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性的尋找:孔子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7101044743
- 條形碼:9787101044744 ; 978-7-101-0447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性的尋找:孔子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學術界一致認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疇,但在“仁”的調節范圍上,卻始終存在分歧。有人認為,孔子的愛人不包括奴隸,也不包括平民。本書的作者通過孔子自己的言行證明,論證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是泛愛眾和博施于民的觀點。在此基礎上,作者深入揭示了孔子對人道、人格和人的生存發展權利等重要問題的認識和主張,認為這些認識和主張是孔子全部學說的立論基礎,從而證明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疇這一成說,對孔子“仁”的思想重新做了體認和評價。
人性的尋找:孔子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王恩來同志是一位業余學者,本書不僅架構嚴謹,文筆流暢,而且立意新穎,視角獨到,在許多問題上既繼承和深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囿于成說,提出了自己創新性的意見,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疇,基本內涵是愛人,對此,學術界比較認同。但在仁的調節范圍上,卻始終存在分歧。有人認為,孔子的愛人不包括奴隸,也不包括平民。本書的作者通過孔子自己的言行證明,孔子的仁愛思想是泛愛眾和博施于民的,這個觀點雖與傳統認識大相徑庭,卻持之有故。在此基礎上,作者深入揭示了孔子對人道、人格和人的生存發展權利等重要問題的認識和主張,認為這些認識和主張是孔子全部學說的立論基礎,從而證明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疇這一成說,對孔子仁的思想重新做了體認和評價。
人性的尋找:孔子思想研究 目錄
一 仁的基本內涵
二 仁的調節范圍
三 仁的立論基礎
四 仁的精神境界
五 仁的道德境界
六 仁的實現途徑
第二章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一 中庸思想的來源
二 中庸本義
三 中庸非折中考
四 中庸的哲學意蘊
五 對中庸再認識與再評價的意義
第三章 孔子的禮制主張
一 推崇周禮而肯定損益
二 保留形式而循情務本
三 重視現實而輕事鬼神
四 反對例越而禮下庶人
五 推行禮制而寬猛相濟
第四章 孔子的宗教觀
一 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 對鬼神的認識
三 對天命的認識
四 總體印象和歷史影響
第五章 孔子的義利觀與經濟思想
一 對求利行為的基本看法
二 見利思義的理性原則
三 孔子義利觀的本質特征
四 經濟思想及政策主張
五 歷史影響與現實意義
第六章 孔子的人才觀與教育思想
一 對人才作用的認識
二 人才規格與人才標準
三 人才的教育與培養
四 人才的選拔使用
第七章 孔子的政治思想與為政方略
一 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
二 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
三 寬猛相濟的為政方略
四 尊重民意的原始民主
五 尊賢為大的用人路線
六 摒惡尊美的為政藝術
第八章 孔子的文化觀與史學貢獻
第九章 孔子的孝論及家庭倫理
附錄 走近孔子
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
人性的尋找:孔子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王恩來,1956年2月26日出生,遼寧省大石橋市人,祖籍山東黃縣。1977年恢復高考考入遼寧第一師范學院政教系,1982年1月畢業于并獲哲學學士學位。2000年9月畢業于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現任中共營口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沈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