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7303071857
- 條形碼:9787303071852 ; 978-7-303-0718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庫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可分為四部分。**部分論述中國社會史的學術史,第二部分探討中國社會史的方法論,這兩部分內容共同反映出對于中國社會史學術特征、理論與方法的關注。第三部分主要是宗族制度與譜牒學方面的學術綜述,第四部分是關于人物傳記與老年人口及災荒方面的論述,這兩部分的內容側重對社會群體與史料學的探討。
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庫 目錄
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庫 節選
本書內容可分為四部分。**部分論述中國社會史的學術史,第二部分探討中國社會史的方法論,這兩部分內容共同反映出對于中國社會史學術特征、理論與方法的關注。第三部分主要是宗族制度與譜牒學方面的學術綜述,第四部分是關于人物傳記與老年人口及災荒方面的論述,這兩部分的內容側重對社會群體與史料學的探討。
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庫 相關資料
書摘新時期的中國社會史研究,作為歷史學的分支或流派,如果以1986年10月在南開大學舉行的首屆研討會為標志的話,至今已正式開展了10個年頭。從首屆研討會學者們就社會史的研究對象、范疇、社會史與其他學科的關系、開展社會史研究的意義進行熱烈討論起,便體現出諸說并存、百家爭鳴的學術民主精神,此后不斷有關于學科理論的文章問世,進行學術商榷,這10年是理論探索的10年;經過眾多學者采用不同方法對不同學術問題進行探討,形成各種學術風格,誕生了一批學術論著,這10年也是具體課題研究取得突出成績的10年。 今天我們重新審視中國社會史研究的10年歷程,有助于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特征,從而進一步認識“中國社會史”是什么,理解社會史理論研討中的不同意見。為此,筆者草成此文。 一、社會生活研究:還歷史以血肉 談到新時期的中國社會史研究,不能不涉及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30年的中國歷史學研究的特點,也不能不涉及二三十年代發生的中國社會史大論戰。眾所周知,社會大論戰起因于1927年國共關系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共產國際和中國國內為此對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性質問題進行爭論,由此涉及對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的認識。論戰討論的主要問題:“一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問題;二是中國歷史是否經過奴隸制階段問題;三是所謂‘封建社會’以及中國歷史斷限和特征問題;四是所謂‘商業資本主義’問題;最后又從歷史回到現實,認識近代中國是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問題”①。由此可知,論戰討論的“社會史”,是關于中國社會性質和歷史分期的問題,屬于社會形態史、社會發展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馬克思主義史學因在中國學術界取得支配地位而迅速普及,當年在社會史論戰中成長起來的史學家,成為史學界的領導,中國的歷史研究沿著當年社會史大論戰的軌跡繼續發展。自50年代起,史學研究的重心有“五朵金花”之說,即漢民族的形成、中國歷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戰爭和資本主義萌芽。其中后四個問題均同社會史有關,分期、所有制、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是由如何認識社會性質引發的,農民戰爭是印證中國革命道路和作為“中國歷史發展真正動力”而成為顯學的。此外,史學界還進行了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的討論,以求得對中國社會性質和特征的認識。上
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庫 作者簡介
常建華,1957年生,河北張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先后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5年留系任教,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宗族制度與族譜學、風俗史、18世紀的國家與社會。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兼職教授、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著有《宗族志》(1998)、《社會生活的歷史學》(2004)、《明代宗族研究》(2005)等書,合作編著《中國家譜綜合目錄》(1997)等多種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及雜著多篇。 常建華,1957年生,河北張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先后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5年留系任教,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宗族制度與族譜學、風俗史、18世紀的國家與社會。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