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52347
- 條形碼:9787518452347 ; 978-7-5184-523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本書特色
不可不知的養肝常識,從根源上守護肝臟健康
居家調養、日常飲食、對癥按摩、居家運動……
不同人群、不同季節,全方位養肝、護肝
簡明、清晰、一學就會,健康常伴身邊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內容簡介
養肝就是養氣血,氣血足,百病不侵。養好肝,機體才能正常工作。本書以《黃帝內經》為指導,詳細介紹了肝臟的作用,肝臟出問題的幾種信號,容易傷肝的多種情況。并根據季節、作息、飲食等方面,針對不同的人群和疾病,分別提供了相應的調養方案,包括中藥、經絡和運動調理,全面做到養肝清肝。尤其突出了速查的特點,常見的各種與肝臟相關的問題,都能迅速從本書中找到解決方法。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前言
《黃帝內經》中說“肝者,將軍之官”,我們常用“你是我的心肝寶貝”來形容一個人在心里的位置,可見,肝臟對于人體健康多么重要!
肝藏血,有調節全身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肝主疏泄,可以調節人體水液代謝;同時,肝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之一,肝臟分泌膽汁,而且膽汁的排泄也要在肝的正常疏泄作用下才能正常進行;肝還是人體*大的“化學工廠”,吃進去的有毒物質、藥物,通過其他途徑進入人體的毒素,以及體內代謝產生的毒素、廢棄物,都需要肝臟進行解毒……
如果肝臟功能出現異常,人就容易生病。例如,肝藏血不足,血不能上榮頭面,臉色就變得蒼白或萎黃,眼睛會變干澀呆滯,指甲也會變得干枯變形,甚至女人的“老朋友”也失信了;肝疏泄失常,就會出現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統問題,有時候還會影響到肺氣的肅降,出現咳嗽、咽喉腫痛等呼吸系統問題;肝臟排毒功能減弱,身體里堆積的毒素越來越多,皮膚容易發黃,毒素傷害臟腑還會引發疾病。
所以,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養好肝臟。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目錄
跟《黃帝內經》上一堂肝的公開課
肝主疏泄:肝氣條達,氣血通暢,機體才能正常工作
肝主藏血:是人體血液的“中央銀行”
肝主升發:升降協調,生命之樹才能長青
肝主筋:肝好才能筋力強健、運動靈活
專題:肝是人體的“解毒工廠”,要及時排毒
飲食、藥物中的毒素都需要肝解除
毒素淤積傷肝臟,經常清肝遠離肝病
《黃帝內經》教你肝病問題早發現
六個信號預示著你的肝可能出了問題
眼睛干澀、呆滯:多是肝血不足惹的禍
臉色蠟黃、口干口苦:是肝在向你訴苦
指(趾)甲易斷:提示你肝血不足了
四肢無力、眼底出血:可能是肝血虛弱或肝火過盛
關節酸痛、經常抽筋:不止是缺鈣,還缺血
血壓高:多半是肝陽上亢在作怪
6種情況*傷肝
酒傷肝:過量飲酒是拿健康當兒戲
胖傷肝:肥胖是誘發肝病的根源之一
勞傷肝:過度勞累生肝疾
怒傷肝:怒則氣上,導致頭暈目眩
藥傷肝:是藥三分毒,沒病別亂吃藥
食傷肝:辛辣食物對肝有刺激作用
養肝先要弄清證型,5種證型*常見
肝血虛:視力減退,面蒼白,要養肝補血
肝陰虛:頭暈目眩,眼干澀,要滋陰降火
肝氣郁結:失眠抑郁,月經不調,要疏肝理氣
肝經濕熱:兩脅脹痛,口干口苦,要清熱除濕
肝陽上亢:頭痛眩暈,急躁易怒,要平肝潛陽
跟《黃帝內經》學生活中的養肝學問
四季養肝各有重點
春季:要防肝氣不舒
夏季:要防肝氣不調
秋季:要防肺燥傷肝
冬季:要防大補傷肝
休息好,肝血才會足
“人臥血歸于肝”,睡得好血才旺
子睡肝,午睡心,子午覺養肝又養心
肝喜暢達,好心情養出好肝臟
少發怒是養肝調神的根本
生悶氣很傷肝,不良情緒要及時釋放
流淚能減壓,也能排肝毒
專題:生活小細節,養肝大智慧
吃好早餐,遠離脂肪肝
細嚼慢咽,減輕肝臟排毒負擔
規律進餐,肝臟勞逸有度功能才好
冰激凌很解暑,也很傷肝
發霉的食物會傷害肝
零食有度,以免生燥熱、耗肝血
保持排泄通暢,為肝臟減負
肝惡風,風大的日子少出門
飯后閉目養神,給肝臟解壓
每天泡泡腳,養肝祛疲勞
頻繁染發,小心患上“藥肝”
美甲會讓肝很“憋屈”
養肝護肝,飲茶也有講究
不同人群的養肝護肝方案
女性:經、帶、胎、產傷肝血,女人養肝重在補血
