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廣西新民團研究-(1930-1940)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936675
- 條形碼:9787810936675 ; 978-7-81093-66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西新民團研究-(1930-1940) 本書特色
本文廣泛收集了有關檔案資料、報刊資料、回憶錄和前人著述,對廣西新民團的歷史淵源、創建過程、各種組織訓練制度及其在廣西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討論和敘述。作者分析了新桂系集團舉辦新民團與他們所主張的“三自”、“三寓”政策的共系,新民團體制與廣西地方割據性自治的關系,新民團的訓練方法、規模及其對廣西各項社會事業的建設性意義,從而把對新桂系軍閥集團的研究,由單純的人物政治史研究擴展到地方政治史的研究,由人物政治功業的敘述擴展到對其施政理念與政略的研究,由表層的歷史研究擴展到深入的社會組織、社會控制論的研究。
廣西新民團研究-(1930-1940) 內容簡介
新民團是新桂系為了維持割據統治地位、壯大實力而組建訓練的一支全民性的多功能準武裝組織。它的產生,與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密切相關。
就國內形勢說,新桂系在中原大戰后遭受空前的挫敗,對外擴張的空間被壓縮,同時廣西貧窮落后、財政困難,需要采取新的政策、尋找新的發展方式,新桂系的統治地位才能維持和鞏固;就國際關系方面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醞釀,日本把侵略矛頭對準中國,擴軍備戰成為潮流。在白崇禧的主導和黃旭初的協助下,新民團的編練進展迅速。新民團的特征體現在征編、訓練、職能等各個方面。
為了在全省廣泛建立民團組織,廣西當局制定了多種章則條例,采取了清查戶口、保證經費供應、創辦刊物等各方面的措施。民團的訓練主要包括干部訓練和團兵訓練兩個方面,另外學生和公務人員的訓練也屬于民團訓練的范疇。干部的訓練有一個從分散到集中的過程;團兵的訓練在初創階段著重于常備隊,后來主要訓練后備隊。從1930年秋到1940年夏,廣西當局訓練了數萬民團干部,訓練的壯丁可能超過兩百萬,學生和公務人員也有兩萬以上受過軍訓。
數量龐大的民團隊伍成為新桂系推行各項政策、維持割據地位的得力工具;新民團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領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政治方面,民團組織與各級政權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廣西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民團體制;新民團是新桂系推行“自治”政策的重要依靠力量,民團組織的活動使普通民眾受到了一定的政治訓練,編練民團有助于完善行政組織、建構高效率的基層政權。在軍事方面,新民團是新桂系貫徹“自衛”政策的產物,民團隊伍的建立增強了新桂系的軍事實力;新民團在根除匪患、抗衡各路軍閥、鎮壓人民反抗、打擊革命勢力、參與抗日戰爭等軍事行動中都十分活躍。在經濟方面,新民團是新桂系實施“自給”政策所訓練的一支生產大軍,民團隊伍積極參加“公共造產”運動,在植樹造林、增加生產、推廣新技術、修建公路、建造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民團組織參與的一些經濟建設項目由于當局決策不當而成效不顯著,人民的貧困狀況并沒有根本改善,另外編練民團費用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在文化方面,新民團是新桂系文化建設的實踐者,民團組織對于普及教育、改變社會風尚功不可沒。
新民團建立后,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許多人給予了正面評價。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新民團有功有過。在積極作用方面,新民團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廣西的落后面貌,推動了廣西的現代化進程;新民團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制度創新、三民主義的實踐和對于鄉村建設的嘗試,都作出了積極貢獻,提供了有益的歷史啟示。在消極作用方面,新民團在本質上是軍閥集團維持統治地位的工具,它的出現造成了全省皆兵的局面,使廣西社會成為一個大兵營,對社會經濟產生了消極影響;同時,新民團對中國革命危害不小。
廣西新民團研究-(1930-1940) 目錄
**節 廣西的舊民團
一、廣西舊民團溯源
二、舊民團社會角色分析
第二節 新桂系的崛起與受挫
一、統一廣西
二、參加北伐,爭霸中原
三、迭遭挫敗,陷于困境
第二章 新桂系的治桂方略與民團的職責
**節 新桂系的政治藍圖與治桂方略
一、“三自三寓政策”
二、《廣西建設綱領》
第二節 民團組織的職責
一、政治上建立民團體制
二、軍事上達到全民皆兵
三、經濟上實現自給
四、文化上實現“自覺”
第三章 新民團的創建
**節 國民黨政權對民團武裝的利用
一、中央政權的民團政策
二、地方政權對民團的利用
第二節 新民團的創建過程
一、初期利用舊民團的做法
二、新民團的初創
三、新民團的全面建設
第三節 新民團舉辦成功的原因
一、經濟基礎與民情條件
二、新桂系集團的政治進取性
第四章 新民團的組織與訓練
**節 組織體系
一、領導機構
二、團隊
三、民團組織的人數
第二節 干部訓練
一、前期分散訓練
二、后期集中訓練
第三節 團兵訓練
一、后備隊訓練
二、常備隊、預備隊、特務隊、特種后備隊訓練
第四節 學生和公務員軍訓
一、學生軍訓
二、公務員軍訓
第五章 新民團與基層政治
**節 新民團與地方自治
一、廣西“地方自治”的實施
二、新民團在地方自治中的作用
第二節 民團干部與基層政權建構
一、“鏟除土劣”與“行新政,用新人”
二、基層政權的“三位一體”制
三、一個特殊的基層干部群體——干訓生
第六章 新民團的軍事行動
**節 新民團肅清匪患的行動
一、廣西匪患的嚴重性
二、新民團肅清匪患的作用
第二節 新民團對民眾和革命的鎮壓
一、鎮壓“民變”
二、參與圍攻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三、襲擊途經的長征紅軍
第三節 新民團與抗日戰爭
一、新民團與廣西抗戰軍事動員
二、新民團與抗戰時期的征工
三、新民團在大后方的作戰行動
第七章 新民團的經濟活動
**節 新民團經濟建設的實踐
一、參加“公共造產”運動
二、交通建設
第二節 新民團的財政來源
一、民團經費及其開支情況
二、民團經費與鴉片問題
第八章 新民團的文化建設活動
**節 新民團制度與廣西教育
一、廣西的國民基礎教育運動
二、民團組織與國民基礎教育的實施
第二節 新民團與廣西社會風氣的轉變
一、新民團制度與“尚武”風氣
二、民團組織與風俗習慣的改良
第九章 新民團的歷史地位
**節 輿論界對新民團的評價
一、廣西輿論界對新民團的宣傳介紹
二、廣西省外輿論對新民團的評價
第二節 新民團的歷史貢獻
一、新民團建設廣西的成果
二、新民團與時代課題
三、新民團與制度創新
第三節 新民團的負面作用
一、幾點政治消極性
二、危害革命的具體事實
參考文獻
后記
廣西新民團研究-(1930-1940) 作者簡介
劉文俊(1968-),男,湖南省耒陽市人。2004年9月進入南京大學歷史系師從李良玉教授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7月畢業。現為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專業碩士生導師。所著《廣西近代圩鎮研究》(合著)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中南地區高等學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廣西史稿》(合著)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自開商埠與中國近代經濟變遷》(合著)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另有專著《近代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開發與對外關系》問世。先后在《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民國檔案》、《學術論壇》、《黨史研究與教學》、《廣西師范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