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財政理論與實踐:山東省財政科研2006年成果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864542
- 條形碼:9787505864542 ; 978-7-5058-645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政理論與實踐:山東省財政科研2006年成果選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2006年度山東省財政科研所組織了16個市財政局的有關科研人員針對農業生產服務體系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財政支農資金管理以及農村義務教育等4個方面的課題進行了協作調研攻關。在各協作課題組成員單位的精心組織和密切配合下,形成了一批數據翔實、證論充分、觀點新穎、操作性強的研究報告供廣大財政理論與實踐工作者參考。
財政理論與實踐:山東省財政科研2006年成果選 目錄
農業生產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政府作用和財稅支持
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調查與對策建議——關于農業生產服務體系中的生產服務組織建設
農業生產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對策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研究
關于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研究
棗莊市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
財政支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探討
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研究
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研究
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問題探討
整合財政資源提高使用效能讓財政雨露更多更好地潤澤“三農”
用好財政支農資金服務新農村建設——關于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調查與思考
關于財政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調研報告
關于“十五”期間財政支農情況的調研報告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更好地促進財政支農工作
關于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調查與思考
提高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的研究
關于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機制的分析及改革思路》協作課題組
東營市農村教育投入機制的調研報告
泰安市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機制研究報告
德州市縣鄉教育投入機制的分析及改革思路
萊蕪市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體制的分析與改革思路
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長效機制研究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財政與金融協調運作機制研究
探索財政與金融協調運作機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菏澤市中小企業發展分析
泰安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后記
財政理論與實踐:山東省財政科研2006年成果選 節選
農業生產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中與對策 日照市財政局
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應用,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按照市場經濟與公共財政的要求,深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建立健全農業生產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創造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并及時有效地推廣開來,使之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當前政府和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日照市農業生產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措施及成效近年來,日照市堅持以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設備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為重點,以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為龍頭,完善政策,強化激勵,規范服務,切實加強農業生產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農業科技服務貫穿到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加快了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步伐,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到2005年年底日照市主要農作物良種普及率達96%,以上,水果良種覆蓋率達到8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23元,糧經比例調整到54.4:45.6。
(一)加強組織網絡建設,農業科技服務領域不斷拓寬一是支持農業科技研發載體建設。落實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技術研發、技術轉讓稅收優惠政策,如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從事農業技術開發與轉讓業務所得收入免征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等,鼓勵其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支持。支持技術研究中心提高研發能力,對新認定的省級、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補助,到2005年年底日照市擁有省級技術研究中心3處、市級4處,建立完善了脫毒組配室、化驗室和智能溫室,引進、開發和利用各類農業技術150余項,取得農業科技成果96項。二是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建立了由市縣(區)推廣中心、鄉鎮推廣站和科技示范戶組成的農技推廣網絡,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146人、農民技術員1萬多人。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扶持發展專業協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到2005年日照市已發展到110個,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其中從事技術服務的占80%,成為農技推廣的重要力量。嵐山區碑廓鎮還聘請山東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擔任科技鎮長、科技顧問,指導全鎮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東港區兩城鎮、五蓮縣于里鎮實行農技人員包村辦法,將農業科技推廣成果與工資待遇相掛鉤,調動了農技人員積極性。三是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以“日照農業網”為依托,在日照市建立了上下貫通、橫向相連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通過信息平臺把農業新技術、農村耘政策、農產品市場新信點及時送到民手中,切實解決服務“三農”*后“一公里”問題。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架起了農業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橋梁,促進了農業科技資源加速流動。
……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