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英國金融體系 版權信息
- ISBN:7504938548
- 條形碼:9787504938541 ; 978-7-5049-3854-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國金融體系 內容簡介
《英國金融體系》第四版經過充分修訂和更新,全面詮釋了英國金融體系的運行及影響因素,并對不對稱信息理論、有效市場假說等主要理論的*新發展進行精辟闡述,為讀者提供理論分析框架。
本書涵蓋的*新內容有:審慎監管新框架、貨幣政策操作新框架及與歐洲中央銀行的比較、巴塞爾資本協議Ⅱ等。
公平人壽、巴林銀行、國際商業信貸銀行等案例分析貫穿全書,引導讀者深入探究各類金融性公司失敗的原因及可吸取的教訓。
本書為曼徹斯特大學出版社的經典經濟學教科書,在亞馬遜網上書店被讀者評為五星級圖書。適合金融學、經濟學等專業的研究生及任何對英國金融體系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前言] 譯者前言(一) 1986年11月間,當我還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時,我隨同中國人民銀行的一個訪英考察團,訪問了英格蘭銀行及其曼徹斯特分行,我擔當代表團的翻譯。代表團在英國逗留了兩個星期。那時正值英國的證券市場發生"大爆炸"(BigBang)后不久,考察團懷著極大的興趣參觀了倫敦證券交易所和英國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兩個交易所的負責人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英國證券市場變革的背景和內容。那次出訪經歷使我有機會比較系統地了解了戰后英國的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的特征和演變。回國后,我撰寫了一篇介紹"大爆炸"的文章刊載在人行研究生部的學報上。后來,我還以《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英國的貨幣政策》為題完成了我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 那次考察使我對英國的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產生了持久的興趣。這些年來,我一直關注著英國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的發展。90年代初我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執董辦工作時,一直分管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的經濟金融研究。回國后,我在人行國際司研究處工作,分管世界經濟金融、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研究,其中英國經濟、金融和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仍然是我十分喜愛跟蹤和分析的對象。這些年來,我一直想翻譯一本全面系統地介紹和分析英國金融體系的著作,我早知道巴克爾博士和湯普森教授合著的《英國的金融體系:理論與實踐》(第三版)這本優秀的教科書。2004年5月的一天,我的好友人行統計司的王毅博士詢問我是否有興趣和時間翻譯一本關于英國金融體系的書,說是2004年剛出版的,后來得知那本書竟是巴克爾博士和湯普森教授的新版《英國的金融體系:理論與實踐》(第四版)。我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應允了。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尤其是克服了與其他譯稿和書稿安排重疊等諸多困難,這部原文長達375頁的《英國的金融體系》終于完成了,當我翻譯完*后一張圖表時,心里真有種如釋重負之感。 (二) 但凡有過專業性較強的英譯中譯事經歷的人也許會同意,專業譯事活動中*主要的困難之一是能否吃透原文的專業語匯和詞匯,并準確恰當地翻譯成中文,或在眾多的譯法中選擇*恰當的譯法。在翻譯《英國的金融體系》這樣一部涉及金融學眾多領域的教科書的過程中,譯者所遇到的此類問題還是頗多的。這里,我僅以"financialsystem"中的"system"一詞為例。英文"system"一詞有多種含義,如系統、體系、制度、體制、方式、秩序等,其中與"financial"相關的,一般有"系統、體系、制度和體制"四個詞。不少人將"financialSystem"譯成"金融制度","金融體制",也有人譯成"金融體系"和"金融系統"的,這顯然需要視書的內容,術語的定義及具體語境或上下文才能決定哪種譯法*為恰當。我們先看看該書的作者是如何定義"financialsystem"的。作者在書中將"financialsystem"定義為"一個提供融資手段與各種金融服務的市場與機構的集合(set)"(見第十八章)。我認為,這個定義既準確、又巧妙和形象地反映了書中所要闡述的"financialSystem"的內涵,其中"集合"一詞用得*妙和*精彩,因為市場自然是指各種金融市場,機構自然是指各種金融機構,構成"financialsystem"的各種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均屬于"financialsystem"這個集合中的"元素"。基于這個定義,試想如果將"financialsystem"譯成"金融制度"或"金融體制",很顯然,作者對"financialsystem"定義的內涵則難以表達出來。經過反復斟酌推敲,我認為"金融體系"是*恰當的譯法,因為漢語中"體系"一詞的含義正好是指由"若干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互相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整體"(《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第5版),比"金融系統"的譯法更好,因為漢語中"系統"一詞強調的是"同類事物按一定的關系組成的整體"(《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第5版),而不是"有關事物相互聯系而構成的整體"。可以說,書中的內容和結構與作者對"金融體系"的定義完全吻合。故此,我將書名的譯名定為《英國的金融體系》。 (三) 如同作者在中文版前言中所說的那樣,這是一本以英國的金融體系為背景全面系統地闡述多種金融體系運作的著作。本書*大特點是該書是一本融論述英國金融體系發展與金融學精華于一體的綜合性教科書。換言之,書中的主線是關于英國金融體系的結構性特征及其演變過程全面系統的闡述和分析,同時,作者將經濟學和金融學的一些基本框架、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理論的*新進展恰如其分地"鑲嵌"于闡述和分析之中,從而構造了一個"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闡述與分析框架。