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傳統思想文化淵源 版權信息
- ISBN:7010045941
- 條形碼:9787010045948 ; 978-7-01-004594-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傳統思想文化淵源 內容簡介
本書稿是系統研究和論述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史的學術著作。作者積多年研究和教學之經驗,運用豐富的史料深入地討論了這個十分復雜和充滿爭議的歷史課題。書中對于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學派,諸如儒家、墨家、法家、以及佛教、道教、玄學、經學都作了具體的分析和評述;對儒家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詳盡的考察。
中華傳統思想文化淵源 目錄
序
**章 概論
**節 我國傳統思想“文化”觀念之演變與動力
第二節 中華民族精神之要素與作用
第三節 研究中國思想史之目的
第四節 研究中國思想史方法
第二章 儒家的起源及其形成
**節 “儒”的由來
第二節 孔子與儒家
第三節 儒家經典——“五經、四書”
第四節 儒家的基本道德核心——仁、義
第五節 理想的人格與理想的社會
第三章 百家爭鳴中的儒家
**節 儒、墨之間的斗爭
第二節 儒、道之間的斗爭
第三節 儒家內部孟、荀之間的分歧
第四節 秦統一前后之儒法斗爭
第四章 儒家獨尊地位的確立
**節 漢初之儒、道關系
第二節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三節 儒學昌明時期之經濟學與哲學
第五章 佛教、道教與玄學、經學
**節 佛教之傳入及其傳布
第二節 道教之創新及其演變
第三節 玄學之興盛及其影響
第四節 經學之南北分立
第六章 儒、釋、道三教鼎立局面之形成
**節 經學之再次統一
第二節 佛教之極盛時期
第三節 道教組織之完備及其發展變化
第七章 新儒學之興起及其發展變化
**節 經學之反思與出路
第二節 河圖洛書與太極圖說
第三節 “理學”、“心學”之建立及其異同
第四節 宋學之“衰落”與漢學之“復興”
第八章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爭鳴局面之再現
**節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變革概要
第二節 “夷夏”觀念之轉變與影響
第三節 中西文化磁撞所引發之自我反思
第四節 中西文化在沖突中走向融洽
第五節 迎接希望 向往未來
后記
**章 概論
**節 我國傳統思想“文化”觀念之演變與動力
第二節 中華民族精神之要素與作用
第三節 研究中國思想史之目的
第四節 研究中國思想史方法
第二章 儒家的起源及其形成
**節 “儒”的由來
第二節 孔子與儒家
第三節 儒家經典——“五經、四書”
第四節 儒家的基本道德核心——仁、義
第五節 理想的人格與理想的社會
第三章 百家爭鳴中的儒家
**節 儒、墨之間的斗爭
第二節 儒、道之間的斗爭
第三節 儒家內部孟、荀之間的分歧
第四節 秦統一前后之儒法斗爭
第四章 儒家獨尊地位的確立
**節 漢初之儒、道關系
第二節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第三節 儒學昌明時期之經濟學與哲學
第五章 佛教、道教與玄學、經學
**節 佛教之傳入及其傳布
第二節 道教之創新及其演變
第三節 玄學之興盛及其影響
第四節 經學之南北分立
第六章 儒、釋、道三教鼎立局面之形成
**節 經學之再次統一
第二節 佛教之極盛時期
第三節 道教組織之完備及其發展變化
第七章 新儒學之興起及其發展變化
**節 經學之反思與出路
第二節 河圖洛書與太極圖說
第三節 “理學”、“心學”之建立及其異同
第四節 宋學之“衰落”與漢學之“復興”
第八章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爭鳴局面之再現
**節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變革概要
第二節 “夷夏”觀念之轉變與影響
第三節 中西文化磁撞所引發之自我反思
第四節 中西文化在沖突中走向融洽
第五節 迎接希望 向往未來
后記
展開全部
中華傳統思想文化淵源 作者簡介
黃匡宇,1943年11月生,祖籍江西宜春,中文系畢業,做過多年文字、攝影、電視記者,先后在江西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供職、專攻新聞圖像傳播研究與教學、現為暨南大學新聞學系電視新聞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十年來,發表論文一百余篇,在海內外傳媒界有一定影響。先后出版了專著《電視新聞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理論電視新聞學》(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主編教材多部。黃匡宇的著述視野開闊、觀念新穎、資料翔實、論述精辟、方法獨特,諸特點在本書中有充分的體現。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