抓住養肝血的關鍵期
女性補肝血,常按三陰交穴
女性必吃的6種補肝血養容顏食物
四物湯是適合所有女性的補血良方
男性:肝腎同源,男人養肝要肝腎同養
男性養肝腎,要常按4個穴位
男性必吃的8種養肝補腎食物
應酬頻繁者:過度飲酒肝很受傷,護肝常喝菊花湯
經常熬夜者:熬夜傷肝,當歸鴨湯幫你修復肝臟
經常加班者:過度疲勞肝倦怠,黑芝麻粥長精神又補血
吸煙者:傷肺更傷肝,動物血能排肝肺毒
肥胖者:胖人先胖肝,清淡飲食讓你遠離脂肪肝
久坐不動者:久坐傷肝,動一動才能通暢氣血
經常用眼者:目為肝之竅,好視力離不開枸杞子和菊花
肝好病不來,《黃帝內經》飲食養肝清肝速查
多吃青色食物,養好肝心情好
適當吃酸味可以柔肝養血
養肝清肝必吃的26種食物
醋:疏肝郁,化血瘀,助肝排毒
蜂蜜:常喝蜂蜜水,改善肝功能
芹菜:平肝清熱,降血壓
西藍花:紓緩肝郁,緩解肝疲勞
韭菜:滋陰平肝,讓肝如春天草木一樣欣欣向榮
山藥:滋補肝腎,平補佳品
苦瓜:生吃去火,熟吃養肝
西紅柿:清肝排毒,延緩衰老
栗子:滋補肝腎,強壯筋骨
冬瓜:減肥瘦身,預防脂肪肝
絲瓜:健脾除濕,清肝去火
香菇:提高肝臟抗病能力
海帶:補血,增強肝臟免疫功能
豬血:解毒保肝,養血排毒
鴨肉:清熱滋陰,增強肝功能
百合:清心安神,助養肝血
山楂:清脂活血,護肝明目
西瓜:清熱排毒,減輕肝臟負擔
橘子:解酒護肝有良效
葡萄:調整肝細胞功能,預防肝病
金橘:理氣通絡,肝氣不舒可常食
枇杷:果肉下氣,果核理氣
香蕉:緩解緊張情緒,通利肝氣
獼猴桃:提升免疫功能,促進肝病痊愈
柿子:分解酒精,護肝好幫手
檸檬:每天一杯檸檬水,促進肝病痊愈
豆腐:清熱排毒,促進肝細胞修復
經絡有奇效,《黃帝內經》秘藏經絡養肝的良方
足厥陰肝經養肝護肝有奇效
常揉肝經疏肝氣
大敦穴:清肝明目,讓你神清氣爽
行間穴:清肝瀉熱,疏肝解郁,夜夜都能有好夢
太沖穴:疏肝解郁,清肝瀉火,讓你保持好心情
中封穴:疏經絡,通肝氣,不怕風濕與氣郁
蠡溝穴:清熱利濕,調經止帶,維護生殖系統健康
中都穴:疏肝健脾,讓身體氣機順暢
膝關穴:祛風除濕,減輕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
曲泉穴:疏肝氣,補腎陰,平衡水液助排毒
陰包穴:利尿、調經,讓每個月的那幾天不痛了
足五里穴:通利下焦,身心都輕松
陰廉穴:調經止帶的特效穴
急脈穴:下腹部疼痛首選穴
章門穴:治療黃疸肝炎的特效穴
期門穴:疏泄肝膽,保護肝臟健康
養肝特效大穴
太溪穴:補肝腎,還能除火熱邪氣
涌泉穴:激發腎經經氣,肝腎同養
三陰交穴:健脾益血,調肝補腎
肝俞穴:調暢情志,讓雙眸炯炯有神
運動養肝:不住院,不花錢,動動手腳就能養好肝
散步:防治肝病的*佳運動
慢跑:有助于清肝排毒
深呼吸:能讓肝血運行更順暢
伸懶腰:拉伸肝經能養肝
常咽唾液:養肝抗衰老
勤做眼保健操:目靈則肝健
安眠功:睡眠安好肝更輕松
太極拳:疏肝理氣防肝病
八段導引法:疏肝利膽調氣血
輕松練瑜伽:保肝保健康
梳頭:調暢氣血,使人耳聰目明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相關資料
肝主疏泄:肝氣條達,氣血通暢,機體才能正常工作
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而惡抑郁,主疏泄。“疏”即疏導、開通,“泄”指發泄、發散,肝有疏通氣機、暢達氣血的功能。
肝的疏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肝調暢氣機
人體臟腑組織的活動全賴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而氣的升降出入又需要肝的疏泄功能來調節。如果肝失疏泄,肝氣就會像野馬一樣在身體里橫沖直撞,“撞”到脾,脾失運化,我們就會感到腹脹;“撞”到胃,就會讓人出現呃逆,吃不下飯,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吐血;“撞”到肺,會讓人咳嗽上氣,甚至咳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肝失疏泄,人體氣機不暢,也會影響到肝藏血的功能,引起血瘀。血瘀對女性的影響尤大,可引起痛經、閉經、月經不?等不適,還容易出現黑眼圈、黃褐斑、口唇紫暗的情況。
《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中說:“肝壅兩滿,肝雍,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人體津液的運行也離不開氣,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如果肝氣壅滯,氣機不暢,可導致人體水液代謝不暢,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的情況。
