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7532543102
- 條形碼:9787532543106 ; 978-7-5325-431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本書特色
本書詳細論述了中國中古文學史。理論豐富、觀點新穎。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資料,使理論更具真實性、鮮明性,著重研究了漢魏六朝專家文。本書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內容簡介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撰成于一七一七年,本書詳細論述了中國中古文學史。理論豐富、觀點新穎。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資料,使理論更具真實性、鮮明性,著重研究了漢魏六朝專家文。本書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講義共分五課,**課“概論”旨在闡明研究意義,第三、四、五課分論中古各時期文學的變遷軌跡或總體風貌,就史的分量而言,顯然應該落實在這后三課的條分縷析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在**課之后,也是在本來不多的課目中,作者又特設第二課“文學辨體”,并說明這一部分的要旨是:“此篇以阮氏《文筆對》為主。特所引群書,以類相從,各附案詞,以明文軌!笨磥,作者更明確的意圖是,通過一種文學觀上的澄清來帶動中古文學史發展軌跡的再認識。那么,這一課在銜接上就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從中還明顯地透露出作者的學術淵源。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目錄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導讀/程千帆曹虹/l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1
**課 概論/1
第二課 文學辨體/3
第三課 論漢魏之際文學變遷/6
第三課 附錄/18
第四課 魏晉文學之變遷/28
甲 傅嘏及王何諸人/28
乙 嵇阮之文/35
丙 潘陸及兩晉諸賢之文/45
丁 總論/51
第五課 宋齊梁陳文學概略/62
甲 宋代文學/63
乙 齊梁文學/66
丙 陳代文學/79
丁 總論/83
(甲) 聲律說之發明/87
(乙) 文筆之區別/93
附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100
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104
弁言/羅常培/104
一 緒論/105
二 各家總論/107
三 學文四忌/110
四 論謀篇之術/113
五 論文章之轉折與貫串/114
六 論文章之音節/117
七 論文章有生死之別/119
八 《史》、《漢》之句讀/122
九 蔡邕精雅與陸機清新/122
十 論各家文章與經子之關系/124
十一 論文章有主觀客觀之別/126
十二 神似與形似/128
十三 文質與顯晦/129
十四 文章變化與文體遷訛/130
十五 漢魏六朝之寫實文學/132
十六 論研究文學不可為地理及時代之見所囿/134
十七 論各家文章之得失應以當時人之批評為準/136
十八 潔與整/137
十九 論記事文之夾敘夾議及傳贊碑銘之繁簡有當/138
二十 輕滑與蹇澀/140
二十一 論文章宜調稱/141
附錄
劉君申叔事略/蔡元培/144
甲辰年自述詩/劉師培/146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節選
至于《后漢書》列傳中所載各家奏議論事之文,大都經范蔚宗潤飾改刪。試與袁宏《后漢紀》相較,則范氏或刪改其字句,或顛倒其次序,草創潤色前后不同,轉折之法于焉可見。例如《蔡中郎集》有《與何進薦邊讓書》 (本集卷八,《全后漢文》卷七十三),《后漢書》采人《文苑邊讓傳》(《后漢書》卷一百十下),但錘煉字句,裁約頗多,以其始終貫串,轉折無跡,如不對照原作,即毫不覺其有所改刪,此*堪后學玩味者也。 然自魏晉以后,文章之轉折,雖名手如陸士衡亦輒用虛字以明層次。降及庾信,跡象益顯。其善用轉筆者,范蔚宗外當推傅季友、任彥昇兩家。兩君所作章表詔令之類,無不頭緒清晰,層次謹嚴,但以其潛氣內轉,殊難劃明何處為一段何處轉進一層,蓋不僅用典入化,即章段亦入化矣。至于其他六朝人之文章,如顏延年《曲水詩序》、陸佐公《新刻漏銘》之類,段落皆甚顯明,即不能稱是,凡作排偶文章,于轉折處之兩聯往往以上聯結前,下聯啟后,此雖非轉折之上乘,但勉強差可。若每段必加虛字,或一篇分成數段(如作壽序分為幼年中年晚年之類),不能貫成一氣,則品斯下矣。清代常州駢文甚為發達,而每篇常用數字分段,此即才力不足之征。 即用虛字過多,亦為古人所無。蓋文章固應有段落,而篇篇皆可劃出即不甚佳。如《史記》、《漢書》前后相接之處如藕斷絲連,若絕若續,后人所劃之段落未必盡然。他如蔡中郎、傅季友、任彥昇各家文章之段落亦皆不易截然劃分者也。 文章貫串之法甚難。所謂貫串者,例如,《漢書·地理志》載某縣有某官,《百官公卿表》即略之。蓋此官以地為主,既見于《地理志》,后人即可藉知漢代官制有此一職矣。又如《史記·五帝本紀》中,帝堯后半之事跡多與帝舜前半之事跡相同;《齊世家》后半與《田敬仲世家》前半,及《晉世家》后半與韓、魏、趙三《世家》前半亦多關涉,但均能錯綜遞見,絕不重犯。又同一事跡,或表詳而世家、列傳略,或傳詳而紀略,或紀詳而傳略,亦均參互照應以成章法,此記事文之通例也。大抵文章有一篇自成章法者,有合一書而成章法者,零雜篇章自應各具起訖,既合若干篇以成一書即應全書相為終始。此非特《史》、《漢》為然,即《后漢書》亦然。例如,《后漢書·黨錮列傳》既有專篇,則相關各人之本傳即甚簡略,實則篇章之作法亦不能外是:一篇之應互有詳略,亦猶兩傳之互有詳略不相重復也。 P116-117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 作者簡介
劉師培(1884-1919),字申叔,號左盦,漢族,江蘇儀征人。1902年中舉,l903年在上海結識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漢,參與反清宣傳。1917年被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古文學、“三禮”、《尚書》和訓詁學,兼職北京大學附設國史編纂處。1919年1月,與黃侃、朱希祖、馬敘倫、梁漱溟等成立“國故月刊社”,成為國粹派。l919年ll月20曰因肺結核病逝于北京,年僅36歲。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錢玄同等搜集整理,計74種,稱《(?申叔先生遺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