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研究法 本書特色
中國傳統學術,經歷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從清末民初起,涌現出了一批大師級的學者。他們以淵深的國學根底,融通中西,不僅擘劃了學術研究的新領域,更開創了一種圓融通博且富于個性特征的治學門徑與學術風范,而后者也正是當今學術界,經歷了十幾年的曲折后出現的“世紀回眸” 熱潮所尤為心儀的核心問題。本叢書輯取其中尤具開創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約請當今著名專家為之導讀,不僅梳理其理論框架,剔抉其精義要眇,更著重揭橥其學術源流、歷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當時特定的情境與心態,從而在幫助讀者確切理解原著的同時,凸現大師們的學術個性。相信這一設計,會比單比原著,或籠統抽繹當時學風特點,來得更切近可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經典之作,導讀為鞭辟入里的精賅之論,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這也許是本叢書有別于坊間同類叢書不可替代的特點而彌足珍藏。
中國歷史研究法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研究法》和《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是梁啟超多年研究歷史的治學積累,他自己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中說:“蓄志此業,逾二十年。”如果從1901年《中國史敘論》刊布算起,到此書的發表,也“逾二十年”了。梁啟超涉獵東西方史學著作,結合中國史書的過去和現狀,系統整理,專門講演,條分縷析,言簡意賅,有理論,有方法,有例證,有判斷!吨袊鴼v史研究法》及其《補編》,不愧是中國近代史學的名著。其中很多治學經驗,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但是,在這二十余年間,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啟超的思想也有遞遭變化。他在編完《中國歷史研究法》時,已謂:二十年間,“所積叢殘之稿,亦既盈尺,顧不敢自信,不以問諸世”。此書出版不久,又作了“修補及修正”,說是“當我著《歷史研究法》時,為這個問題(按指歷史的因果關系)著實惱亂我的頭腦。我對于史的因果很懷疑,我又不敢撥棄他!椰F在回看這篇舊著,覺得有點可笑。既說‘以因果規律馭歷史不可能而且有害’,何以又說‘不談因果斷斷不可’?我那時候的病根,因為認定因果規律是科學萬不容缺的屬性,不敢碰他,所以有這種矛盾不徹底的見解”。如果說,梁啟超原來承認“因果律”,還是承認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尋的,而現在卻是拋棄“因果律”,對過去的史學主張發生懷疑了。
中國歷史研究法 目錄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