肝調暢情志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則肝氣條達,氣血調和,人才能情志舒暢,心情愉悅。肝氣不暢,郁結于胸,就會情緒低落,郁悶嘆氣;肝氣升發太過,則容易變得急躁易怒。
情志與肝主疏泄的關系并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恚怒,以及情緒上的大起大落,過度的緊張、思慮、憂傷、恐懼、惱怒等,也會影響到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不舒或肝氣上逆,久而久之,使氣滯血瘀,臟腑失和,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等疾病。
肝促進脾胃消化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巨大的花園,心、肝、脾、肺、腎各司其職,共同協作,若有一個偷懶或生病,鮮艷的花兒就會逐漸枯萎、凋謝。肝的疏泄功能與脾胃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
唐容川在《血證論·臟腑病機論》中說:“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主疏泄,可以調暢氣機,協助脾胃氣機升降。肝失疏泄,如果影響到脾之升清,可出現完谷不化、腹痛泄瀉等肝脾不和的癥狀;若影響到胃之和降,就會肝氣犯胃,出現胃脘脹痛、噯氣、嘔吐等不適。
肝主疏泄:肝氣條達,氣血通暢,機體才能正常工作
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而惡抑郁,主疏泄。“疏”即疏導、開通,“泄”指發泄、發散,肝有疏通氣機、暢達氣血的功能。
肝的疏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肝調暢氣機
人體臟腑組織的活動全賴于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而氣的升降出入又需要肝的疏泄功能來調節。如果肝失疏泄,肝氣就會像野馬一樣在身體里橫沖直撞,“撞”到脾,脾失運化,我們就會感到腹脹;“撞”到胃,就會讓人出現呃逆,吃不下飯,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吐血;“撞”到肺,會讓人咳嗽上氣,甚至咳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肝失疏泄,人體氣機不暢,也會影響到肝藏血的功能,引起血瘀。血瘀對女性的影響尤大,可引起痛經、閉經、月經不?等不適,還容易出現黑眼圈、黃褐斑、口唇紫暗的情況。
《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中說:“肝壅兩滿,肝雍,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人體津液的運行也離不開氣,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停。如果肝氣壅滯,氣機不暢,可導致人體水液代謝不暢,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的情況。
肝調暢情志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則肝氣條達,氣血調和,人才能情志舒暢,心情愉悅。肝氣不暢,郁結于胸,就會情緒低落,郁悶嘆氣;肝氣升發太過,則容易變得急躁易怒。
情志與肝主疏泄的關系并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恚怒,以及情緒上的大起大落,過度的緊張、思慮、憂傷、恐懼、惱怒等,也會影響到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不舒或肝氣上逆,久而久之,使氣滯血瘀,臟腑失和,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等疾病。
