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十大義理 內容簡介
于丹講《論語》心得,是用大眾化的表達方式,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解讀《論語》,而《中華十大義理》一書則是讓歷代圣賢自己站出來講述他們的思想,把他們的種種看法直接呈現出來。 本書確立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毅、和為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的十大主題,就各主題的內涵作了系統闡釋,并正確區分出其精華和糟粕。同時,從上百部文化經典中選擇經典語句,按一定順序進行編排,并加以解釋。主題鮮明,取材廣泛,結構合理,系統全面,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條認知中華文化精華的捷徑。
中華十大義理 目錄
序言之二
經典教育旨要
卷一 仁
一、仁的定義
二、仁的來源
三、仁與愛
四、仁的對象
五、仁的價值
六、眾德之本
七、仁智統一
八、踐行仁道
九、行仁之方
十、培育良知
卷二 義
一、義的定義
二、仁顯為義
三、義為行則
四、義的價值
五、無義之害
六、義利相依
七、愛護生命
八、以義制欲
九、由義取利
十、舍利取義
十一、以義制利
十二、見利思義
十三、謀取公利
卷三 禮
一、禮的精神
二、禮的原則
三、禮的價值
四、禮的規范
卷四 智
一、求實精神
二、實踐精神
三、批判精神
四、創新精神
五、堅持真理
六、學習目的
七、智的價值
八、仁智統一
九、知行合一
十、學習之道
卷五 信
一、信的定義
二、信的價值
三、信與眾德
四、信的行為
卷六 忠
一、忠的內涵
二、忠于祖國
三、忠于人民
四、忠于正道
五、忠于職守
六、互盡忠誠
卷七 孝
一、贍養父母
二、尊敬父母
三、繼承父志
四、自尊自愛
五、遵循正道
六、祭祀祖先
七、事親以禮
八、真誠孝親
九、為親解憂
十、忠孝一體
卷八 廉
一、貪欲之害
二、節制欲望
三、克制情緒
四、崇儉戒奢
五、持敬
六、專注善念
七、克除惡念
八、謙遜
九、知恥
十、反省
十一、改過
十二、廉潔
十三、培養正覺
十四、驅除誤覺
卷九 毅
一、立志堅定
二、自尊自信
三、自主自為
四、經受磨練
五、自強不息
六、正義之勇
七、堅強不屈
八、以力抗命
九、超越生死
十、舍生取義
卷十 和
一、和諧原理
二、社會和諧
三、天人合一
四、心靈和諧
中華十大義理 節選
經典教育旨要
科技與人文,是中華民族騰飛的兩翼。在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上,與四大發明同等重要的文明成果,即是十大義理。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的科技成果,十大義理則是中華民族的人文成果。
中華十大義理,即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毅、和。又可稱之為:中華十大民族精神、中華十常、中華十德、中華十大價值觀、中華十大人生觀、中華十大人文精神。十大義理,是中華民族億萬生命踐行的成果,并且由歷代圣賢表述出來。
孔子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導師,是十大義理的奠基人。《論語》一書已建立了十大義理的基本框架,歷代圣賢則為之添磚加瓦。管仲有“四維”之說,包括禮、義、廉、恥。董仲舒有“五常”之說,包括仁、義、禮、智、信。宋代有“八德”之說,包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孫中山先生提出“新八德”,包括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以十大義理為核心的中華道統代代相傳,以致永遠。
凡我炎黃子孫,應當有兩個明顯標志:身體上具有中華血統,心靈上具有中華十大義理。我們要用漢語和十大義理為主的中華文化來鑄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認同。
如果只批判傳統文化的糟粕,而不去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只能給民眾造成傳統文化一團漆黑的印象。驅除黑暗的方法是,點燃一盞燈。同理,驅除糟粕的正確方式是,弘揚傳統文化之精華。《中華十大義理》一書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匯聚。
一個民族的道德觀和民族精神,不是由抽象的理論制造出來的,也不是某一個偉人主觀想象出來的,而是如同地下溶洞一樣,是億萬年點點滴滴自然形成的,本書正是匯聚了中華民族精神和道德觀點點滴滴的精華。
任何一個有悠久文明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經典,而且,要保持民族精神與價值觀代代相傳,就必須推行經典教育。阿拉伯人可以在教堂讀《古蘭經》,西方人可以在教堂讀《新舊約全書》,為什么中華兒女就不能在教室里讀“四書五經”?
弘揚中華文化的**步,就是讀經。不僅僅是兒童讀經,而是全民讀經;不僅僅是讀經,而且是尊孔讀經。讀經必尊孔,尊孔必讀經。若讀經之時,對以孔子為首的中華圣賢沒有崇敬之心,就不會虛心接受圣賢的教導,不會將經文轉變為信念。若尊孔之士不讀經,則不知圣賢的教誨,尊孔就成為一種空洞的情緒。如果有人還對尊孔讀經這句口號有所顧慮的話,我愿意補充說明三點:當代中國的尊孔讀經與北洋軍閥的尊孔讀經目標不同,現在的目標是培育民族精神,傳承傳統道德;在讀經之時并不排斥對于西方文化的學習;讀經時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一面高喊要弘揚中華文化,一面又反對讀經,這是典型的南轅北轍行為!
……
中華十大義理 作者簡介
陳杰思,1964年生于云南省江川縣,1988年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任云南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助理,中華義理經典誦讀工程組委會主任。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將中華義理建設成為一門綜合性人文學科,建設成一門貫穿小學、中學、大學教育的素質教育課程。著有《中華義理》、《中華義理經典》、《國學新論》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