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在涉及較重要的金融學問題和范疇時,如市場有效性假說、利率期限結構理論與經驗分析、行為金融學、中央銀行理論、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等,作者相當注重必要的學術文獻綜述(Literaturesurvey),在向讀者(學生)傳授金融知識、解惑金融疑難及將英國金融體系的方方面面"娓娓道來"的同時,作者不僅為讀者展示了良好的學術習慣和規范,也使讀者(學生)在研讀本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產生了一種仿佛在課堂上聆聽名教授授課的視聽感。書中還穿插了大量精選的圖表、舉例及適量的案例研究,為該書增添了不少色彩,并有效地增強了該書的闡釋力。 (四)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英國的金融體系的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英國的金融市場結構與運作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且英國的貨幣政策框架和金融監管體制與模式也發生"脫胎換骨"式的變化。尤其是英國在貨幣政策框架和金融監管模式方面的改革贏得了引領全球范圍金融政策與金融監管新潮流的美譽,對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以來全球許多國家的貨幣政策框架和金融監管模式的選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是英國的金融創新取得豐碩成果的*好證明。近年來,英國在建立金融穩定理論、政策框架和實踐上取得的成績已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稱贊英國的金融穩定政策框架在許多方面已領先于世界。 巴克爾博士和湯普森教授在《英國的金融體系》的第2.7節為認識導致英國金融體系所發生變化的成因借鑒了盧埃林(Llewellyn,1985,1991)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即需要從市場環境的變化、金融中介化服務用戶資產組合偏好的變化和金融中介化服務供給者的偏好及對其約束的變化的角度來分析一國金融體系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這個分析框架與他們在本書的**章所建立的用于分析金融體系主要功能的經濟模型一起可構成一個很好的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以微觀經濟學分析為基礎的分析框架。在本書的其余章節,作者基本上是依照這樣一個綜合分析框架來展開其對英國金融體系及其變化的闡述和分析的。當我們在書中的闡述和分析中遇到像"偏好"、"約束"這些*基本的微觀經濟學概念時,凡是接觸過微觀經濟學的讀者一定會很自然地將書中闡述的問題與微觀經濟理論聯系起來思考金融問題,從而使認識金融體系的各種問題建立在堅固的經濟學基礎上。這在一般的關于一國金融體系的著作中是不多見的。該書在許多方面可以說已超越了作為論述英國金融體系基礎教材的范疇,是一部綜合了許多學者(包括作者本人)在諸多方面研究成果和觀點的關于英國金融體系問題研究的"雅俗共享"的論著。 如果要問該書有什么不足或可改進之處的話,我只能說作者也許未來得及將近年來英國在金融穩定理論、政策與實踐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所做的貢獻寫進書中,這也許是個難免的遺憾。作者雖然論及了近年來英國在金融監管體制與體系建設與實踐方面的發展,但金融穩定與金融監管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范疇,金融穩定問題理應成為金融體系問題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金融穩定主要是指金融體系的穩定),更應是金融當局(主要是中央銀行)倍加關注的宏觀經濟金融大視野。近年來,英格蘭銀行通過定期發布《金融穩定報告》(FinancialStabilityReview),不僅有效地促進和加深了英國金融當局和全社會對金融穩定問題的認識,形成了有效的金融穩定政策,這對于維持英國金融穩定是極為重要的,而且推動了全球在金融穩定理論與政策方面的研究,英格蘭銀行具有一支很強的研究隊伍,英格蘭銀行在金融穩定理論與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和令人注目的成果。我相信,若干年后,作者在該書的第五版一定會增添上這方面內容的,那時,作者一定會很自豪地將英國在金融穩定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與世人分享。 (五) 此書的翻譯過程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這種學習不僅體現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細嚼慢咽"了此書,而且表現在為翻譯此書而翻閱和參考了大量的相關中英文參考書和工具書。如果此書的中譯本能有助于有興趣的讀者尤其是我國金融業的從業、研究和監管人員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當代英國金融體系的演變和發展、英國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各種特征和相互聯系,英國貨幣政策框架及金融監管體制,并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教訓,我將感到十分的欣慰。此書中譯本的出版,我除了要感謝王毅博士極力推薦我翻譯這本優秀的教科書外,我要特別感謝中國金融出版社的古炳鴻女士,作為本書中譯本的責任編輯,她審稿嚴格認真,對譯文中一些術語的理解與翻譯提出了合理的質疑和有見地的建議,她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令我敬佩。 由于時間較緊迫,譯者縱然盡了全力,譯文也并非是盡善盡美的了,譯筆之誤和不足之處仍難免,敬請讀者原諒并提出寶貴意見。
英國金融體系 目錄
1.1引言
1.2金融體系的作用
1.3金融債權
1.4金融體系的部門分析
1.5國家財富
1.6部門資產負債表
1.7部門的金融交易
1.8英國經濟的金融賬戶
1.9結語
第2章金融中介化與英國金融體系的*新發展
2.1引言
2.2金融中介化的特點
2.3金融中介機構是干什么的
2.4金融中介化的影響
2.5金融中介化的未來
2.6金融體系的演變
2.7近年英國金融體系的發展
2.8結語
第3章零售銀行業
3.1引言
3.2英國零售銀行業的特點
3.3近年英國零售銀行業的變化
3.4支付服務
3.5零售銀行業的風險
3.6結語
第4章批發與投資銀行業
4.1引言
4.2批發與投資銀行業的特點
4.3有資產擔保的證券化
4.4表外業務
4.5國際銀行業
4.6主權貸款的危機
4.7結語
第5章住房抵押貸款互助會與金融公司
……
第6章投資機構
第7章金融市場導論
第8章股票市場
第9章利率與債券市場
第10章英鎊貨幣市場
第11章外匯市場
第12章歐洲證券市場
第13章金融衍生產品
第14章利用金融市場管理風險
第15章英國金融體系的有效性
第16章中央銀行業務
第17章金融體系監管
第18章結語
參考文獻
主要術語中英對照索引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