肝促進脾胃消化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巨大的花園,心、肝、脾、肺、腎各司其職,共同協作,若有一個偷懶或生病,鮮艷的花兒就會逐漸枯萎、凋謝。肝的疏泄功能與脾胃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
唐容川在《血證論·臟腑病機論》中說:“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主疏泄,可以調暢氣機,協助脾胃氣機升降。肝失疏泄,如果影響到脾之升清,可出現完谷不化、腹痛泄瀉等肝脾不和的癥狀;若影響到胃之和降,就會肝氣犯胃,出現胃脘脹痛、噯氣、嘔吐等不適。
另外,脾胃對食物的消化離不開膽汁的助力,而膽汁的分泌、排泄又與肝息息相關。中醫認為,“肝合膽”,“肝之余氣,泄于膽,聚而成精”。膽汁是由肝臟微膽管不斷分泌而成的,藏于膽囊,再注于腸內參與消化作用。膽汁來源于肝,肝疏泄功能失常,直接影響膽汁的分泌,從而影響到小腸的消化,出現厭食、腹脹等癥狀。
肝調節生殖系統功能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任脈、沖脈充盛通利,女性的月經才能像“老朋友”一樣,月月如實到訪、如期離去,而月經正常是孕育的基礎條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脈、任脈與足厥陰肝經相通,故任沖隸屬于肝。如果肝血虧虛,則沖脈充盈不足;若肝失疏泄,則任脈失于通利,出現月經紊亂、經血少、痛經等問題。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中說:“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肝在體合筋,陰器是眾多筋脈匯聚之處,也就是說陰器的勃起、精液的溢瀉與肝息息相關。肝疏泄得宜,男性適時性欲勃發和泄精;肝疏泄不及,氣血不能養筋,則會出現性欲低下、陽痿、早泄;若肝疏泄太過,肝郁化火,則容易使人性欲亢奮、遺精滑精等。
六個信號預示著你的肝可能出了問題
眼睛干澀、呆滯:多是肝血不足惹的禍
“東方青色,入通于肝,開竅于目,藏精于肝。”——《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
“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黃帝內經·靈樞·脈度》
眼睛不僅是心靈的窗口,還是反映肝病的窗口。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肝的精氣通于目竅,視力的強弱與肝的狀況息息相關,肝如果出現問題,往往能從眼睛上反映出來。
眼睛需要肝血的營養
肝開竅于目,肝血可通過經絡給予眼睛不斷的滋養,使眼睛顧盼生輝、靈活有神,這也就是《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中所說的“肝受血而能視”。
《黃帝內經·靈樞·脈度》中說:“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一個人肝血充足,就會雙目炯炯有神,視物清晰。反之,如果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會雙眼干澀、昏花,視物不清或夜盲,沒有神采。也就是說,眼睛不好,很可能是肝臟出現了問題。
過度用眼傷害肝臟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中說:“久視傷血。”長時間地看書、寫字、看電腦屏幕、看電視等,會使肝血過度消耗。肝血長期過度消耗,眼睛得不到充分的滋養就會變得干澀、昏花、視物不清等。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保護好眼睛,多吃動物肝臟、牛肉、薺菜、菠菜等補肝養血的食物,平時還可以用枸杞子、菊花泡茶喝。
養肝先要弄清證型,5種證型最常見
調養肝臟跟治病是一個道理,都要辨證論治。不同證型,調養的重點也不一樣。
肝血虛:視力減退,面蒼白,要養肝補血
“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黃帝內經·素問·八正神明論》
肝血虛,即肝血不足,是肝藏血不足引起的證候,多因脾腎虧虛至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傷肝血,或失血過多等所致。
肝血虛癥狀
肝血虛主要表現為以下癥狀:
1.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如果用眼過度,甚至還有可能雀盲。
