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近代人學與文化哲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61580
- 條形碼:9787010061580 ; 978-7-01-00615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人學與文化哲學史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了十二位頗具代表性且有理論系統的思想家予以評介,具體包括:張之洞、康有為、譚嗣同、嚴復、梁啟超、章太炎、陳獨秀、胡適、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和馮友蘭。
中國近代人學與文化哲學史 目錄
前言
**章 內學養身心 外學應世事——張之洞入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文化模式
第二節 尊綱常而斥民權,倡守約以破繁難
第三節 引西學以益智,奮民志而圖強
結語
第二章 援儒人墨 用夷變夏——康有為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去苦求樂”的人性論和“人道”之學
第二節 仁愛之德為人類文明形成與進化的樞機
第三節 人權平等的學術主旨及實現之初階
第四節 更新國人精神素質,塑造中西合璧的新國魂
結語
第三章 辟茍學立仁本 撻秦政倡民權——譚嗣同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中西文化同源論和取法西學的思想根據
第二節 “仁”的本體論化及對“以名為教”的理論否定
第三節 批判綱常倫理、伸張人權平等
第四節 性善論的再創造和肯定靈魂不滅說的道德教化功用
結語
第四章 創三育強國本 倡內籀正文風——嚴復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從自由精神求證中西文化差異的根源
第二節 更新民眾素質為強國保種之本
第三節 對中國傳統學術和君主體制的批判
第四節 融合中西教育思想和文化模式之構想
第五節 對斯賓塞、赫胥黎思想的揚棄及“合群進化”思想
第六節 為“開明白營”和“背苦趨樂”作道德正名
結語
第五章 既聞海潮音 也作獅子吼——梁啟超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新民”為中國救危圖強之本
……
第六章 從轉俗成真 到回真向俗
第七章 春西方三大發明 斥舊學糞中毒藥
第八章 張西化大纛 蘊會通本相——胡適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第九章 認取自家精神 尋取自家路走
第十章 統貫天人 平章華梵
第十一章 六經統攝學 一心統攝六經——馬一浮人學及文化學要義
第十二章 維舊邦新命 繼理學法統——馮友蘭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參考文獻
后記
**章 內學養身心 外學應世事——張之洞入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文化模式
第二節 尊綱常而斥民權,倡守約以破繁難
第三節 引西學以益智,奮民志而圖強
結語
第二章 援儒人墨 用夷變夏——康有為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去苦求樂”的人性論和“人道”之學
第二節 仁愛之德為人類文明形成與進化的樞機
第三節 人權平等的學術主旨及實現之初階
第四節 更新國人精神素質,塑造中西合璧的新國魂
結語
第三章 辟茍學立仁本 撻秦政倡民權——譚嗣同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中西文化同源論和取法西學的思想根據
第二節 “仁”的本體論化及對“以名為教”的理論否定
第三節 批判綱常倫理、伸張人權平等
第四節 性善論的再創造和肯定靈魂不滅說的道德教化功用
結語
第四章 創三育強國本 倡內籀正文風——嚴復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從自由精神求證中西文化差異的根源
第二節 更新民眾素質為強國保種之本
第三節 對中國傳統學術和君主體制的批判
第四節 融合中西教育思想和文化模式之構想
第五節 對斯賓塞、赫胥黎思想的揚棄及“合群進化”思想
第六節 為“開明白營”和“背苦趨樂”作道德正名
結語
第五章 既聞海潮音 也作獅子吼——梁啟超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節 “新民”為中國救危圖強之本
……
第六章 從轉俗成真 到回真向俗
第七章 春西方三大發明 斥舊學糞中毒藥
第八章 張西化大纛 蘊會通本相——胡適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第九章 認取自家精神 尋取自家路走
第十章 統貫天人 平章華梵
第十一章 六經統攝學 一心統攝六經——馬一浮人學及文化學要義
第十二章 維舊邦新命 繼理學法統——馮友蘭人學及文化哲學要義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