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人文通識講演錄-文化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32922
- 條形碼:9787503932922 ; 978-7-5039-329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通識講演錄-文化卷 本書特色
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使僅僅為灌注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貫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類也。
——蔡元培
通識,一般生活之準備也;專識,特種事業之準備也。通識之用,不止潤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論,則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
——梅貽琦
這套《人文通識講演錄》在北京博學近思書院的策劃下,已成功出版,首批推出了“哲學卷”、“歷史卷”、“古代文學卷”、“現當代文學卷”、“美學卷”、“文化卷”、“人文教育卷”、“學術人生卷”等八種,涵蓋了人文通識教育的各個領域。
這套講演錄的特點,首先是編輯理念明確。《論語?憲問》中,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修養,而今天的人學習是為了裝飾自己,顯示給別人看。這套講演錄正是體現了這樣的一個思路:力倡“為己之學”。它的目的是加強人的自身修養,培育人們的精神人格,塑造人們的心靈。第二,它是分卷出版,每卷一個主題,這是它與《大學人文啟示錄》和《在北大聽講座》等書*大的不同。譬如,“哲學卷”集中探討了中西方哲學精神、中國哲學的創新、中國傳統的儒道釋哲學以及全球倫理,使讀者對自己的精神家園、對自己安身立命的場所有所思、有所悟,從而找回自己的精神依托與價值依憑;“古代文學卷”集中討論了唐宋詩詞、《紅樓夢》以及其他古代小說名著,演講者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精神,在讀者而言,則是陶冶身心的*佳精神食糧;“現代文學卷”則探討了文學與人生、現代文學與歷史、中外文學的精神對接、魯迅小說及魯迅精神等,繽紛多彩,郁郁乎文哉;“歷史卷”則從歷史點滴探討中華文明的源流與其精神內涵,處處使人體悟到讀歷史如同讀人生,啟發人們去追索、去發現、去選擇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歷史中的位置;“美學卷”從美育、藝術與審美、美學思想與美的精神等角度,給人一雙審美的慧眼,從生活中去發現美,從心靈中去發現美;“文化卷”則討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現代文化、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化,它們的各種形態與內涵,它們與我們現實人生的關系,使人在思考中追尋自己立身的根本;“學術人生卷”是名家學者談自己的人生心得,名家學者是怎樣成就他們自己的,他們身上究竟體現了怎樣的一種精神,讀來對人深有啟發;“人文教育卷”則揭示了人文通識教育的主題,我們應該做怎樣的人,我們如何去做這樣的人,人文教育應如何做起,我們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這些問題都可在本卷中找到理想的答案。雖然每一卷講演都有它明確的主題,但這8卷講演,一言以蔽之,就是養成人格、塑造心靈;一套講演錄在手,可飽覽當代名家的演講風采。第三,這套講演錄中的演講者都是當今國內外**流的華人名家學者,他們的學術影響力和公共影響力之大,是國內至今所出版過的任何一套講演錄所不能比擬的,只要翻開目錄,幾乎都是如雷貫耳的名字,而通過他們的這些演講,也進一步展示了他們的大家風范。第四,這套講演錄大部分演講后面都配有“現場提問選摘”,名家學者與聽眾的現場交流,解答聽眾疑惑的問題,使人如臨其境。
人文通識講演錄-文化卷 內容簡介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一套《人文通識講演錄》,源于東南大學盛況空前的人文學術講演活動——“人文大講座”,東南大學堅持十年之久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重要成果。飽含著中國當代人文學界**流學者們的深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是中國學術史和教育史上的珍貴見證。 在策劃這一套叢書的時候,我們重點突出其中的人文含量和知識含量,因此所選講演嚴格地限定在文、史、哲、藝術等領域中*杰出的名家學者。涵蓋了哲學、歷史、文化、藝術、古典文學、現代文學、人文教育、學術人生等多個領域。凝聚著中國*優秀的人文學者名家的學術精華和人生體悟,也包含著他們對后輩學子的殷切希望。 本書是其中的一卷,收入了葉嘉瑩、章培恒、孫遜、洛夫等人文學者的演講內容。
人文通識講演錄-文化卷 目錄
讓昨天與明天相遇在今天
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的安身立命
百年思索:中國學術對社會科學理論的可能貢獻
文化界說
中國文化與中國人
香港的大眾文化與小眾文化
五四精神和中國文化的現代性
從中國文化的“自主性”談起
中學與西學
中國文化與全球化
中國文化觀念中的“真”
在新世紀看中國文化的累積和創新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與人生
傳統道德及其現代價值
后記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