2.面色蒼白,晦暗無光,口唇淡白。
3.指甲蒼白,變脆、易斷。
4.四肢麻木,抽筋,手足震顫,老年人癥狀尤為明顯。
5.虛煩多夢,睡眠質量不高。
6.脈細,舌苔發白。
對于女性來說,肝血虛還可導致月經不調,出現月經量變少、月經期變短、閉經等癥狀。
宜食食物
肝血虛的人宜食具有補肝養血作用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黃花菜、葡萄、櫻桃、桂圓、紅棗、山楂、黑米、豬瘦肉、牛肉、蛋黃等。
忌食食物
過食辛味食物會耗損肝血而引起面色蒼白、筋脈拘急、爪甲枯槁,因此肝血虛的人要避免過多食用蔥、姜、大料、茴香、桂皮等辛味食物。另外,炸雞、油條、奶油、肥肉、咸肉等高油脂、高糖分、高鹽分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肝血過量涌入腸胃而導致肝藏血不足,也要避免食用。
對癥方藥
調理肝血虛應以養肝補血為主,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枸杞子、阿膠、龜板膠、知母、紅花、益母草等都是補血調血的佳品,可在中醫指導下適量服用。
治療肝血虛常用的方藥為補肝養榮湯(見本書第201頁)和四物湯(見本書第98頁)。
特效食療方
黃芪當歸燉雞
原料:母雞1只,當歸15克,黃芪15克,枸杞子15克,紅棗10枚,姜、蔥、鹽各適量。
做法:將鹽之外的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燉1.5小時,加鹽調味。飲湯食雞肉。
菠菜豬肝湯
原料:菠菜100克(切段),豬肝250克(切片),姜末、枸杞子、鹽、香油各適量。
做法:鍋加水燒開,下入豬肝、姜末煮至豬肝熟,再加菠菜、枸杞子煮熟,加鹽、香油調味。飲湯吃豬肝、菠菜。
經絡調養方
按摩氣海穴、關元穴、血海穴、肝俞穴、脾俞穴,每日一兩次,每次3~5分鐘。
中醫提示:好心情也能養肝血
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同樣,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養肝血。情緒不舒暢的時候要及時疏泄,以免郁結于心而導致疾病。
女性:經、帶、胎、產傷肝血,女人養肝重在補血
抓住養肝血的關鍵期
女性生理構造特殊,要經歷青春期、孕產期、更年期這三個特殊時期,而這三個時期受血的影響很大,同時更是養肝護肝的黃金時期。
青春期:益氣補血好時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女子二七,天癸至。”女性到了一定年齡,在肝的疏泄作用下,經血按月而至,形成月經,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期,身體各器官發育迅速,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和經脈氣血的運行都處于比較旺盛的狀態。在青春期,女性特征開始明顯突出,生殖機能也隨之發育成熟,不僅乳房發育,還有了月經來潮。
中醫認為,女人以血為本,以血為用。肝藏血,調節全身血液,月經的狀況與肝血是否充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女孩子要抓住青春期補養肝臟、益氣養血,肝血充足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細潤的肌膚、烏黑的亮發及窈窕的身材。
孕產期:補肝養血以確保孕、產順利
孕產期不僅是孕育生命、變換角色的時期,也是女性一生的轉折。懷胎十月,胎兒、母體都需要血液提供氧氣、營養。孕期的女性容易陰血不足、脾胃虛弱,再加上分娩時會流失大量血液,因此更要注意健脾養胃、滋養肝血。
產后,女性的身體處在“血不足,氣亦虛”及“多虛多瘀”的狀態,更需要補養肝血、活血祛瘀。生化湯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能促進惡露排出,還可益氣養血,是月子期間的補血佳品。
對于女性來說,月子是一個分水嶺,補好了氣血充足,補不好會氣血不足,出現頭暈、頭痛、肩背痛、腰酸、容易感冒、疲倦、月經不調、長斑、掉頭發、手足冰冷、白帶多等癥狀。因此,女性一定要利用好月子,補肝養血,讓身體時刻氣血充盈。
更年期:補肝養血留住美麗
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心悸、失眠、盜汗、月經不調、易發脾氣,整個人也感覺老了很多。更年期對大部分女性來說是一個坎,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這些癥狀與肝血不足有很大的關系,因此進入更年期更要注意補肝血,肝血足了,這些問題就都能避免或緩解。
