代理母親成為現實,那么人類應當克隆人嗎?應當允許進行生育交易嗎?
……
走進生命倫理 作者簡介
王文科,教授,1954年生,當過手拿“紅寶書”的“紅小兵”和戴過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在跳“忠字舞”和背誦“老三篇”的環境中成為“紅衛兵”和共青團員。
1971年參加工作,先在同電影《林海雪原》一樣景色的林場當過護林工人,后來子承父業,成為像電影《鐵道游擊隊》里那些有飛車絕技的游擊隊員一樣的鐵路調車工人。再后來,趕上了恢復高考的第一班車,成為走進高等師范學校的“七七級”學子。此后便是從中學到大學、從北方到南方的教書做學問生涯。現任職于廣東省韓山師范學院,著有《知識經濟概論》、《直面人的最后時刻》、《公共行政的倫理精神》、《行政倫理》等幾部著作,發表關于倫理方面學術論文數十篇。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