女性補肝血,常按三陰交穴
定位與功效
定位: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取穴方法:從內踝尖向上量取4橫指,脛骨內側面后緣處即是。
保健手法
按揉三陰交穴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兩側三陰交穴,并揉動,連續按揉5分鐘。
功效:每天晚上泡腳后,用拇指指端按揉穴位,能疏肝活血,促進腿部血液循環,緩解腿部疲勞,促進睡眠。經常按揉還可調理脾胃,補養肝血,緩解痛經。
女性必吃的6種補肝血養容顏食物
紅棗——補血養顏圣品
養生功效
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護肝、安神助眠、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的調養佳品。經常吃紅棗,能紅潤肌膚、淡化色斑、改善面色蒼白,還能預防貧血,滋補身體。
食用禁忌
1.痰濕偏盛、腹部脹滿、舌苔厚膩的女性不宜吃紅棗。
2.紅棗糖分較高,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不宜多吃。
3.新鮮紅棗不宜一次吃得太多,以免生痰、助熱、損齒。
4.紅棗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水溶性維生素流失。
特效食療方
甘麥紅棗湯
原料:紅棗10枚,甘草9克,小麥30克。
做法:以上原料水煎取汁,睡前服用。
功效:養血安神、疏肝解郁,對更年期心神不寧、煩躁抑郁有緩解作用。
木耳紅棗補血湯
原料:紅棗15枚,木耳10克(泡發),白糖適量。
做法:紅棗、木耳加水煮熟,加白糖調味。
功效:喝湯,吃紅棗、木耳,能補鐵補血,養肝護肝,使面色紅潤,預防經期貧血。
小米紅棗粥
原料:紅棗15枚,小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小米洗凈,加水、紅棗煮粥,用紅糖調味。
功效:產后食用,可促進惡露排出,還能補肝養血。
紅棗桂圓茶
原料:紅棗5枚,桂圓肉10克。
做法:將紅棗掰開去核,與桂圓肉一同放入?中,沖入沸水悶泡10分鐘后飲用。
功效:能補氣補血,緩解氣血虛弱引起的面色蒼白或萎黃、月經量減少、閉經、心悸失眠等癥狀。
肥胖者:胖人先胖肝,清淡飲食讓你遠離脂肪肝
胖人先胖肝,當脂肪在人體內開始堆積的時候,脂肪可以以很快的速度通過血液向肝臟直接注入脂肪酸,誘發脂肪肝。不同于其他肝病,脂肪肝屬于可逆性疾病,只要調養得當,完全可以擺脫。對于身體肥胖,有發展為脂肪肝趨勢的人,也可以通過飲食防患于未然,遠離脂肪肝。
低糖飲食
攝入過多的糖分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刺激肝內脂肪酸的合成,因此,我們平時要控制糖分的攝入,避免食用糖果、果脯、奶油等,這樣既能減肥又能預防和改善脂肪肝。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新鮮的蔬菜、水果,如黃瓜、苦瓜、冬瓜、胡蘿卜、白蘿卜、白菜、竹筍、豆芽、西紅柿、木耳、枸杞子、海帶、香菇、蘋果、火龍果等,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這些物質是維持肝功能正常、人體酸堿平衡的重要物質,而且膳食纖維還能吸附身體里多余的脂肪,起到減肥瘦身、降低脂肪的功效。
適量攝入脂肪
過多的脂肪是導致肥胖和脂肪肝的元兇,但并不是說攝入脂肪越少越好。適量攝入脂肪很有必要。因為脂肪中所含有的必需脂肪酸在體內參與磷脂的合成,并能使脂肪從肝內排出,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而且脂肪還有抑制肝內合成脂肪酸的作用。關鍵是要控制攝入量,一般每天保證50克的攝入即可。
烹調時最好使用植物油,植物油不含膽固醇,其中所含的谷固醇、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都有較強的去脂功能,可以阻止或消除肝細胞的脂肪變性,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適量食用高蛋白食物
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等成分都有抗脂肪肝的作用,而豆腐、豆漿、蝦、魚肉等高蛋白食物則可以為人體提供這些抗脂肪肝的因子,可以將脂肪轉變為脂蛋白,并將其順利排出肝臟,防止脂肪在肝臟的沉積,預防脂肪肝的形成。高蛋白還可以刺激機體的新陳代謝,從而有效減輕體重。
使用健康的烹飪方式
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日常食物的烹調方式,如多用蒸、煮、燉、涼拌等方式,而少用油炸、煎炒、糖醋、蜜汁、勾芡、烤等方式,這樣能減少油脂的使用。
控制零食
肥胖其實是一點一點吃出來的,要想預防肥胖和脂肪肝,需要把握好吃這一關。平時,要盡量控制零食,如果實在想吃,則要選擇相對有益的零食,如酸奶、牛奶等,并要注意控制好量,或者是用低糖的水果代替。
花生、腰果、瓜子、核桃、蠶豆、杏仁、開心果等堅果也是不錯的零食,但它們油脂含量較高,食用時要注意控制量。
少喝酒
酒不僅傷肝,而且還能導致肥胖,過量飲用還會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因為1克酒精約含有7千卡的熱量,而且喝酒時必然少不了食用高脂肪食物,會讓我們攝入更多的熱量。因此,平時要少喝酒,體重過重的人應戒酒。
中醫提示:飲食小細節有助于預防脂肪肝
注意日常飲食中的小細節,能幫助我們控制脂肪的攝入,從而預防肥胖和脂肪肝。例如,少吃高熱量的點心;吃火鍋時,高熱量蘸料要少用;吃沙拉時宜少用沙拉醬,可改用醋或檸檬汁調味等。
足厥陰肝經養肝護肝有奇效
“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上注肺。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黃帝內經》
足厥陰肝經也稱肝經,起于足大趾內側趾甲緣上,終于肋骨緣期門穴,內屬于肝。各種與肝相關的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胸脅脹滿、口苦、心情抑郁或易怒等癥狀,都可以通過按摩肝經來調理。
常揉肝經疏肝氣
通過合理地按摩肝經可以達到疏肝理氣、調節情志的目的,從而使肝臟得到良好的保養。
揉肝經,疏肝解郁調肝血
方法:肝經集中在側胸腹部和大腿的內側,胸腹部一段可采用按揉的方法刺激,由期門穴處沿經絡向下揉按。也可將同側手握空拳,用掌指關節沿著經絡揉按。每側3~5分鐘。
敲下肢部位時可以采用平坐,一條腿平放在另一條腿上,從大腿跟部一直敲打到腳部。每側3~5分鐘。
功效:經常揉按肝經,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去肝火,改善面部氣色。慢性肝病患者經常做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蓮花逍遙式”,拉伸肝經除郁悶
方法:坐在稍硬一點的床上,或在地上鋪塊毯子,坐下來,把右腿伸直,左腿彎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腳心貼在右大腿的內側。然后身體向彎曲的左腿方向扭轉,右手去抓右腳尖,而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盡量使身體保持在一個平面內。讓肝經得到充分的拉伸。左右變換練習,每天練習四五分鐘即可。
功效:每天練習,可以增強肝經的解郁能力,掃除郁悶情緒。
調理肝經的最佳時段
肝經經氣旺在丑時,即凌晨1-2點。理論上講這時調理肝經最好,但此時我們更應熟睡,以順應自然。所以我們可在肝經的同名經——心包經(心包經和肝經都是厥陰經,屬同名經,二者經氣相通)當令的戌時(晚上19-21點)揉按肝經。
大敦穴:清肝明目,讓你神清氣爽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為井木。”——《黃帝內經·靈樞·本輸》
定位與功效
定位:位于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取穴?法:在拇趾靠第2趾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取穴。
功效:大敦穴是肝經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中說“所出為井”,也就是說井穴在經脈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開始的泉源一樣。故按摩此穴能生發肝經氣血,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保健手法
手法一:按壓大敦穴
方法:用拇指指端強壓七八秒鐘,慢慢吐氣,每日睡覺前重復10次左右。
功效:每天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后按摩,能疏肝活血,緩解煩躁情緒,助眠。早上刺激則能使頭腦清晰。還能輔助治療三叉神經痛。
手法二:艾灸大敦穴
方法:將艾條點燃,置于大敦穴上方懸灸10分鐘左右。每天1次。
功效:艾灸大敦穴可以調理肝臟,促進肝經氣血暢通,振奮人體陽氣。對肝氣不舒所致抑郁、視力減退、月經不調等都有調理作用。
愛嘆氣:疏肝解郁是關鍵
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會經歷負面情緒,當出現負面情緒時,通過嘆氣等形式把不良情緒表現、宣泄出來有利于情志調節。但是,如果經常愛嘆氣,就要另當別論了。
愛嘆氣的原因
嘆氣是心情無奈、煩悶、悲傷時的一種表現。中醫認為這是肝氣郁結導致的。嘆氣會對心情起一種暗示作用,即一嘆氣就表示你現在心情不好,你也通過嘆氣這種方式默認或接受了自己的不良心理狀態,而肝主情志,長期不良的心理狀態又可影響到肝的疏泄,肝失疏泄,又會影響到情志,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如果你愛嘆氣,那就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疏肝解郁,讓身體氣機變得順暢起來。
經絡療法
撥陽陵泉穴
在膝蓋下面的外側有一個突出的小骨頭,陽陵泉穴就在這個骨頭的下方。用食指按壓陽陵泉穴,會發現這個地方有一根筋,像撥琴弦一樣反復撥動這根筋(有電麻感向下放射)兩三分鐘,每天3次。
按摩太沖穴
太沖穴在足背,第1、第2跖骨之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處,拇長伸肌腱外緣處。用拇指指端向下按壓,并順時針按揉太沖穴,每次5分鐘,每天2次。
飲食療法
陳皮蘿卜燉牛肉——疏肝氣,健脾氣
原料:牛肉500克,陳皮30克,白蘿卜200克,鹽適量。
做法:1.將牛肉洗凈,切塊,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撈出,控干水分;白蘿卜切塊備用。
2.鍋內加清水燒開,放入牛肉煮沸,去浮沫,再煮至牛肉熟透時加入陳皮、白蘿卜,改用小火燉,待白蘿卜煮爛后下鹽調味即可。每日1次。
香蕉橘子汁——緩解壓力,舒展肝氣
原料:橘子1個,香蕉1根,蜂蜜適量。
做法:1.香蕉去皮,搗成泥;橘子去皮,搗出汁液。
2.把橘子汁混入香蕉泥里,調勻后食用。每日1次。
玫瑰佛手茶——疏肝解郁
原料:玫瑰花5克,佛手10克。
做法:將玫瑰花和佛手一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5 分鐘即可。
中醫提示:經常愛嘆氣的人常常心情比較抑郁,對于這種情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非常重要。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情就郁悶,要放寬心胸,多交朋友,或者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以轉移注意力。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會經歷負面情緒,當出現負面情緒時,通過嘆氣等形式把不良情緒表現、宣泄出來有利于情志調節。但是,如果經常愛嘆氣,就要另當別論了。
《皇帝內徑》養好肝 氣血好 人不老(有聲版) 作者簡介
楊秀巖
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分會委員
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養生分會常務理事
世界中醫學會聯合會養生專業委員會會員
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系,醫學博士。2009~2012年在航空醫學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現任職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學研究所。
長期從事慢性疾病中醫康復的臨床診治及研究工作,擁有豐富的慢性病治療、調養經驗。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參編學術專著3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